俞亮泰了解杨振祸水东引的心思和意图,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林庆业等人援助朝人反清义军的主张,他一直持保留态度。 但是,杨振的这个心思,俞亮泰虽然自己知道,但却绝对不敢公开对人言。 之前他推脱不去的理由,是镇江堡城被清虏大军重兵围困危在旦夕,自己决不能舍弃近在咫尺的杨振杨都督不管。 因为一旦镇江堡那边有命令传出,他自己第一时间就要救援镇江堡或者接应杨振所领兵马撤离。 对此,林庆业等人自是无话可说,因此最后他们只能兵分两路。 一路由林庆业率领,以朝人船队为主,南下沿海巡弋,随时支援和接应岸上平安道各地朝人反清义军。 另一路则由俞亮泰自己统领,一直驻泊在东江岛和云从岛等地待命,最后几乎是坐视平安道朝人义军旋起旋灭,坐视平安道起义城池军民几乎被屠戮净尽。 只此一件事,他就把林庆业以及后来从平壌府城撤出来的沈氏兄弟和其他朝人起义将领们给得罪完了。 沈氏兄弟等人虽然也感谢他在最后时刻率领船队南下平壌西海岸接应他们逃出生天。 可是自从几路人马会合之后,沈氏兄弟他们想起俞亮泰先前的不肯援手,始终对他心存芥蒂,十分不满。 对此,俞亮泰当然也是心知肚明,只不过他并不怎么在乎。 因为他知道杨振的心意。 但是如此一来,俞亮泰得罪了如此多人,他的前程也就只能寄望于杨振对他的理解和体谅之上了。 也因此,在支援杨振的镇江堡作战方面,他就绝不能有任何行差踏错的地方。 否则的话,等到镇江堡城争夺战告一段落之后,眼下他这一个多月来的作为,就说不过去了。 尤其是对平安道朝人义军义民的见死不救,以及临危之际撤离东江岛等地的行为,恐怕就要受到所有人的质疑。 特别是为杨振所敬重的林庆业以及与杨振关系密切的沈氏兄弟,肯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在杨振面前指责他的机会。 当然了,就在俞亮泰表态应该尽快向杨振通报清虏伪帝黄台吉已经率军北返过了平壌府城的时候,林庆业、沈器成等人则看见了跟在仇必先身后不远扭捏不敢靠前的沈越仁。 沈越仁的一身打扮,自然引起了他们的诧异,以至于沈器成顾不上回应俞亮泰的表态,径直越过码头上的众人迎上前去斥道: “你这浮浪小子,何故如此衣冠装束?!今日见了诸位叔父,何故扭扭捏捏不来见礼?!”
“叔父大人在上,侄儿今日重见诸位叔父,心中羞愧难当,自知无颜见人,实在不敢近前,请叔父大人恕罪!”
听见自己的亲叔父语带关切的责问,沈越仁赶忙小跑过来,然后扑通一声,跪在了沈器成的面前,带着哭腔答道。 在大同江口的卧牛岛遇到了仇必先之后,沈越仁得知沈器成、沈器周以及林庆业都在海洋岛,于是随同前来。 前来海洋岛的路上,剃发易服金钱鼠尾的沈越仁,在仇必先的船队里虽然没有遭受什么歧视,但是面对其他人身着的大明衣冠,他一直自惭形秽,一路躲在船舱里,轻易不愿公开露面。 如今到了海洋岛,众人前来迎他,他不想公开露面也不行了。 尤其沈器周、沈器成,乃是他的亲叔父,他必须出来见礼。 可是一想到他自己父亲沈器远带头剃发易服的样子,一想到他自己金钱鼠尾的样子,他就不由得悲从中来,一时间伏在地上痛哭流涕。 “这,贤侄何故如此?有什么话好好说,何必自责如此?”
紧跟在沈器成身后的林庆业,见沈越仁的样子,想起沈氏兄弟他们逃出平壌府城后向他提及的拒绝清虏伪帝招降情形,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开口问道。 然而林庆业的话音刚落,不等沈越仁答话,沈器成突然面露怒容,上前一步,一把打掉了沈越仁头上的暖帽。 沈越仁头上的清式暖帽被打掉的同时,沈器成身后的众人皆是一阵惊呼—— “这是金钱鼠尾啊!”
“你们敢剃发降虏?!”
“难道沈兵判,降虏了?!”
“……” 跟在沈器成身后的诸多朝人将领,相当一部分是从平壌府城内逃出来的。 他们自然知道当初清虏伪帝黄台吉叫人射进城内的招降书信,自然知道清虏大军的招降条件。 然而他们虽然个个心里,对于汉阳城内的李倧君臣们并不抱什么指望,知道他们抵挡不住清虏的大军,到最后定然又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结果。 但是他们却完全没有料到,剃发易服的要求,竟然会施加到那些未尝起兵反清的地方,竟然会施加到汉阳城! 一想到这里,出身朝人的将领们包括沈氏兄弟以及林庆业在内,个个又惊又怒。 “你说!你这个混账东西,何故剃发易服?!你如此这般模样,对得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吗? “与其如此,你这混账,莫如死了的好!我沈器成没有你这样的侄子,今日,今日干脆就杀了你,祭奠我北方二道死难义士的英灵!”
沈器成一边厉声大骂沈越仁,一边就从身后随行仆从的身上,抽出一把腰刀来,朝着跪在地上的沈越仁就砍了过去。 当然了,此时沈器成和沈越仁的身边已经围聚了很多人,自然不会让沈器成手里的刀真的砍在沈越仁的身上。 一阵混乱过后,沈越仁的另一个叔父沈器周出面,亲自从沈器成的手里把腰刀夺了下来,然后狠狠摔在了地上,随即阴沉着脸,对沈越仁说道: “你说!到底怎么回事!”
一直不躲不闪,一味伏地痛哭的沈越仁,听见了沈器周的话,方才渐渐止住了哭声,用袖子抹了抹涕泪,说道: “十一月二十二日清虏伪帝黄台吉率大军抵达碧蹄馆,大王率议政府诸相公与六曹判书等大臣到碧蹄馆郊迎,随后被清虏扣押,强令剃发……” 接下来,沈越仁当着众人的面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黄台吉率领大军抵达碧蹄馆以后所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 什么碧蹄馆受降坛盟誓定了新约,什么强令举国文武官民一律剃发,什么镇压忠州之乱与屠城,包括更改大明所赐国名,以及十二岁以上王子皆纳质,等等,等等。 同时,沈越仁也没忘了讲述其父沈器远忍辱负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各种举措,没忘了讲一讲其父以兵曹判书兼任新的和宁国北方二道兵马都元帅的事情。 当然了,沈越仁说到最后,再一次伏地痛哭不已。 相应的是,听到了半截的时候,在场的那些朝人文武将领们,就已经没有一个再站立着的了。 一个个全都面朝东方的海面,面朝茫茫大海彼岸的汉阳城所在方向,匍匐在地,痛哭流涕。 尤其是沈器成、沈器周两兄弟,更是跪在地上捶胸捶地,如丧考妣一般嚎啕大哭,手打在海岸边尖利的石块上,满是鲜血也不顾。 “清虏实亡我朝鲜,李氏实误我朝人,此仇,不共戴天!此耻,我沈氏必雪之!我沈氏必雪之!”
谁也没有料到,沈器成哭着哭着突然喊出了这样一句话。 唯有站在一边一直在默默观察沈氏兄弟表现的俞亮泰,听了这话,突然心有所思,眼睛一眯,嘴巴一抿,饶有兴致地看向跪地嚎啕的其他朝人。 果然,跪在地上的其他朝人将领骤然间听到了沈器成嚎叫着喊出的那些话,顿时打住了哭声,一起去看沈器成。 有的人心中茫然,不知道沈器成这话是什么意思。 而有的人却已经心中恍然。 比如前李朝南三道水军统御使林庆业,心中已知,沈器成这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收揽所有流亡在外的朝人了。 只是他虽看破,但却不能说破。 一来,这一次他林庆业的家眷亲族之所以能够瞒天过海成功逃出生天,完全是得益于沈器远的帮忙。 没有沈器远的帮忙,他林家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就完了。 就凭这一点,他林庆业还能有什么说的呢,若是沈氏兄弟将来举起了驱逐清虏,恢复故国的大旗,他也只有听命的份儿。 二来,这些流亡在外的朝人行伍,也的确需要有一个领军的人物,对他来说,沈氏兄弟或许就是最适合的人选了。 虽然他自己以前的官职,即南三道水军统御使,比起沈氏兄弟曾经有过的官职品级高多了,可是他自己却是沈氏兄弟长兄沈器远的密友。 而且他能够出任这个职务,还是时任兵曹判书的沈器远为他谋到的。 虽然率领船队前往平壌西海岸,接应沈氏兄弟队伍的人是他不假,可是他自己的人马却不多,相反,彼时从平壌府城逃出来的各部人马累计七千余人,已经隐隐以沈氏兄弟马首是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庆业此时此刻于公于私都没法站出来,与沈氏兄弟特别是沈器成撕破脸,去争夺这个在外朝人兵马统帅的身份。 是以,他闻听沈器成喊出的话以后,抬头看了看,最后低下了头,就当没听见。 然而,光是他一个人装作没听见,已然毫无用处了。 就在他因为洞察到沈器成的企图而心念电转的时候,先前跪在地上痛哭失声的其他几个将领,在沈氏女婿柳之蔓以及那几个出身介川矿场的义军指挥带头之下,已经先后向沈器成表达了追随左右、驱逐清虏,恢复故国、报仇雪耻的决心。 特别是在辗转前来海洋岛的途中,颇得林庆业看重的定州兵马节制都尉车忠亮、安州兵马节制都尉蔡门亨,也当众向沈氏兄弟叩拜于地,表示了追随之意。 至此,朝人流亡义军统帅地位的争夺,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迅速结束了。 包括林庆业本人,在目睹了车忠亮与蔡门亨向沈氏兄弟跪地宣示追随效力之后,暗自叹了口气,也接受了这个现实。 只见他从沈氏兄弟身后的地上站了起来,走到沈氏兄弟的面前,转身单膝跪地抱拳,郑重其事地对他们说道: “二位,沈兵判乃是林某人知交故友,而今更是林某人宗族亲眷救命恩人,有此大恩不报,便难称君子。 “今我朝人,已失故国,李倧为政以来祸国殃民之种种行径,莫此为甚,只看他顺应清虏之命剃发易服一项,即已不配再为我等朝人之主。 “林某愿追随沈氏左右,同心勠力,报仇雪耻,寄望有朝一日,荡涤腥膻,恢复故国,到时废此昏君,另立李氏之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