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是秦皇花言巧语骗了金凤,致使金凤成了坠仙!”
萧太后想让刘娥彻底清醒,更想扭转她的一派胡言。“秦皇也很爱骊姬,没有骗她。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刘娥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你不过一凡人,使些障眼法便能哄骗。说不定你被人下了虫蛊也未可知。”
萧太后此言一出,刘娥不禁也有些怀疑自己在秦皇陵里所见是否真实。毕竟那日醒来,元休和小娥依然在屋内榻上,不像是外出过。“我还跟骊姬说过一些话。”
刘娥始终认为自己见到的才是真的,她努力定住心神,不让自己被萧太后强大的语言力量误导。“在哪里?”
萧太后仍不信。“我为何要告诉你?”
刘娥警惕道。“你不告诉我,我如何断定你就是我族所找的仙女?”
萧太后正襟微笑道。“萧太后懿旨已下,无论我是不是,我现在为了活命,不就只能称自己是仙女了?”
刘娥聪明地回答。这刘娥果真有几分胆识,难怪隆绪会迷恋这个大他四岁的金凤后人?可惜,此女已嫁作人妇,若是真正的金凤后人,是无法再另嫁他人生育子嗣的。“仙女,选的是第二道懿旨?”
萧太后不动声色饮茶,抿嘴笑问。“其实,在民女眼中只看到了两道懿旨,一道是生,一道是死。我不过是要我和我的孩儿活下来,这是作为母亲的本心!”
刘娥低垂着眼睑冷冷地回答。“我其实只想给你下最后那道懿旨,我不该给你选择!”
萧太后脑海中闪过一些陈年旧事,心底悲伤,却面色平静。“多谢太后给民女和孩儿一条生路!”
刘娥跪地叩谢。“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萧太后冷笑道。“太后希望我为您做什么?”
刘娥听出了萧太后的言外之意。“我要你为辽皇寻到秦皇的传国玉玺和鬼符!否则你孩儿的安危,本宫很难保证!”
萧太后望着刘娥的双眼,郑重说道。“我不知太后说的是何物。”
刘娥假装不知,因为她知道传国玉玺和鬼符是极其厉害的治国神器。“你若是真正的金凤后人,你定能找到!”
萧太后十分肯定地说。“太后也是金凤后人,你也应该能找到!何须我去?”
刘娥很是不解地问。“我族血脉早已被权力欲念污染,无论再过多少年都不可能成为供奉领主大人主灵的容器。”
萧太后果真知道得不少。其实萧太后的先祖与刘娥的先祖不过在千年前匆匆见过一面,那时为了平定一方,刘氏先祖便在萧氏先祖额间点上了指尖血,命她驻守北方部族的千年太平。谁知人族的欲念太多,多传几代人,起初的太平盛世很快就被扰乱,不复当初。“我可以为辽皇去寻玉玺和鬼符,但请萧太后告知如何寻找?”
刘娥开始套话,想试探萧太后对玉玺和鬼符知道多少。“先祖提到秦皇与鬼域之主做了交易,至此传国玉玺和鬼符就不见了。因此这两样东西应该在鬼域。”
萧太后竟真的知道。“鬼域在哪里?”
犹记得骊姬和元休都没有很清楚地告诉她。“在西阻卜附近,具体在哪里,不得而知。”
萧太后望着案几上厚厚的文书,忧虑地说道。尽管多年来,她一直在派人寻找,得到的答案却皆是案几上那些自愿请罪的折子。“禀报太后!”
一个婢女手持一张红色的喜柬,进到营帐中跪地禀报道。“何事?但说无妨!”
萧太后见婢女畏畏缩缩,不敢当着刘娥的面直言,便不耐烦地问道。“又有臣子向萧太后递来喜柬!”
婢女尽可能不过度大声地禀报,怕触怒了太后。“本宫不是说过,以后谁敢递来喜柬,杀无赦!”
萧太后轻蔑地说道。“可这次是群臣力谏的喜柬。”
婢女吓得连忙禀报道。“这帮臣子又想力谏谁与本宫共结连理?”
萧太后居然毫不觉得羞耻,反而泰然处之,这气魄就算纵观天下,也定无女子能及。“群臣力谏南院枢密使韩德让。”
婢女说完立刻埋头不起,害怕萧太后发怒处死她这个无辜的婢女。“这帮老奸巨猾,倒有些手段!喜柬呈上来,你且退下!”
幸好萧太后今日心情甚佳,婢女捡回一命。只见婢女将喜柬呈到案几上,立刻恭敬地匆忙退出了营帐。萧太后打开喜柬,嘴角流露出常人无法揣测的笑意。“刘娥,你可知这喜柬在大辽是作何用?”
萧太后心里布好了棋盘,就待刘娥落子。“莫不是与萧太后婚嫁有关?”
刘娥听闻黎后二嫁就跟稳定政局有关,而辽国先皇驾崩仅三年,辽王隆绪若无萧太后的支撑,很难彻底令众臣信服。如今为了让辽国易主,竟有人想在萧太后的二嫁一事上动歪脑筋。“刘娥,你确有见识,你且替本宫审度当下局势。”
萧太后考验道。“辽国民间乃至大宋百姓素来皆有听闻辽国萧太后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有着惊世的治国之才。但唯一易受人掣肘之处,便是萧太后乃一介女流。”
刘娥恭敬说道。“愿闻其详!”
萧太后还是第一次听人如此直言不讳,甚为好奇。“在大宋,毁掉一个女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毁其名节。男子承爵封侯、妻妾成群乃是常事,而女子若敢效仿,便是不守妇道。想必这张喜柬的用意并非真心支持太后用婚姻稳固朝纲,反而是引太后犯错。”
刘娥一针见血的言语与萧太后所想不谋而合。“为了大辽百姓,本宫势必要选一个权势与人品并重的夫君共同辅佐辽皇巩固朝政,奈何南院枢密使辅政广遭非议。”
萧太后严肃着面容,欲言又止。“秦皇一统天下,世人不也是褒贬不一?但秦皇之千秋功绩不也是无人可比?太后何不遵从本心?自古女子纵使有丰功伟绩也从不青史留名,萧太后何不与吕雉、武曌比肩,改了这历史诟病?”
刘娥此话既是怂恿太后,实际上更是鼓舞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