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刀丛佛影 > 第60章 五九、郭默骄横 陶侃讨伐

第60章 五九、郭默骄横 陶侃讨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州刺史刘胤的地盘闹了乱子,是因为有两个人在“作死”。虽然我不敢苟同眼下时髦的说法“不作死就不会死”,这是因为我认为其一:作死的人未必一定就会死,因为也许他的保护伞确实够大够结实,即使天打五雷五百雷五亿雷也劈不死他,老百姓不是也有句发牢骚的老俗语叫做“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吗;其二:我认为,不作死的人,也会死。因为好多人为的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都会导致无辜的人去见阎王的。但是我还是会说,这两个作死的人确实死了。这两个人,一个是江州刺史刘胤本人。随着他职位的逐渐升高,出手越发的阔绰,在外饮酒作乐,不参与政事,反倒经商做起了大买卖,大概就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官倒”吧。短短时间,所得金钱有百万之巨。晋朝廷得知了他这样为非作歹,便向他发出了严重警告,让他深刻反省,并要求他立刻到京做出深刻检讨。但是刘胤本人,自认为江州这个地方很重要,自己又是一方“诸侯”,占据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因为不久经历的苏峻叛乱,造成朝廷国库空虚,连公务人员的薪金都没有着落。朝廷主要依靠江州的漕运补充国库的各种物资。“嘿嘿!你朝廷也得怕我刘胤三分哪”。所以,他有恃无恐,不但不去朝廷作检讨,反而变本加厉,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另一个作死的人是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他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作过战,石勒等都很怕他。此人一贯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平定苏峻之乱的时候,犯过临阵脱逃的错误,但总的来说还是功大于过,被封为右军将军。提升作右军将军,就要求他得去京城供职。但是他习惯了戍守边城,不愿入京。便找他的上级江州刺史刘胤商讨办法。这次一向骄横的郭默遇见了比他还骄横的人,所以让他非常地愤愤不平。谁比他还横呢?是他的上司刘胤及刘胤的手下。郭默来到江州刺史府,守门小校盖屯通报让郭默进府,恰巧碰见长史张满。大概张满刚睡醒,大冬天他仍然赤裸着上身,向郭默问候了一声。郭默一看他如此无礼,只好轻轻地“哼”了一声。郭默见过刘胤,以及长史张满、司马荀楷。双方寒暄已毕落座。张满说:“恭喜郭将军啊,您可是大喜临门啊!”

郭默苦笑一声:“咳,末将何喜之有啊?”

张满说道:“怎么郭将军不是大喜呢?平定苏峻叛乱,将军坚守大业垒时,一看到缺水严重,便趁机溜走,逃之夭夭,最后平叛胜利后,还是得以升任右军将军,岂不是拣了大便宜,喜上加喜吗?”

一句话,刘胤、荀楷还有张满都哈哈大笑了。但是这句挖苦,揭了郭默的伤疤,等于狠狠扇了郭默一巴掌,郭默脸“腾”一下红了,他恼怒地本能地站了起来,本欲发作,但是他还是慢慢地重新坐了下来——因为这里毕竟是他的上司,有道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他心里升腾的万丈高的火苗还是自我压抑了下去。——毕竟你临阵脱逃还是事实吧,人家说的不对吗?他努力地压了压心头的怒火,干笑了一声,转移了话题:“刺史大人,卑职不幸,被封为右军将军,应该去京城任职。可是末将在边城多年,不习惯京城的环境。所以不愿就任,请刺史大人给拿个主意吧。”

刘胤说道:“在京城任职也不错啊,为啥不愿意呢?”

郭默言道:“在京城守卫,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一旦发生战事,临时组合,将卒之间素不相识,没有恩德信誉,靠这样的队伍,怎么不打败仗呢?本来我在边城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边地的生活,也有抵御匈奴胡兵的经验,刺史大人应当替末将说说,朝廷应该量才使用、扬长避短才是啊。”

刘胤哈哈一笑,说道:“将军之言很对,但是老夫眼下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恐怕这个忙帮不了你啊。”

郭默说道:“那……那末将如果马上赴京,大人能不能给点儿费用呢?”

刘胤说:“咳!你也知道的,当今上上下下都需要过紧日子,咱江州也不例外啊,老夫也是爱莫能助,无能为力啊。”

郭默恨得咬牙切齿,心里说:“你每天对酒当歌,肉山酒海,极尽奢靡,到了将士用度的时候,却以财政吃紧搪塞,真他妈不是东西。”

但郭默还是沉默了,咳,赶紧走吧——再呆下去,他真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火爆脾气即将发作。他只好赶紧告退。走出府门的时候,守门小校盖屯送别郭默时,悄悄对郭默说:“将军莫要烦恼,晚上我过去找您,向您报告一个重要消息吧。”

原来这个守门小校盖屯,在前不久娶了孔氏女子,不料这孔氏女是有背景的。当时苏峻、祖约谋反时,祖逖的儿子祖涣也跟随叔父祖约谋反,他攻城略地杀了一些地方大员,他曾经杀死过一个叫做孔维的太守。见这个太守的女儿有几分姿色,祖涣就赏给了他的下属盖屯。苏峻祖涣战死之后,盖屯所部投降了温峤。温峤死后就归刘胤指挥。平定叛乱之后,孔氏一门想要回被叛军霸占的孔家女儿,便向刘胤、张满索要自己的女儿孔氏。刘胤和张满命令盖屯归还。盖屯当然非常不乐意,开始一段时间是拖着不给,后来万般无奈之下,盖屯忍痛割爱,归还了孔氏,但从此以后,也就对刘胤、张满恨入骨髓。盖屯早就看出刘胤、张满等人看不起郭默并且总是有意无意多次侮辱郭默。这个盖屯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个郭默,报自己的一箭之仇呢?于是盖屯趁夜来到郭默军营,他对郭默将军说:“朝廷早就要求刘胤交出江州,但他迟迟不愿放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郭默说:“不知道。”

盖屯神秘地说:“将军有所不知啊,之所以刘胤不愿离开江州,是他已经对朝廷心怀不满,想造反呢!他和张满、荀楷等人日夜商议密谋,已经万事俱备了。说他们造反有恃无恐吧,他们还是有一个心病的——他们唯一忌惮的最大的造反障碍就是将军您啊!所以他们商议已定:必须先要干掉您,而后才能起事。所以将军大祸临头啊,必须赶紧准备。”

这一说,郭默立即吓出了一身冷汗:“哦,他们这样恶毒?”

盖屯冷笑一声,说道:“他们恶毒不恶毒,将军难道不知道吗?他们肆意侮辱您这样的英雄,卑职早就义愤填膺了,在将军您面前,他们只不过是阿猫阿狗而已,论打仗他们谁能是您的对手啊?却那样让将军平白无故地忍受胯下之辱,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郭默心一横,说道:“他奶奶的,他们还想算计老子?老子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们不造反老子还想宰巴了他们呢,现在正好是个机会,一不做二不休,老子就给他们玩玩儿。”

盖屯说:“是啊,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郭默说:“正合我意。”

他马上传令,点齐2000名军士,做好准备后,即可向刺史府进发。到了刺史府,门口兵丁见来了这么多将士,守门校官高声喝问:“深夜来到刺史府,意欲何为?”

没想到郭默“理直气壮”,他说:“守门将士听清楚了,末将是右军将军郭默,是奉旨办差找你们刺史大人的,快快打开大门!否则谁耽误了国家大事,就诛灭谁的三族。”

守门官兵一听说是奉旨办差,不敢含糊,马上乖乖地打开了大门。于是郭默带领兵士一哄而入。一道假圣旨让层层警卫部队自动让路,主动缴械了。盖屯带兵去抓张满、荀楷,郭默则去了刘胤的后宅。刘胤搂着小妾还在梦中,郭默上前拽起来,往床下一丢,“噗嗤”一刀,给刘胤来了个透心凉。刘胤还不知怎么回事呢,迷迷糊糊就进了鬼门关。然后郭默、盖屯杀死了张满、荀楷。郭默带领士兵把刺史府弄了个底朝天。天明之后,郭默一行人尽数带着刘胤家的金银财宝、美妾妻女顺流直下,扬言进京交旨。但是走出没多远,就原路返回到刘胤府中,驻扎下来。然后郭默杀掉盖屯,并将刘胤的首级传到京城。主动向各州通报情况,说刘胤谋反,我郭默“奉旨”已经替朝廷杀死了反贼。朝廷方面得知这一情况,晋成帝年幼,主政的司徒王导下令大赦天下,悬吊起“反贼“刘胤的首级示众,让郭默接替刘胤担任江州刺史。显然司徒王导不想追究郭默矫诏杀人的罪过,想采用息事宁人的办法,以任用、拉拢骁勇善战的郭默担任江州刺史,来制约、遥控其他地方的军政力量。这种做法彻底惹恼了一个地方大员,谁呢?这人便是陶侃。此时的陶侃因平定苏峻之功,在原来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的基础上,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加羽葆鼓吹,封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又赐绢八千匹。陶侃因为江陵位置偏远,于是移镇巴陵。这天,陶侃的长史殷羡匆匆赶来向陶侃报告,说:“郭默奉旨杀死了造反的江州刺史刘胤,并被朝廷任命为新的江州刺史。”

“什么?真他娘的岂有此理!”

陶侃拍案而起,“这其中肯定有诈。来人,传我将令,马上点齐五万大军,给我去杀了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

长史殷羡赶忙劝谏说:“将军息怒。郭默如果手里没有诏令,怎敢干这样的事!将军如果想进军,应该等待诏书来了之后再说。”

陶侃声色俱厉地说:“当今朝中君主年幼,诏令并不是出于他的意思。刘胤既然受到朝廷重用,虽然所任非才,但也不应该胡乱遭到极刑处罚!郭默凭着自己骁勇,任职行事贪婪横暴,这也是因为国家大难刚刚平定,朝廷法令纲纪宽松简略,他想乘机肆行无忌罢了!所以我们应该迅速征讨之!”

于是陶侃一方面率领大军水陆并进,一方面派使者上表陈述郭默罪状,并且给王导写信质问他说:“郭默杀死地方长官就任用他为地方长官,难道他害死宰相就要任用他当宰相吗?”

王导收到陶侃咄咄逼人的信件后,又收到了庾亮要求讨伐郭默的请示。于是王导这才收起刘胤的首级,让陶侃和庾亮共同派兵讨伐郭默。成帝下诏授予庾亮征讨都督,率领步、骑兵二万人去与陶侃会合。王导给陶侃从容回信说道:“郭默占据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再加上有舰船为其所用,所以朝廷对他只好暂时包涵忍耐。让他占据那地方,是为了先稳住他,让朝廷得以秘密戒备和加强力量。等足下大军一到,再共同御敌,这难道不是暂且顺从,等待时机再定大事的策略吗?”

陶侃看完信件,哈哈大笑。他说:“这的确是对郭默老贼屈从、纵容的策略啊。”

郭默深知陶侃领兵作战十分厉害,听说他亲自来讨伐,非常焦急。他急匆匆地派人向陶侃送上一百名美女和大批布帛、财宝,然后打算率军离开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还未离城,陶侃的大军就已经将江州团团围住。郭默出战不利,便进城固守。他用米堆成垒堡,以显示自己粮食有余。陶侃修筑土山对着他。三月,庾亮的军队到达湓口,朝廷各路军队会齐。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对手,怕城破后难逃性命;想开城门投降,又怕朝廷要杀他的头,真是左右为难。郭默手下的将军张丑、宋侯见大势已去,惟恐被陶侃杀害。趁他酒醉将他父子捆绑起来后开城门投降。陶侃在军门将郭默斩首,把首级传送到建康,同党被处死的有四十人。陶侃终于不战而取得胜利,平定了这次叛乱。朝廷下诏让陶侃都督江州,兼领刺史。陶侃回到巴陵,接着迁移镇守武昌。庾亮回到芜湖,拒绝接受朝廷的任何爵禄赏赐。陶侃夺得江州,也就控制了长江的上游和中游。此时他已成为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其权力之煊赫,在东晋一朝也是屈指可数的。官职越做越大的一方诸侯陶侃,不知怎么越来越感觉朝廷里执政的王导越来越不像话,怎么办呢?陶侃决定要起兵“清君侧”了,难道他也要学王敦和苏峻,带兵顺江而下,杀进建康谋反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