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引力地质学 > 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真正原因

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真正原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中,约85%的物种、27%的科与57%的属灭绝。依据灭绝的生物分类的属的数量,被评为五次大灭绝事件的第二位。灭绝原因假说一)、大陆漂移说科学家认为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直接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影响全球环流变化,导致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面大幅度下降。学界普遍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而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二)、火山爆发说4亿多年前英国地区还发生了3次大规模8级火山爆发,可能也导致了全球变冷,并杀死了大量生物,最终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三)、小行星撞击地球说另有观点认为,当时可能有一颗10公里到12公里大小的天体撞击了地球,其威力相当于10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巨大尘烟包裹了地球,使地球进入早古生代大冰期,许多无脊椎动物不能适应环境而大规模灭绝。四)、伽马射线暴说根据2005年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及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作出的共同研究结果指出,地球于4.45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有可能是一颗极超新星释出的伽马射线暴引起的,其过程约持续了十秒,摧毁了地球一半左右的臭氧层,使得太阳释出的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面及近海面的大量生物死亡,从而破坏食物链,产生了饥荒。同时被伽马射线暴打乱的空气分子重新组合成带有毒性的气体,这些气体遮挡了阳光中的热量,导致地球一时没有任何生机。二、泥盆纪-石炭纪灭绝事件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又称晚泥盆纪灭绝事件或泥盆纪晚期灭绝事件、泥盆纪大灭绝),是地球生物史上五次主要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之中的第四大物种灭绝事件,发生于古生代泥盆纪晚期。灭绝原因假说一)、小行星撞击地球说此次大灭绝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生活在暖水中的物种,因此很多科学家认为造成这次大灭绝事件的原因,是一次与奥陶纪末相似的全球变冷事件。根据这一理论,晚泥盆世的大灭绝是由冈瓦纳大陆的另一次冰川作用引发的,巴西北部这一时期的沉积物中有证据支持这一假设。此期间的彗星撞击事件曾被认为可能是这次大灭绝的诱因。加拿大古生物学家迪格比迈凯轮在1969年提出泥盆纪灭绝事件是由小行星撞击造成的。二)、泥盆纪植物假说泥盆纪是维管植物开始大规模登陆时期,也是全球气候由温室期向冰室期转换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植物登陆被认为是地球表层系统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所谓的“泥盆纪植物假说”(Devonian plant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树和森林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大陆风化作用和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促使海洋初级生产力提升和有机碳埋藏量增加,驱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和气候变冷,最终导致在泥盆-石炭纪之交的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晚古生代最早的冰碛岩沉积。三、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是一个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发生于古生代二叠纪与中生代三叠纪之间,距今大约2.514亿年。若以消失的物种来计算,当时地球上70%的陆生脊椎动物,以及高达96%的海中生物消失;这次灭绝事件也唯一一次造成昆虫物种大量消失的灭绝事件。计有57%的科与83%的属消失。在灭绝事件之后,陆地与海洋的生态圈花了数百万年才完全恢复,比其他大型灭绝事件的恢复时间更长久。此次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的五次大型灭绝事件中规模最庞大的一次,因此又被正式称为大死亡或大灭绝,或是大规模灭绝之母。关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发生过程,目前已有多种假设,包含剧烈与缓慢的过程;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的发生过程,也有类似的假设。剧烈过程理论的成因,包含大型或多颗陨石造成的撞击事件、连续性火山爆发、或是海床急骤释放出大量甲烷水合物。缓慢过程理论的成因,包含海平面改变、缺氧、以及逐渐增加的干旱气候。灭绝原因假说一)、小行星撞击地球说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由撞击事件造成的证据,促使科学家们推论其他灭绝事件由撞击事件造的的可能性,尤其是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因此,科学家们尽力寻找那个时代的大型陨石坑与撞击证据。目前已在部分二叠纪/三叠纪交界的地层,发现撞击事件的证据,例如:在澳洲与南极洲发现罕见的冲击石英、富勒烯包覆的外太空惰性气体、南极洲发现的玻璃陨石,以及地层中常见铁、镍、硅微粒。但是,上述证据的真实性多受到怀疑。在南极洲石墨峰(Graphite Peak)发现的冲击石英,经过光学显微镜与穿透式电子显微镜重新检验后,发现其中的结构并非由撞击产生,而是形变与地壳活动(例如火山)造成的。目前已经发现数个可能与二叠纪末灭绝事件有关的陨石坑,包含:澳洲西北外海的贝德奥高地、南极洲东部的威尔克斯地陨石坑。但没有可信服的证据,可证明这两个地形是由撞击产生。以威尔克斯地陨石坑为例,这个位在冰原下的凹地,年代无法确定,可能晚于二叠纪末灭绝事件才形成。其中最争议的陨石坑,是由地质学家Michael Stanton在2002年提出的,他主张墨西哥湾是形成于二叠纪末期的一次撞击事件,而该撞击事件也造成了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如果二叠纪末灭绝事件的主因是由于撞击,很有可能陨石坑已经消失于地表。地球表面有70%是海洋,所以陨石或彗星撞击海洋的机率,是撞击陆地的两倍以上。但是,地球的海洋地壳会因聚合与隐没作用而消失于地表,所以目前无法找到距今2亿年以上的海洋地壳。如果当时有非常大型的撞击事件,撞击会使该处地壳破裂、变薄,造成大量的熔岩。撞击理论最受到关注的原因是,它可与其他灭绝现象产生因果连结,例如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可能由大型撞击产生,甚至是大型撞击的对蹠点。即使撞击发生于海洋,陨石坑因为隐没带而消失于地表,应会留下其他证据。如同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如果有撞击事件发生,会产生大量撞击抛出物,相同时代的许多地层会发现大量亲铁元素,例如铱。若灭绝事件由陨石撞击引发,可以解释在灭绝后,生物没有快速的适应演化。二)、火山爆发说在二叠纪的最后一期,发生两个大规模火山爆发:西伯利亚暗色岩、峨嵋山暗色岩。峨嵋山暗色岩位于现今中国四川省,规模较小,形成时间是瓜达鹿白阶末期,形成时的位置接近赤道。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是地质史上已知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之一,熔岩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原本被认为持续约数百万年,但近年的研究认为西伯利亚暗色岩形成于2亿512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接近二叠纪末期。峨嵋山暗色岩与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可能制造大量灰尘与酸性微粒,遮蔽照射到地表的阳光,妨碍陆地与海洋透光带的生物进行光合作用,进而遭成食物链的崩溃。大气层中的酸性微粒,最后形成酸雨降落到地表。酸雨对陆地植物、可制造碳酸钙硬壳的软体动物与浮游生物造成伤害。火山爆发也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形成全球暖化。大气层中的灰尘与酸性物质降落到地表之后,过量的二氧化碳持续形成温室效应。与其他火山相比,西伯利亚暗色岩更为危险。洪流玄武岩会产生大量的流动性熔岩,只会喷发少量的蒸气、碎屑进入大气层。但是,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的喷出物质,似乎有20%是火山碎屑,这些火山灰与火山砾进入大气层后,会造成短时期的气候寒冷。带有玄武岩的熔岩侵入碳酸盐岩、或带有大型煤层的地区,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在大气层的灰尘降落到地表后,造成全球暖化。这些火山爆发事件的规模是否足以造成二叠纪末灭绝事件,仍有争议。峨嵋山暗色岩接近赤道区,火山爆发所制造的灰尘与酸性物质,会对全世界造成影响。西伯利亚暗色岩的规模较大,但位置在北极区内,或在北极区附近。如果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的持续时间在20万年内,会使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达到正常程度的两倍。近年的气候模型显示,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加倍,会使全球气候上升1.5°C到4.5°C,这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没有到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严重程度。在2005年,日本NHK与加拿大国家电影委员会(NFB)制作的《地球大进化》(Miracle Planet;地球大进化〜46亿年・人类への旅)电视节目,提出火山爆发形成的轻微全球暖化,导致甲烷水合物的气化;由于甲烷气体对全球暖化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45倍,甲烷水合物的气化进而导致不断循环的全球暖化。三)、甲烷水合物的气化说科学家们已在全球许多地点的二叠纪末碳酸盐矿层中,发现当时的碳13/碳12比例有迅速减少的迹象,减少了约10‰左右。从二叠纪末开始,碳13/碳12比例发生了一系列的上升与下降现象,直到三叠纪中期才稳定、停止;而发生于二叠纪末的第一次变动,是其中规模最大、最迅速的变动。在三叠纪中期,碳13/碳12比例稳定之后,可制造碳酸钙外壳的动物开始复原。碳13/碳12比例的下降,可能有以下多种因素: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其碳13/碳12比例低于正常值约5~8‰。但若要使全球的碳13/碳12比例下降约10‰,其火山爆发的规模将超越目前已知的任何地质纪录。生物活动降低,使环境中的碳12更慢被摄取,更多碳12进入沉积层,而使碳13/碳12比例降低。所有的化学反应是建立在原子间的电磁力。较轻的同位素,其化学反应较快。所以生物化学过程会用到较轻的同位素。但关于古新世-始新世交替时期最大热量(PETM)事件的研究发现,该时期的碳13/碳12比例小幅降低约3到4‰。根据假设,即使将全部的有机碳(包含生物、土壤、海洋)进入土壤沉积层中,也不会达到古新世/始新世交替时的小幅度碳13/碳12比例下降。由此可知生物活动降低不是二叠纪末期的碳13/碳12比例降低的原因。埋在沉积层中的死亡生物,体内的碳13/碳12比例小于正常值约20到25‰。就理论上而言,如果海平面迅速降低,浅海地区的沉积层曝露到空气后,开始氧化作用。但若要使全球的碳13/碳12比例下降约10‰,要有6.5到8.4兆吨有机碳经氧化后形成,而沉积层本身需要数十万年的氧化。这似乎不太可能发生。间歇性海洋高氧与缺氧事件,也可能是三叠纪早期的碳13/碳12比例下降的原因。全球性的海洋缺氧现象,本身也是灭绝事件的原因之一。二叠纪末期到三叠纪早期的陆地,多为热带地区。热带的大型河流会将沉积层中有有机碳带入海洋,尤其是低纬度的邻近海盆。生物化学过程会用到较轻的同位素,所以有机碳的碳13/碳12比例低。大量有机碳的迅速(以相对而言)释放与沉降,可能会引发间歇性的高氧/缺氧事件。元古宙晚期到寒武纪交接时期,也曾发生碳13/碳12比例的下降,可能与此相关,或是其他与海洋相关的因素。其他的理论则有:海洋大量释放二氧化碳、以及全球的碳循环系统经历长时间的重整。但最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碳13/碳12比例下降的因素,是甲烷水合物气化产生的甲烷。而利用碳循环模型模拟的结果,甲烷最有可能导致如此大幅的下降。甲烷水合物是固态形式的水于晶格(水合物)中包含大量的甲烷。甲烷是由甲烷菌制造,碳13/碳12比例低于正常值约60‰。甲烷在特定的压力与温度下,会形成包合物,例如永冻层的近表层,并在大陆棚、更深的海床等地区大量形成。甲烷水合物通常出现在海平面300米以下的沉积层。最深可在水深2000米处发现,但大部分在水深1100米以上。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产生的熔岩面积,是以往认定的两倍以上,新发现的熔岩地区,在二叠纪末时几乎是浅海。极有可能这些浅海地区蕴含甲烷水合物,而火山爆发产生的熔岩流入海床后,促使甲烷水合物的汽化。由于甲烷本身是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大量的甲烷被视为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证据显示该时期的全球气温上升,赤道区上升约6°C,高纬度地区上升更多。例如:氧18/氧16比例的下降、舌羊齿植物群(舌羊齿与生存于相同地区的植物)消失,由生存于低纬度的植物群取代。四)、海平面改变说当原本沉浸的海床露出海平面时,会造成海退。海平面的下降会使浅海的生存区域减少,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浅海的可栖息地,富含食物炼下层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减少,使赖其以维生的生物竞争食物更激烈。海退与灭绝事件之间似乎有部份关联,但另有证据认为两者间没有关系,而海退会形成新的栖息地。海平面的变化,同时也导致海底沉积物的变化,并影响海水温度与盐度,进一步造成海生生物的多样性衰退。五)、海洋缺氧说有证据显示,二叠纪末期的海洋发生了缺氧事件。在格陵兰东部的一个二叠纪末期海相沉积层,指出当时有明显、快速的海洋缺氧现象。而数个二叠纪末沉积层的铀/钍比例,也指出在这次灭绝事件发生时,海洋有严重的缺氧现象。缺氧事件可能导致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只有栖息于海底泥层、可以进行缺氧呼吸的细菌不受影响。另有证据显示,这次海洋缺氧事件,造成海床大量释放硫化氢。海洋缺氧事件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的全球暖化,降低赤道区与极区之间的温度梯度,进而造成温盐环流系统的缓慢,甚至停止。温盐环流系统的缓慢或停止,可能使得海洋中的含氧量减少。但是,某些研究人员架构出二叠纪末期的海洋温盐环流系统,认为当时的温盐环流系统无法解释深海区域的缺氧现象。六)、硫化氢说二叠纪末期发生的海洋缺氧事件,可能使硫酸盐还原菌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包含脱硫杆菌目、脱硫弧菌目、互营杆菌目、热脱硫杆菌门,这些生物会制造大量的硫化氢,过量的硫化氢会对陆地、海洋中的动植物造成毒害,并破坏臭氧层,使生物暴露在紫外线下。在二叠纪末到三叠纪早期发现许多绿菌,它们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释放出硫化氢。绿菌的兴盛时期,与二叠纪末灭绝事件和事后的长期复原,时期相符。[8]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植物却大规模灭亡,硫化氢理论可以解释植物的大规模灭亡。二叠纪末地层中的孢子化石,多数带有不正常特征,可能是由硫化氢破坏臭氧层,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表造成。七)、盘古大陆的形成说在二叠纪中期(约是乌拉尔世的空谷阶),几乎地表的所有大陆聚合成盘古大陆,盘古大陆由泛大洋环绕着,而东亚部份直到二叠纪末期才与盘古大陆聚合。盘古大陆的形成,使得全球大部分的浅水区域消失,而浅水区域是海洋中最多生物栖息的部份。原本隔离的大陆架连接之后,使彼此独立的生态系统开始互相竞争。盘古大陆的形成,造成了单一的海洋循环系统,以及单一的大气气候系统,在盘古大陆的海岸形成季风气候,而广大的内陆则形成干旱的气候。在盘古大陆形成后,海洋生物数量减少,灭亡比例接近其他大型灭绝事件。盘古大陆的形成,似乎对陆地生物没有造成严重的变化,二叠纪晚期的兽孔目反而因此扩大生存领域、更为多样性。盘古大陆的形成,使海洋生物开始减少,但不是导致二叠纪末灭绝事件的直接原因。四、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是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发生于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大约是1.996亿年前(一说是2.14亿年前)。这次灭绝事件的影响程度遍及陆地与海洋。在海洋生物中,有20%的科消失,包含著名的牙形石。大型鳄类(如角鳄、狂齿鳄、波斯特鳄、灵鳄、楔形鳄)遭遇三叠纪早期植物面貌多为一些耐旱的类型,随着气候由半干热、干热向温湿转变遭受重创;大部分兽孔目、以及许多大型两栖动物也灭亡。三叠纪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植物趋向繁茂,低丘缓坡则分布有和现代相似的常绿树,如松、苏铁等,而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尤其是裸子植物)几乎全部灭绝。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使当时至少50%的物种消失。这次灭绝事件造成许多空缺的生态位,使恐龙成为了侏罗纪的优势陆地动物。灭绝原因假说一)、陨石撞击说尚未发现年代位于三叠纪/侏罗纪交界的陨石坑。年代最近的加拿大曼尼古根陨石坑,形成时间早了约1200万年。位于法国的罗什舒阿尔陨石坑,地质年代大约是2.1亿年前(年代误差200万年),但这个侵蚀过的陨石坑,直径约25公里,原始直径可能约50公里,以规模来说太小。二)、大规模火山爆发说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这一事件与大约发生在相同时代的广泛火山活动有关。从这些火山爆发中溢出的大量岩浆如今在全球四大洲都不难找到,其面积能够覆盖仅比澳大利亚略小一点的区域。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地质年代学家Terrence Blackburn指出,之前研究所使用的放射性测年技术并不足以精确测定这些火山到底是在何时爆发的。有人甚至估计,这场大灭绝在火山爆发之前便已开始了,从而意味着火山活动可能仅仅起到了一个次要的作用。然而通过使用一种精确测年技术绘制在古代火山岩中发现的锆石晶体的铀同位素向铅的放射性衰变,Blackburn及其同事已经确定了火山活动的发生可分为4个阶段。通过分析来自北美洲东部的七处遗迹以及一处非洲摩洛哥遗迹的火山岩样本,研究小组推断,第一次以及最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与三叠纪大灭绝发生在同一时间。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2013年3月2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Blackburn指出,通常在火山岩沉积物中并不会发现锆石。然而随着非常厚的岩浆层冷却下来,锆、铀,以及其他稀土元素会在凝固火山岩内部仍处于熔融状态的层位中聚集,从而为锆石的结晶提供了原材料。研究小组报告说,火山爆发的第一阶段在2.0156亿年前始于今天的摩洛哥地区。研究人员在被称为溢流玄武岩的巨大火山岩沉积层的正下方发现了花粉化石以及其他与孢子类似的结构——这是一个信号,表明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是原封未动的,并且在火山运动开始之前一直正常运行。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采石场中的玄武岩是2亿年前火山活动的遗迹大约在1.2万年的时间里,火山爆发的趋势蔓延到今天的美国东海岸地区。Blackburn指出,在这一阶段火山运动的前3万年里,或许可能在更短的时间间隔内,超过100万立方千米的岩浆喷涌而出——这相当于为美国本土48个州覆盖上一层厚度达100多米的岩浆。研究小组指出,后来规模相对较小的火山活动分别在第一阶段发生后的6万年、27万年,以及62万年里相继出现。2022年1月报道,科研人员大致还原出2亿年前的大灭绝场景:当时陆地上的一片“超级火山”持续爆发近60万年,形成了横跨北美和盘古大陆的大规模岩浆沉积。火山向大气中排放了巨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现在的10倍左右。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海洋缺氧、海水酸化,并导致大陆风化作用不断增强。这一过程持续了约200万年。大量生物无法适应环境剧变,最终从地球上消失。三)、汞中毒说汞,也就是被称为“地球上最具遗传毒性的元素”,会在火山喷发时释放出来,随着喷出的物质释放到大气中。一段时间后,汞会返回地球表面并引发一些问题。他们发现了2亿年前这种现象的证据,并将其加入导致大约40%的陆地动物和30%的海洋生物死亡的因素之中。正常的蕨类孢子与已发现的三叠纪末期灭绝事件中突变的蕨类孢子研究人员报道了那个时期古代蕨类突变的证据。他们同时也强调先前的研究表明,那个时期的土壤样本与海水样本含有过量的汞。他们表示,汞不仅仅杀死了植物,它还会导致突变,阻止植物细胞再生。这个证据暗示了汞可能在三叠纪末期大规模灭绝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动物可能直接死于汞中毒,也可能因为濒死的植物而间接死于食物的匮乏。五、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或K-Pg灭绝),由于此次灭绝事件完全毁灭了非鸟恐龙,故又俗称“恐龙大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或K-T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同时也是在一般人认知范围内最著名的一次大灭绝事件。此次灭绝事件发生于66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与新生代古近纪之间,年代误差为30万年,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与植物,包含恐龙在内,除了恐龙以外,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菊石亚纲以及多种的植物与无脊椎动物,也在这次事件中灭绝。哺乳动物与鸟类则存活下来,并辐射演化,成为新生代的优势动物。大部分的科学家推测,这次灭绝事件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因所造成。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因为造成恐龙的灭亡与哺乳动物的兴起而著名,但是,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地球约95%的生物,才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生物集体灭绝事件。由于国际地层委员会不再承认第三纪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而由古近纪与新近纪取代。因此,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被改称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灭绝原因假说灭绝原因假说有:小行星撞击说、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被子植物中毒说、酸雨说、疾病论等。概述大部分的科学家推测,这次灭绝事件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因所造成,例如:小行星或彗星引起的撞击事件、或是长时间的火山爆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等陨石坑以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爆发,与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的时间相近,被认为最有可能是这次灭绝事件的主因。撞击事件或火山爆发将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中,遮蔽了阳光,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对全球各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但也有少数科学家认为,这次灭绝事件是缓慢发生的,而灭绝的原因是逐渐改变的海平面与气候。2004年,J. David Archibald与David E. Fastovsky试图提出一个结合多重原因的灭绝理论,包含:火山爆发、海退、以及撞击事件。恐龙是当时最大的脊椎动物,首先受到环境改变的冲击,多样性开始衰退。火山爆发喷出的悬浮粒子,使得全球气候逐渐冷却、干旱。最后,撞击事件导致依赖光合作用的食物链崩溃,并冲击已经衰退的陆地食物链与海洋食物链。多重原因理论与单一原因理论的差别在于,单一原因难以达成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也难以解释灭绝的模式。小行星撞击说小行星撞击说,又称“阿尔瓦雷茨假说(Alvarez Hypothesis)”,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路易斯·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与其儿子Walter Alvarez(地质学家)共同提出。在恐龙灭绝假说中,小行星撞击说最为流行,此说认为,小行星(后有学者认为彗星的可能性更大)才是杀死恐龙的罪魁祸首。小行星撞击说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与其儿子一同提出。他们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发生猛烈大爆炸,大量尘埃抛入大气层中,致使数月之内阳光被遮挡,大地一片黑暗寒冷,植物枯死,食物链中断,包括恐龙在内的很多动物绝灭。为了解释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地质学家和气候学家们提出了众多假说,这些假说都不是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这五次生物大灭绝真正的原因是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最大的两条旋臂:半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以及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太阳系引力骤然变小,气候变冷,同时因为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引力剧烈变化,地球收缩和膨胀,以及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受到的潮汐加热作用强烈,发生超级火山爆发和大火成岩省事件,同时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小行星和彗星轨道发生改变,小行星和彗星撞地球。同时,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引发气候剧烈变化,引发海侵和海退,海平面改变。同时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引发甲烷水合物的气化。所以这些事件与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同时发生的。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的时间公式如下:t=(0.07~-0.1)+1.5xN亿年前,太阳系围绕银心公转轨道引力最小,远银心点,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t=(0.75~0.55)+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半人马座旋臂,引力变小,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t=(1.22~1.07)+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引力变小,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最大的两条旋臂:半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以及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时。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发生在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时。泥盆纪-石炭纪灭绝事件、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都发生在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半人马座旋臂时,这是银河系最大的一条旋臂。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在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时,这是银河系另一条大旋臂。2800-4300万年后,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将再次发生生物大灭绝事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