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 第992章:让所有人都能识文断字

第992章:让所有人都能识文断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饶是李世民再英明,他终究是有老去的一天。只不过,李承乾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如此之快。当然,所谓的老,并不是指年龄方面的,而是心智方面的。如今国富民强,已经让李世民满足了。并且,李承乾也能看出来,李世民已经没了前几年的冲劲,开始要安享太平了。但这却绝对不是李承乾想要的。他要的大唐,不说能拥有足以媲美后世科技与军力。但绝对要拥有与后世一样的体制,一样源源不断的人才。也只有那样,才能让这个民族一直富强下去。……次日,早朝。当庭李世民便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之事。但依旧如之前一样,遭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尤其是魏征等一众老牌大臣的反对声音尤为强烈。当然,他们反对的也并非是让年轻人学习读书。主要是因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是要由国家出钱的。而大唐有多少年轻人?不说有几千万,也得有一千万了吧?若是让这些人都免费读书,大唐每年要花费多少钱?都不用去精确算计,只需要听一听,就知道这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销。而大唐的国库现在固然很富有,但也经不起这么祸害啊。魏征直言道:“若是按照此等方法进行下去,不等第一批学子结业,大唐的国库就得被掏空。”

“而且在这样的政治体系之下,百人中能有两三人出仕为国所用,那就已经算是极高的成材率了。”

“可剩下的人怎么办?”

“难道都让他们去当教书先生去?”

“亦或者说,朝廷给他们出钱出人,让他们读书写字,最后却让他们去种地?”

“陛下,此等行为,完全属于白忙,与其那般,还不如将科举与大学的制度进行到底。”

“最起码,每年都固定有百余人进入朝堂……”魏征的这番话是最符合现在的情况的。同样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心中所想。在他们看来,九年义务教育这事儿说起来实在是太过玄幻了。何况在大唐如今的各行各业中,也没有那么多行业是需要人必须会读书写字的。而李承乾自然也是知道这些人的心中所想。他缓缓站出来,道:“既然魏大人已经开了口,不妨我也讲两句。”

“河间王,英国公……”他缓缓回头,看向李孝恭,李勣二人。他直开口道:“二位都是我的叔伯辈,同样也是朝廷的栋梁。”

“我且问二位一句,若是在行军打仗之时。”

“你等手下的走卒皆是会读书写字的人,可会事半功倍?”

听闻李承乾的发问,二人互相对视一眼。“那是自然。”

随后,李孝恭直开口道:“若微臣手下都是会读书写字的将帅,那不论是军令也好,还是传书也罢,都会方便许多。”

“河间王说的没错。”

一旁的李勣也点头道:“如果我的兵都是会读书写字的,那在战场上为我传起军令来,几乎可以做到零差错。”

在场的将帅可是太多了。他们也太清楚一旦自己手底下的士卒都会读书写字之后,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帮助。最起码的好处就是李孝恭与李勣说的,在传书传令时的错误率会降低很多。但也千万别小看这个错误率。在古代行军打仗之时,将军要协调的军队可不是一个两个。他们都是十几万人一起调度,而因为多数传令兵传的都是口信。所以中间传错军令,或者说是执行错了军令的情况笔笔皆是。但如果所有人都会读书写字,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最起码他们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传递给所有人,让所有人都知道精密的部署。而李承乾听闻了他们的话之后,也不着急说出自己的观点。他继续问道:“那若伍长什长这类的中层将领,都是一些能看明白兵法战策的人,又会如何?”

“当然是仗打起来更轻松,赢面也更大了。”

李孝恭直开口道:“就拿前几年来说。”

“我曾处置了我手下一个犯了军法的校尉。”

“但那时正在与倭国交战,一时间我也找不到人顶替那校尉的位置。”

“最后没办法,只能我自己顶上去。”

“可若是我手下有一帮能懂得我布置的兵法战术的人,那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李孝恭道:“最起码,我处置了一个校尉之后,一个什长就能顶上去,代替校尉的工作,进行暂时的指挥与排兵布阵。”

“对。”

“就拿之前的乾字营来说。”

“殿下就逼着乾字营中的所有士卒识文断字。”

“结果这些个名义上是普通小卒的家伙,一个个知道的明白的都比普通军旅当中的校尉什长还多。”

“也是哪一年出征新罗,在与我军对阵之际,高至行手下不少基层老兵阵亡。”

“最后也是由乾字营的士卒顶上去的,而且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说完这些,李勣还不忘朝着李世民一躬到底:“臣觉得,太子殿下的建议着实不错,望陛下斟酌。”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听了这么多,他其实已经明白了个大概了。他道:“这事儿,朕会好好考虑的。”

“陛下……”此刻,魏征忽而跳了出来,道:“就算是这事儿对我国百利而无一害,我国国库现在也绝对支撑不起这般庞大的工程啊。”

“是啊陛下。”

房玄龄也跟着开口道:“大唐的年轻人何止千万,若是让每一个人都读上书,大唐每年的开销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最起码,现在我国支撑不起。”

“如果陛下非要实施的话,臣建议就如募兵制一般,在小规模范围内进行实施。”

“例如,在长安城境内开设如殿下所说的那般九年学院,招收一定数量的寒门子弟,让其在九年学院内读书。”

房玄龄直朝李世民拱手道:“若是效果甚好,再继续扩大建设范围也不迟……”不得不说,房玄龄这个提议还算不错。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觉得如房大人所说的这般做,如何?”

闻言,李承乾轻叹口气。他知道,这已经是朝廷对这件事儿最大的让步了。若是他继续闹下去,搞不好连争取来的唯一一个名额都得丢了。所以,李承乾直朝李世民拱手道:“儿臣无异议……”“好。”

“既然如此,那这九年学院之事就交由你来负责。”

李世民吩咐道奥:“用于买地建房的钱款等皆由朝廷提供,至于地方选在哪里,就由你来决定了……”“儿臣领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