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到了上朝的日子,杨殊早早的起来,穿着好官服后,坐着马车直奔天启门而去。大约过了一刻钟,马车停在了天启门前,杨殊下了马车,看到天启门前已经有大半官员在等候了,众人都在谈论今天朝会上要说的救灾一事,有的说梁王去合适,有的说太子去合适,也有的说誉王去合适……对于这种分歧,杨殊也事先了解过了,朝中由董太师为首的官员支持太子一方,由宋首辅为首的官员支持誉王一方,由户部尚书曹长知为首的官员支持梁王一方,由礼部尚书江涛为首的官员支持楚王一方……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从天启门内走出一位太监,那太监走到众人面前,说道:“诸位大人,陛下升朝。”
众人听完,急忙穿过天启门朝正殿—明德殿走去。进了正殿,众人急忙跪地朝拜,直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端坐在龙椅上的杨启微微抬手,说道:“众卿平身吧。”
众人听完,分列在两侧。众人刚站稳,左列之中走出一人,身穿六品官服,手拿护板,众人一看正是扬州知州刘豫。刘豫走到了龙案前,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近日扬州屡泛洪水,桥坝都被冲垮了,而扬州又无过大的钱财,特此上奏,请陛下让户部拨一些钱财,并派亲差来帮扬州一起督办此事。”
杨启听完,转头看向曹长知,说道:“曹爱卿,你户部打算拨多少银子呀?”
曹长知从左列走出,行了一礼说道:“陛下,依照以前惯例,是拨三千六百万两银子。”
杨启听完,又说道:“好,那就依曹爱卿之见,从户部拨三千六百万两银子,那谁来做亲差呢?”
曹长知听到后,说道:“陛下,依微臣之见,应该派梁王去。”
杨启听曹长知这么一说,笑道:“哦?曹爱卿为何有如此见解?说来听听。”
曹长知听杨启说让自己说,便放下心来,说道:“梁王自幼聪慧,而且之前也治理过洪水,有经验。”
就在这时,从右列之中走出一人,说道:“你难道不知道上次就是梁王去的,结果呢?结果是梁王等洪水过去之后再救助百姓,才导致百姓死伤无数,土地也被泡烂了,百姓一年都没有收成,为此我好像还记着梁王被禁足府上半年,扣一年俸禄吧?”
众人扭头看去,只见此人正是宋勃成宋首辅。此时的梁王脸已经绿了,曹长知也被怼的哑口无言。杨启看到这情况,只得打圆场道:“那以宋爱卿之见,觉得派谁去才好呀?”
宋首辅行了一礼,说道:“微臣觉得派誉王才好。”
他刚说到这儿,就有一人走出来说道:“陛下,微臣觉得不妥。”
杨启听完,问道:“董太师,有何不妥?”
此人正是董业董太师。董太师继续说道:“陛下,大皇子誉王在各位皇子之中最善武,如果是领兵打仗大皇子肯定是一马当先,可在救灾一事上大皇子就不行了,臣推举。”
他话还没说完,杨殊就走了出来,说道:“陛下,儿臣自荐去当亲差。”
杨启看到是杨殊,就沉下了脸,说道:“杨殊,你来掺什么乱!”
杨殊道:“诸位皇兄都是习武之人,应该用在打仗上,更何况儿臣自幼饱读诗书也懂一些治理洪水之道,另外儿臣听说北方的赵国近日骚扰边境,陛下到可在几位皇子之中选一位去处理一下边境,也许可以一举攻破赵国。”
杨启听完,看向边境的镇守将军张华,道:“张将军,可有此事?”
张华出列,朝杨启行了一礼,道:“是,陛下,此事千真万确。”
杨启听完,低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就依齐王所说,派齐王带着圣旨和三千六百万两银子去江南扬州救灾,由誉王带五万精兵去平定边境。”
杨启答应杨殊的提意是因为历代帝王都喜欢权衡朝堂,不喜欢势力往一边倾,杨启也一样,现在其他四个皇子势力平衡,就自己这个小儿子势力单薄,杨启也想段炼一下杨殊,让他这五个儿子平衡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