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寡人欲在军中设立谋士。”
秦王稷说道。 早在周朝初期,姜子牙便在《六韬》提出将帅需要股肱羽翼,以成威神。 将帅的职责是全面领导,不能局限在一个局部,应该成立一个七十二人的参谋部,依照各人的才能授予职务,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因此将帅需要腹心一人,谋士五人,天文三人,地利三人,兵法九人,通粮四人,奋威四人,旗鼓三人,股肱四人,通才二人,权士三人,耳目七人,爪牙五人,羽翼四人,游士八人,术士二人,方士三人,法算二人。 不过这只是设想,并未真正实施,各国军中也没有专门设立谋士这个职务。 但是这一战,让秦王稷意识到了谋士的重要性,假如河东之战有两个范雎这样的谋士在场,即便不能战胜赵军,也可维持不败。 而且谋士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协助主帅处理军务,出谋划策,维持战阵,强化战云等等。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多一个人考虑事情也会更全面一些。 得到这些消息之后,秦王稷思索了几天,还是决定设立谋士。不过为了防止被将士们认为是在分他们权力,秦王稷特地找了几名将军通过气才说出来。 “大王……我秦国没有那么多顶尖的谋士。”
范雎拱手说道。 对于白起这种统帅,如果派普通的谋士,还不够拖后腿的,但是拥有天赋的顶尖谋士,秦国并没有那么多。 本身秦国就注重军事,轻文化,本土没有多少文臣,偶尔出现几个厉害的,还是来自宗室。 而且秦国的土壤也不适合文臣的生长,除了少数人之外,其他人只能从战场上获得功勋,从根本上就遏制了那些只适合内政或出谋划策,不适合武力、领兵的人才的成长。 即便是有人既适合内政,也适合统兵,也会在两者之间选择统兵,因为军功在秦国升的更快。 秦国还有一项奇葩规定,工匠籍的只能做工匠,市籍只能经商,平民户籍只能种地和当兵,如果种地的敢跑去搞发明创造,即便是发明再好的东西,也要受到处罚。 而且秦国虽然实行军功制,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当兵的,只有‘故秦人’才有资格当兵,如果是‘臣邦人’或者‘夏子’,不好意思,连当兵的资格都没有。 所谓的臣邦人就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这个说法,夏子就是父亲或母亲有一方是秦人的。 而且这年代的人才基本上都出于贵族,平民是几乎没有机会受到教育的,但是秦国的旧贵族,被商鞅打掉了…… 剩下的那些也要老老实实的从战场上获得功勋。 只能说有利自然有弊吧,没有什么东西是只有利没有弊的,关键在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商鞅的改革还为秦国累计了大量中下层的官员,那些在战场上立功的军士,稍微培养一下,当个小官,甚至管理一地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也让官府的权力真真正正延伸到了下乡,后来那些朝代所谓的‘皇权不下乡,乡下唯官绅’是绝对不会发生在秦国的。 至于最顶级的文臣,随便有一两个掌握大局,让秦国慢慢发展就行了,实在不行从关东六国挖两个,只要秦国国力稳定上升,便能碾压六国。 本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有问题了。 因为赵国的谋士已经多到从治国转到军事上了。 之前是你没有,我也没有,大家相安无事。 现在是你有了,我还是没有,秦国顿时不乐意了! 以后秦国的将帅不仅要面对赵国将帅,还要防备那些谋士的计谋,还可能面对将帅谋士的联合打击。 这能玩? 也就是这时,秦王稷才发现秦国在文化上相比较山东六国的匮乏,这片土地就不可能孕育出诸子百家的灿烂文化,从根子上就掐死了。 “培养,医师能够培养,谋士也能培养。”
秦王稷大声说道。 秦国建造邯郸学院这种大规模的学院可能有些力不能及,毕竟先天条件不足,但是如果是像魏国西河学派,齐国稷下学宫那样,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没有老师,挖就行了,天下这么大,我就不信没有几个在野的。邯郸学院那么多祭酒博士,我就不信所有人全部都对赵国忠心耿耿。 还有我秦国,数百万人,难道连一两个人才都没有? “从即刻起,下令各郡各县,每个县邑举荐两名人才,每个郡举荐十名人才,寡人会安排人员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人才的优良计入当地官员今年的考核。另外,提升非军功的功劳核算,除了……最后五等爵位,其他爵位任何功劳皆可获得。”
过了好一会儿,秦王稷下定决心,沉声说道。 秦国是军功授爵,但并不是只有军功能够获得爵位,比如发明一些东西,抓捕盗贼,破了某些大案等等,都能够获得爵位。 只是这些道路非常窄,一般人不可能发明东西,抓捕盗贼死的八成是自己,最适合平民的永远是上战场。 而秦王稷则是将这些道路稍微拓宽了一点。 秦国从来不是一个固守不前的国家,只要确定是有利的,便会毫不犹豫的去改变。即便是不确定有利还是有害,也会尝试去改变。 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 秦王已经年纪大了,他希望能够在自己死前为子孙趟出来一条正确的道路,将一个强盛的秦国交到儿子手中。 ……即便是错的,子孙也可以靠推翻自己的政策来稳固君权和秦国。 众人从秦王稷眼中看到决心,连忙躬身行礼:“大王英明。”
“对了,前往极西之地的商队有消息传来吗?”
秦王稷看向吕不韦。 “禀大王,前几天有消息传来,他们到了一个叫做楼兰的地方,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便继续向西了。”
吕不韦说道。 秦王稷点了点头,没有过多询问,对于这些商人的死活他并不关心,只要没死完,能够传递消息就行了,重点是赵国。 秦王稷越来越感受到来自赵国的威胁,。 “以后每隔半月将赵国的情报送来一次,若有大事,立刻汇报。”
秦王稷说道。 “诺。”
秦越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