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如母,虽说这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但从小拉扯大,她还能看不出他的心思? 可偏偏是知青…… 知青啊,终究是要离开的,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 另一边,梨棠也已经接收完了某人的信息。 没错,陈景烈并不是陈家亲生的。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丢孩子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有人能狠下心把亲生孩子丢进山里。 然而怪就怪在,他是被村里人在坟场发现的,身上还裹着一条明显不是农村能弄到的丝巾,引得一群人津津乐道。 但也只是这样,村里人一开始也没有收养这个孩子的想法。 自己家的孩子就够多了,又哪有多的粮食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最后还是好心的陈家收养了他。 那时候陈家还只有一儿一女,两人结婚不久,上面也没有老人要养,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因此村里人只当看了个热闹。 然而领养陈景烈的几年后,陈母又陆续生了三个孩子,而且在最小的儿子只有一岁时,陈父就病死了,后来他也不幸夭折。 那时候最大的孩子也才十岁。 陈家一瞬间从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变成了最贫穷的人家。 然而即使是这样,陈母也没有动过丢孩子的念头。 几个孩子饿的时候啃过树皮,也早早就独自去镇上擦皮鞋赚钱,连书都没念多少。 后来村里的人就开始感叹,得亏当初收养了陈景烈。 这个孩子异常聪明,小小年纪就会认字,在八岁时就敢单独去镇上和大人谈生意,利用自己的脑袋瓜赚钱,更是村里第一批主张实行梯田的人,据说还有外面的门路。 总而言之,陈家的日子慢慢又好了起来,从原先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房,下面两个弟弟妹妹也没有受过什么苦。 要知道在这样的年代,小小年纪就开始做农活为大队出力的孩子并不少。 毕竟只有赚工分才能分到足够的粮食。 接收完信息后,小姑娘心里要养他的想法更坚定了。 握了握小拳头,梨棠决定明天就找机会偷偷溜去山林。 … 第二天一大早,估计五六点的样子,村里人就陆续起来了。 听着外面传来的声响,几人很快也清醒过来。 想到村长昨天说今早带她们认路,几个女知青连忙爬起来洗漱,顺便把某个缩在被子里睡得正香的小姑娘叫醒。 梨棠裹着自己的小被子,看着头顶的瓦片呆滞眨了眨眼。 “一一啊?”
“怎么了棠棠?”
她慢吞吞开口。 “在农村,每天都要起这么早吗?”
系统有些心虚回答。 “嗯……” 听到它的回答,小姑娘忽然觉得,这个男人不要也罢。 偏偏张梅已经探过头来喊她了。 “梨棠?刚起来了,待会让村长等就不好了。”
她软软地叹了口气,还是认命爬起来。 只是全程小动作都有些飘忽,一双眼眸也呆呆的,似乎还没清醒。 见她不影响自己的动作,两个女知青也就没管,只飞快地收拾好自己跑去打开门。 然后就和外面的两个大男人对上了视线。 郭有中尴尬地打了声招呼。 “你们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