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问鼎十国 > 第五十三章 长江浮桥

第五十三章 长江浮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满朝文臣都慌了。  这朱元跟神仙一样杀进了金陵,那是否还有别的中原天兵降临?  李弘冀眼中皆是怒意,喝道:“呙彦,召集内殿直,随孤一同出战。孤就不信了,中原人都长着翅膀,能飞过长江不成?”

相比李景、李煜,李弘冀在魄力胆气上确实更深一筹。  他一声呼喝,连甲也不挂,直接抽出身旁装饰用的宝剑,大步向宫外走去。  皇城内的诸多官员都惊呆了,纷纷上前挡住李弘冀,高叫:“不可,太子殿下,千金之躯,万万不可涉险。”

他们这是真心实意地为李弘冀考虑,还是怕李弘冀将皇宫禁军调往前线,导致皇城守备下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韩熙载这时快步从宫外走来,说道:“殿下无须涉险,城中局面暂且控制。殿下身为监国太子,理当坐镇中枢,盲目上前线,实属莽夫行径。”

李弘冀看着韩熙载,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李弘冀自从监国以后,重用陈乔,曾经问过陈乔,江南诸多大臣,谁可大用。  陈乔最先说的就是韩熙载,直言不讳地道:“韩夫子高才博学,胜吾数倍,若能得他相助,大事可成。”

李弘冀多次拜访韩熙载,只不过韩熙载对之不理不睬。  最后只能作罢。  没想到韩熙载会在这关头出来谏言,不免意外,也回过意来。  李弘冀对着韩熙载作揖道:“韩侍郎说的是,孤孟浪了。现在金陵何等情况,还望先生告之。”

韩熙载道:“朱元手上兵不多,金陵有内城外城,还有皇城,他侥幸杀入城中,还能一举拿下整个金陵?臣听闻警鸣声,去了内城城楼。守将马承信、马承俊兄弟已经关闭了内城城门,没有让情况继续恶劣。陈侍郎在内城城楼坐镇,观望情况,臣先来一步汇报。”

李弘冀听陈乔在内城坐镇,心中大安。  想着这大乱来临,满朝文武纷纷躲入皇城逃命,唯有韩熙载、陈乔逆行探查情况,怒视了周边一眼,恨道:“若人人皆如陈、韩两位侍郎一般,孤何以落得如此境地。”

周边文武大臣听了羞愧难当,纷纷低头。  韩熙载嘴角抽了抽,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韩熙载本是北海俊杰,祖上属于韩愈一脉,曾祖父韩钧,曾任太常卿;祖父韩殷,任侍御史;父亲韩光嗣,任秘书少监、淄青观察支使、平卢节度副使,可谓官宦世家。  他自身也很了得,勤学苦读,二十二登进士及第,后唐状元郎。  韩熙载入江南本打算一展抱负,奈何他本人性格孤傲,不拘小节,一直不得重用。  直到李景即位,韩熙载才有用武之地。  只是他年轻气盛,这一朝得用,惟知尽心为国,全然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对于朝中大事,或驳正失礼之处,或指摘批评弊端,章疏连连不断,引起朝中权要的极大忌恨与不满,从而仕途坎坷。  韩熙载自知自己不会做人,却不想面前这个太子比他更不会做人。  在这种情况下,当众揭人之丑,谁还会为他效力?  李弘冀却不顾那么许多,问道:“接下来如何,还请侍郎指点!”

韩熙载道:“动员内城百姓,做好长期守城吧。”

李弘冀脸色铁青,说道:“侍郎不是说朱元兵马不多?”

韩熙载惨然道:“殿下以为朱元干快马轻骑奔袭而来,身后会无步卒支援?朱元只是先到一步而已,步卒自会随即而来。”

李弘冀脸色徒然一变,说道:“快,快让大都督回来,只要水军回援,自然一切无忧。”

韩熙载长叹道:“陈侍郎已经派人去了,不过……殿下莫要抱太大希望。”

李弘冀身子晃了一晃,惊恐地看着韩熙载。  韩熙载无可奈何地道:“朱元能奇袭我金陵城,自然会有他人奇袭水军营寨。江北的步卒不在少数,朱元能过江,其他人自然能来的。”

李弘冀失神囔囔道:“到底怎么渡江的?真长了翅膀不成?”

**********  成都!  都江堰。  罗幼度在高处眺望着李冰修筑的大堰,眼中尽是惊叹。  后世的都江堰已经为现代化科技所取代。  但这个时候的都江堰,虽说历朝历代皆有修葺,却始终保留着昔年的根基。  “这就是人定胜天的最好佐证了。”

春季来临,蜀中事物有毋昭裔、欧阳回。  罗幼度清闲了许多,在成都呆得无聊,便动了出来看一看蜀地风光的心思。  这好不容易来一趟巴蜀,结果除了成都,哪里也没玩过,实在说不过去。  便将意思与李昊一说。  李昊立刻就罗列了诸多蜀中盛景。  剑阁、武侯祠、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等等。  罗幼度却选择了都江堰,想亲眼看一看古人留下的奇迹。  一个都江堰造福了蜀地万万百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看着人为分开的水道,罗幼度突然想到了长江,笑嘻嘻地问着身后的花蕊夫人说道:“古人可以将岷江一分为二,为何不信人力能够在长江上架浮桥呢?”

花蕊夫人愕然道:“长江能架浮桥?妾不知……”  他望向一并而来李昊、卢多逊、韩微。  李昊茫然道:“臣听过黄河能架浮桥。从未听过长江能架浮桥。”

卢多逊到过江南,也去过荆南,傻眼道:“长江又宽水又急,怎可能架设浮桥?”

韩微也道:“臣孤陋寡闻。”

罗幼度看着几人的模样,就知道江南稳了。  长江当然能架浮桥,只是一直没有人尝试。  第一个尝试的人叫樊若水,而第一个吃到螃蟹的就是赵匡胤。  历史上江南人樊若水,在采石矶长江上乘小船经过往返几十次测量,精确地计算了当地长江的宽度和深度后,向宋献策设浮桥以取南唐。  然后第一座浮桥出现在长江之上。  当初南唐得知大宋建造浮桥的时候,还在一旁看戏,说长江波浪汹涌,怎么可能架设浮桥?  然后宋朝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在长江上架设了一道浮桥。  任谁也没有想到长江上能够架桥。  这一招其实很容易防备,就是没有人去想而已。  罗幼度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派人干樊若水干的事情了。  长江的宽度和深度还有造桥用的大竹絙,早在出征前便准备妥当。  曹彬畏江南不前这段时间,就是在等浮桥竣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