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俗艺大师 > 第123章 凡爷

第123章 凡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就去季林。“我们要尽快学成回去,帮师父和师兄的忙。”

徐不凡在饭桌上郑重地说。丫丫点头:“那是必须的!”

在老黑山他有一些比较深的感触,都在脑海中散碎着,还没有成型,他想要离开这里之后,再到另外两个地方看看,侧面证明一下自己的想法。所以,对丫丫也没有说起这个。第二天,小六子和丫丫买了去季林的火车票,从大虎山火车站上车,踏上了去季林的旅途。说起买车票这件事,两人还觉得挺有意思。他俩的下一站,是季林省的季林市,本来他俩想从老黑山火车站买到季林市的车票,但是到了老黑山火车站却发现没有直达到季林省的车次。后来还是专门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想坐火车去季林,要去老黑山县隔壁的大虎山镇,那里的火车站才有往季林省的车次。两人只好跑去了大虎山。结果发现,季林省的车次都要到季林省城季春市之后再转车才能抵达季林市。所以最后就变成了他俩要从大虎山到季林省城季春市了。等到了季林省城,又买了去季林市的车票,这才算是走上正轨了。十几个小时的旅程,踏上季林市的那一刻,他俩都还觉得这半天一宿的折腾实在是有些有趣。去季林买的是卧铺票,睡了一夜,两个人倒是一点儿都没觉得累。季林市位于季林省城季春市的东部,从东北二人转的发展主线上来看,也恰好位于主干线的东部,所以划分为东派。“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二人转的四大派别里,东派这个“棒”,指的是舞彩棒,有些武打成分,武戏比较多。说起来,二人转的观众选择二人转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众喜欢二人转的这个热闹劲儿.既然是热闹,那自然各有各的闹法儿。南派自然是靠“浪”,用大开大合的夸张动作来“闹”,舞得四海乾坤动。西派自然是靠“板头”,用打点子嘴皮子的节奏来“闹”,可谓是舌灿莲花。这东派就靠的是“舞彩棒”,用热热闹闹的打斗来“闹”,可谓是群英荟萃。说起东派的“闹”,倒让人想起哪吒闹海来,两个“闹”字异曲同工,都是武打,引人入胜。奎爷让他们来季林市找的人叫葫芦爷,据说是跟奎爷当年拜了同一个师父学艺,是同门师兄弟,后来都出了徒,奎爷和葫芦爷也没断了联系。小六子和丫丫打了个出租车往奎爷给的地址去的路上,听徐不凡提起葫芦爷的名号,丫丫不由得好奇地问:“为啥要叫葫芦爷呢?”

俩人在营埠的时候就曾经好奇为啥一个女人要叫垛爷,后来才知道垛爷本命叫张金朵,成名前,算命的说她命里缺土,垒不实,让她在名字里加个土字旁补一补,就叫了张金垛,本身她也有点爷们儿性格,为人豪气,成了角儿以后就成了垛爷。从知道这个原由之后,丫丫就知道这些名角的外号多半都有些来历的,也知道大部分都跟本名沾点边儿。但是,葫芦爷这个名号实在让人想不通,总不能有人就叫“张葫芦”、“李葫芦”吧?徐不凡听到丫丫问,忍不住笑了:“这事儿我还真跟师父打听了。”

“这葫芦爷本家姓胡,半路出家做了二人转演员,因为没有什么功底儿,没少受苦。尤其在季林,不会舞彩棒,就跟面点师傅不会揉面一样儿根本就没有活路。”

小六子说道:“所以葫芦爷半路出家,从武打基础开始练起,难免要付出比别人多好几倍的精力。”

“看来葫芦爷也不容易。”

丫丫感慨。小六子点头:“葫芦夜最开始学艺时,跟师兄弟们对打拆招,经常被揍得滚地葫芦似地满地轱辘。所以就得了“葫芦”这么一个外号儿。后来干脆连他本名叫啥都没人知道了。等到后来成了角儿,跟奎爷一样,在二人转这个圈子里成了持一方牛角的人物,干脆就被尊称为“葫芦爷”了。”

丫丫乐的前仰后合。“虽然他不避讳有人提起他这段过往,但是这种事儿轻易也不再有人知道了,都以为是因为他处事圆滑才叫了这个外号,真正的真相也就他们这些同门师兄弟才知道一二。”

丫丫听完忍不住抿着嘴笑了半天,打趣道:“也不知道真有一天要是你也能到这个地位,会不会也被人叫一声‘不凡爷’?”

徐不凡“噗呲”一声笑了出来,一本正经地嫌弃道:“啥玩儿楞‘不凡爷’啊,你可咋想出来这嘎咕词儿的,瞎说八道。”

“那难道叫‘六子爷’?”

丫丫乐不可支地问。徐不凡摸摸下巴想了想,认真地说:“应该叫‘凡爷’。”

说完自己还像那么回事儿似地点了点头,一副高人模样。丫丫忍俊不禁把脸埋在了六子哥的肩膀上,还不敢笑出声儿,只是肩膀不断地颤抖,出卖了她憋着笑呢。徐不凡见她这样,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伸手去挠丫丫的痒。俩人一时间闹成一团。还是司机提醒到站的时候,才知道已经到了地方了。下了车,俩人整理了一下衣服。小六子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农家院,深吸一口气,上前敲门。只是,门没锁,一碰就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