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苦笑了一下,说道:“物价飞涨,末将觉得丝绸相比粮食,不过是身上所穿,对建虏缓解饥荒,并无什么作用。”
毛文龙明白了郭大靖的意思,垂下眼帘,在桌案上翻找了一下,拿出份情报递给郭大靖,说道:“这是笔好买卖,能获数倍之利。”
崇祯二年的后金大饥荒,在历史记载中只是寥寥数语,但仔细分析,却能看出严重的程度。 《满文老档》记载:“时国中大饥,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
“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起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
以良马作为参照,平常在二十两左右,从蒙古人手中购买,还能再低几两。相比较于后金大饥荒中的价格,已经是十五倍,你说暴利不暴利。 粮食、马、牛、青布是肯定不卖给建虏的,可丝绸作为奢侈品,建虏得到,也不过是多件衣服,或是用来拉拢收买蒙古诸部。 郭大靖看过情报,嘿然一笑,说道:“末将以为,此时的饥荒还不是最严重,物价还未涨到最高。少说要十倍利,才算合适。”
毛文龙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说道:“此事便由你去做,越少人知道越好。”
“末将明白。”
郭大靖躬身道:“毛帅只管放心便是。”
毛文龙突然轻松下来,端起茶碗抿着茶水,笑着说道:“部队已经集结调整好,弹药物资也齐备,你还是先把镇江之役打完,再想发大财的事情吧!”
郭大靖躬身道:“还请大帅传令,召集众将军议。”
毛文龙叫来亲兵,去传令召人。郭大靖起身,把沈器重送给毛文龙的礼物,一个小箱子呈上。 “末将沾了大帅的光。”
郭大靖笑着说道:“那沈器重也送给末将一个小箱子。”
毛文龙呵呵笑着说道:“人家既有这诚意,虽然没有师徒名分,你也要好好教导。”
“末将哪会当什么老师?”
郭大靖不以为意地说道:“跟在末将身边,能学到什么,就靠他自己悟吧!”
毛文龙也不多说,箱子也不打开,只是伸手拍了拍,便起身在郭大靖的陪伴下,前往议事大厅。 ……………… 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厚,鸭绿江两岸的树林草丛绽出了绿色,透出篷勃的生机。 船只破开波浪,一艘接着一艘,溯流而上,向着镇江堡江面昂然驶去。 即便是打着别样的心思,沈器重和沈硕庆站在甲板上,看着船上顶盔贯甲的威武将士,感受着大战来临的紧张气氛,也不由得胆气贲张。 什么时候,朝鲜也能有如此雄壮的水师,如此威武的军队? 而东江镇,只不过僻处海外的大明一旅,已经能与建奴展开厮拼,将来还将拥有灭国之力吧? 江风吹在脸上,潮湿还带着泥土的味道。 郭大靖看到前方出现的伸入江中的半岛,不禁举起了望远镜,瞭望着半岛上的情况。 半岛本就不大,顶多两个足球场,有那么几间破房子,还有一队建奴。 望远镜的视野转换,岸上出现了更多的建虏骑兵,差不多有百十骑,随着船只的行驶而移动,保持着监视的状态。 尽管以水制陆有着令建虏不好防范的特点,但建虏并不太过害怕。登岸之后,立足未稳的步兵,面对骑兵的冲击,那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凭借骑兵的机动优势,建虏完全有信心迅速出击,将登岸的敌人赶走。 所以,不可能有船只在江面驶过,建虏便会大举出动,折腾不起啊。 岸上有哨地,还有骑兵队监视,能够提供及时的警讯,这就够了。 船队绕过马市半岛,成半环形三面围拢,只留下了通往岸上的一面。 大船拖曳的平底改装沙船开始装载士兵,并纷纷解开绳索,水手们操桨待发,只待号令下达。 “开始登陆时,放几炮,吓跑他们!”
郭大靖伸手指了指半岛上的建虏骑兵,对着身旁的张焘挑了下眉毛。 张焘嘿嘿一笑,迅速下达命令,侧舷的窗口打开,黑洞洞的炮口露了出来,指向岛上的敌人。 不一定非要杀死杀伤,建虏的骑兵不在有效射程,但却在最远射程之内。红夷大炮之威,想必建虏也都知道一些。 将旗挥动,各船也挥动旗帜应和,不少将士还发出激昂的呐喊。精甲耀日,声震九天,斗志升腾。 “擂鼓,登陆!”
郭大靖压住心中的激动,沉声下达了命令。 战鼓隆隆响起,节奏并不快,但有种振奋人心的昂扬。 沈硕庆下意识地把手放在了胸口,他感觉那鼓点与心跳在共鸣,一下一下,撞击着胸膛。 三十多艘小船在鼓声中缓缓启动,在水手整齐的呼喝划动下,越来越快,最后变成了离弦之箭,从三面向岸上射去。 船是特意设计制造,专为抢滩登陆所用。每条船看起来不大,吃水也不深,却是双层。 下层是水手,坐在低矮的舱中,划动双桨,上层能装载二十名士兵,在两侧船舷能够站立射击。 这种船的船底宽平,不仅能够抢滩登陆,还能在近岸处游弋,用火枪射击岸上的目标。 从旅顺堡反击战,石河驿登陆抄袭两红旗时,这种登陆船就已经造出来,只是数量很少。 经过一年的制造,登陆船只已经达到了五十余艘,一次可向滩头投放千人。 马市岛上的建虏骑兵看似很是镇静,来回慢跑着,在观察敌人的登岸位置和速度,应该是准备着等敌人上岸,便冲上去先来箭雨覆盖。 轰,轰,轰! 雷鸣般的轰响在瞬间压住了隆隆战鼓,深水处的战舰腾起了股股白烟,几发炮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激飞而出,在空中划着弧线,砸向岸上的建虏。 战舰在颤动,沈硕庆脚下不稳,伸手抓住船舷,才算重新稳住。抬头间,与叔叔沈器重的目光交会在一起,是一样的震惊。 炮弹掠过河面,掠过岸边,砸在地上,又弹跳而起,撞进了一大横排的建虏骑兵中。 因为土地不够坚硬,炮弹几次弹跳已经势衰,砸进建虏骑兵中已经是强弩之末。可即便如此,还是杀伤了数名建虏和战马。 有些象打保龄球,前面要是一长排,只要扔过去,总能砸到一两个。 红夷大炮只在东江水师的两艘旗舰上装备,每艘十门,是打得最远、威力最大的战舰。 侧舷的一次轰击,五发炮弹猛砸过去,一下子把建虏骑兵给打蒙了。什么蓄力冲击,什么箭雨覆盖,原来想好的作战策略全都灰飞烟灭。 眼见的混乱,郭大靖举着望远镜,抿起嘴角,露出了冷笑。 就这百八十建虏,还想着在马市岛上坚持坚持,简直是自不量力。第一批登陆的火枪兵就有五六百,两次齐射就足以打垮他们。 “应该是红夷大炮。”
沈器重低声对侄子说道:“没想到在船上也装备了,看把建虏给吓得。”
沈硕庆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先声夺人,震慑敌胆。看,东江军开始登陆了。”
船头猛地一顿,靠上了浅滩。一条长跳板从上层迅速推下去,沿着固定的滑道,扎进了泥水里。 赵石头第一个跳了上去,以熟练的动作上了跳板,迅速下去,趟过没膝的江水,二十余米后踏上了江岸。 战友迅速跟上,在赵石头身旁身后,结成了一个小战阵,每排十人,共是两排。立定脚步后,迅速检查枪枝,确定无误后,向前继续迈进。 一小队一小队的火枪兵在旗帜的指引下快速集结,以百人队的规模向纵深不紧不缓地前进了五六十米后,停止前进,面向建虏呈戒备之势。 登陆船只迅速撑离浅滩,向江中的大船靠去,接载第二批登陆的部队。 马蹄声急骤地响了起来,在混乱中调整过来的建虏,向着左侧的一个步兵战阵发起了冲击。 半岛的三面都有东江军的士兵登陆,正面还可以暂缓,但左右两翼却有断掉这百八十建虏骑兵退路的可能。 建虏打着如意算盘,利用骑兵的机动和冲击力,先击溃左翼的敌人,再转身攻打右翼,最后是正面之敌。 趁着第二批敌人还未登岸,把第一批敌人解决掉,震慑住敌人,拖延到镇江堡的主力来到。 正面、左右两翼,都有两个百人队登岸,摆出的步兵战阵相距五六十米,可以相互呼应,形成交叉的火力配合。 而登陆步兵的武器分配是三比五比二,重火枪占三,轻火枪占五,长枪兵占二。 面对冲杀过来的建虏骑兵,二十名重甲长枪兵半蹲于地,将丈长的长矛斜着撑起,形成了一道矛尖的树林。 这是郭大靖认为最稳妥的步兵战阵,毕竟,在无工事的条件下,抵挡建虏骑兵的冲击还没有什么经验。 锋利的长矛在长度上会给士兵以心理的安全感,对于战马这种生物,或许也更有吓阻和威慑的作用。 至于用刺刀抵挡骑兵,郭大靖觉得可以一步一步来,先让士兵建立起心理优势再说。 轰!率先开火的是三十枝重火枪,倚仗着射程优势,先发制人。 一团团白烟升腾而起,势大力沉的铅弹给七八十米外的建虏骑兵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重火枪的威力是其最大的优势,不管是人是马,哪怕打中的不是要害,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人喊马嘶,冲在前面的建虏骑兵人仰马翻,冲击的势头为之一遏。 这个距离——建虏骑在马上,用的是短弓,还没到开弓放箭的射程。 “开火!”
赵石头大声吼叫着,扣动了板机。 轻火枪的轰鸣叠加,也是威势惊人,升起的白烟浓重,在空中又迅速被风吹散。 建虏骑兵都是轻甲,只有攻坚拔寨时才有重甲步兵。对于火枪来说,轻甲的防护显然是不够的。 战马在嘶鸣,伤兵在惨叫,骑兵在嚎叫着继续前冲,终于在弓箭射程内,建虏射出了一丛箭雨。 火枪响个不停,一排一排地轮流攒射。 不时有火枪兵中箭倒下,但战阵依然岿然不动,长枪形成的尖林,在冲近的建虏看来,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轰!重火枪特有的巨响猛然爆发,另一个步兵战阵向建虏发起了攻击,在侧翼狠狠地给建虏插了一刀。 建虏骑兵并不是真的要猛冲过来,与敌人展开血战厮杀。他们的战术是用轻骑疾射,先打乱敌人阵脚,再横冲直撞,击溃敌人。 在大凌河之战时,建虏便使用过这种战术,“纵马兵发矢冲击,明兵仍不动。枪炮力战,我军又以矢攻之,矢下如雨霰,明兵不能挡,遂溃走。”
但在与火枪的对射中,建虏引以为傲的骑射,并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反倒是损失惨重。 “冲啊,杀啊!”
建虏疯狂地嚎叫着,张弓放箭,而对面的敌人看不到恐惧和害怕,全部是冷冰冰的铁面,令人心中发寒。 两个步兵战阵顶住了建虏的冲击,利用持续不断的火枪攒射,猛烈反击,交叉的火力使建虏每时每刻都在付出伤亡。 正面和右翼的四个步兵战阵,加速推进,加入战团后,胜败将再无悬念,建虏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岸上沿江警戒,跟着水师船只的建虏,也在冲向半岛,准备给友军提供支援。 第二批登陆的士兵已经上船,船只启动,向着马市岛加速接近。 轰,轰,轰…… 舰船上发出巨响轰鸣,一颗颗炮弹凌空而起,划着弧线落在赶来支援的建虏骑兵的前后左右。 稍微停顿了几秒,爆炸声便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一团团黑烟在爆炸的火光中升起,弹片在空中激射,带着死亡的尖啸。 这一轮炮击,并不追求精确度,也不奢求能有多大的杀伤,却对建虏骑兵的行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争取时间,让更多的士兵登岸参战,胜利的天平就会毫无疑问地倾斜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