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一十五章 拔高标准

第五百一十五章 拔高标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启十三年二十四日,丰国公戚金病逝广州定远侯府,终年七十七岁。

  他这一生随其叔父戚继光、戚继美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哪怕之后戚继光和戚继美遭遇猜忌,他依旧屡建战功,入朝抗倭,带兵戚家军先诸将而登汉城。

  萨尔浒之败后,他变卖家产,自告奋勇奔赴战场,在天启元年的动荡局势下,为大明抗住了后金的攻势,让朱由检有了发动复辽之役的机会。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朱由检想要覆灭后金还需要推迟几年。

  是他和秦邦屏等人守住了辽东,大明才有了中兴的时间。

  因此,当他病逝的消息传到北直隶时,朱由校下旨以亲王之礼将其厚葬,并追赠其为丰州王,谥号武襄。

  只是,对于戚金生前最后一个请求,朱由校无动于衷。

  蓟州兵变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大明朝史上,除土木堡之变外,从皇帝到百官乃至士卒都最不愿意提起的案件。

  为了掩盖这件事情的责任人,文臣们最后只能把事件的原委怪到了皇帝与所谓的南北军兵“矛盾”的“历史积怨”上去。

  说的清楚些,蓟州兵变这件事情,直接镇压的是蓟州总兵王保,支持者是兵部尚书石星。

  所谓戚家军,实际到了朝鲜之役前后,已经统称为了南兵,而支持启用南兵的,则是兵部右侍郎的宋应昌。

  对于蓟州兵变的过程,在万历年间当时对此事的记载,依然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代表着明朝中央朝廷对蓟州兵变看法的《明神宗实录》,不乏批评总兵王保“欲张大其事冀以邀赏”,甚至将这起事件描述为“虽长平新安之杀降坑卒未为过之”。

  在内阁和万历皇帝本人看来,蓟州兵变就是一起性质恶劣的屠杀,而作为事件的另一个视角,时任蓟辽总督孙矿和参与镇压的兵备方应选看来,这件事情似乎处理的于情于理。

  在二人的著作记载中,他们也试图和南兵谈判,但由于南兵坚持讨要军饷而不欢而散。

  之后便是熟悉的王保诈骗南兵,随后下令屠戮南兵。

  在斩杀手无兵器的南兵数百人后,王保遣散了其余南兵,南兵只拿到了当年朝廷答应给他们军饷中的一半。

  这件事情,蓟镇官员的记载和朝廷中央的实录记载产生了很大分歧。

  结合当时大明朝的政治态势来看,之所以产生这么大分歧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是当时蓟辽总督孙矿和兵部尚书石星之间,围绕朝廷是否对日本议和封贡所造成的。

  简单一句话,对明朝的官员来说,事情的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党争。

  时任兵部尚书的石星,出于对明朝本身的利益考量,和基于自身对在朝鲜的日军势力、朝鲜情况的认知,原本在出兵援朝时态度积极的石星,此时一反过去,转而反对继续在朝鲜和日本作战。

  石星认为与其在朝鲜继续消耗明朝的国力,不如在对双方关系问题上,明朝退让一步,以封贡议和换取日本不再侵犯朝鲜的承诺。

  但是比起石星,朝廷上的其它大臣却主张坚决抗倭,因此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所以,当石星在收到了南兵闹饷的消息后,他并没有立即处理奏疏,而是用拖延的态度来处理。

  这么一来、南兵的事情就被一点点的托大,直到王保诈骗南兵,随后带兵镇压。

  从前因后果来说,这件事情是朝廷的不对,但在这个时代,朝廷不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因此南兵即便被欠饷,也不能闹饷。

  只要他们闹饷了,那就是兵变,就可以镇压。

  镇压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杀鸡儆猴,让启用南兵,并且支持主战的官员吃瘪。

  说白了,南兵是党争的牺牲品,而不是南北兵之见的牺牲品。

  总之,这件事情涉及到几十年前的党争,几十年前的事情太过遥远,牵扯太深,就算要查,也查不出什么东西来。

  因为话说回来,这案子中的主谋石星早就在万历二十五年被万历皇帝下狱,两年后病逝狱中。

  这件事情中主要镇压南兵的总兵王保,也已经在蓟州兵变后病逝。

  至于其它参与镇压的兵马和将领,实际上他们也是南兵,只不过血统没有被镇压的这一支纯粹罢了。

  这样的一笔糊涂账,想要拉扯清楚可就太难了。

  更别提这件事情发生过后,万历皇帝本人也是半默许的态度。

  戚金应该知道这些,他之所以让朱由校彻查,说白了还是想要为蓟州兵变的南兵平反。

  但这件事情牵扯太深,朱由校要为南兵平反,那就是打了万历皇帝的脸面。

  况且闹饷这种事情,如果不杀一儆百,那日后有人刻意效仿,那皇帝还能不能好好治理大明朝?

  因此,在面对戚金的请求,朱由校选择了默不作声。

  只是,他的默不作声,让南军都督府的戚氏子弟心中不满。

  好在朱由校在察觉过后,还是亡羊补牢的下了一道圣旨,那就是追封当年蓟州兵变被杀那一百五十六名士卒为正六品昭信校尉,然后追封当初被解散南兵的子孙为从六品忠显校尉,以此平息了戚氏子弟的不满。

  这整个过程中,朱由检没有帮一点忙,哪怕他知道只要自己开口,戚氏子弟就会瞬间老实,但他却并没有这么做。

  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再一味的摄政、摄权了。

  朱由校的政治能力虽然算不上顶级,但在帝王中还算不不错,军事眼光也尚可。

  这次事件中,朱由校没有向他救助,恐怕就是想证明给百官们看看,即便没有朱由检,他依然是大明的天启皇帝。

  他做的不错,这让朱由检也知道,他是时候该一点点的交权了。

  因此,当戚金去世的消息传开后,朱由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市舶司的沈廷扬卸任,让其专心做他的旧港布政使。

  至于市舶司市舶使的空缺,他向朱由校上了一份奏疏,请朱由校填补。

  这份奏疏被交到朱由校手上时,是天启十三年的九月三十日。

  朱由校正在坐火车前往南边房山暖阁的路上。

  看着手中的奏疏,瞧着上面自家弟弟的字迹,朱由校低垂着眼帘,默不作声。

  按照大明的习俗,今年他已经二十九岁了,并且他也成为了七个孩子的父亲。

  与他一样,曾经与他形影不离的那个弟弟朱由检,此刻也已经二十三岁,即将成为六个孩子的父亲。

  “唉……”

  坐在前往房山的火车上,朱由校呼出了一口气,他独自一人坐在一个车厢里,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如果他想收权,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眼下的市舶司,每年要在海上收到近四百万两的税银。

  加上他的内帑,他一下子就能手握八百万两的财源,占据大明十分之一的财政。

  如果他想要,那他只需要提笔,写下一个他可以信任官员的人名即可,但他没有这么做。

  他把奏疏放在了桌上,过了半个时辰,随着火车停下,魏忠贤小心翼翼的打开车厢门,他才起身面无表情的对魏忠贤交代:

  “奏疏回交给齐王府,就说朝中事物,一律由齐王监国。”

  说罢,朱由校离开了车厢,而魏忠贤则是看着那份奏疏,心里痒痒。

  “那可是市舶司啊……”

  魏忠贤有些牙疼,一想到朱由检,他立马就感受到了那种被人气势压制的感觉,心里的小心思也只能不甘的收了起来。

  拿着这份奏疏,等他走出车厢的时候,朱由校和张嫣等一众人已经下了火车,准备乘马车前往仲夏宫的暖阁。

  倒是魏忠贤在下了车后,一脸肉疼的把奏疏递给了魏良卿。

  “把这奏疏发回齐王府,就说万岁口谕“朝中事物,一律由齐王监国”

  “这……”魏良卿愣了一下,他没想到看上去要收权的皇帝,在面对市舶司的诱惑时,居然可以在思虑过后婉拒。

  因此,他在回过神来后,只能躬下身子,应了一句:“是……”

  按照皇帝的旨意,魏良卿让人加急把奏疏和话带了回去。

  这话传回齐王府的时候,朱由检和朱由校一样,只感到了迷茫。

  他坐在殿内久久不曾开口,曹化淳和王承恩因此退出了殿内,十三岁李定国也是抱着朱慈烺走出了殿内,给了朱由检一个人的空间。

  三人站在承运殿的主殿,望着已经关上的偏殿门窗,李定国紧皱着眉:

  “殿下无心在大明,万岁又迟迟不肯回京,这下殿下交权,而万岁不接,这又是何故?”

  十三岁的李定国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而面对他的话,曹化淳和王承恩却叹气摇头。

  谁都能看出来,齐王有心交权,但万岁却无心收权。

  明明面上,朱由校不回京城,就是觉得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但朱由检交权,他又拒不接受,让人看不懂这两人想要干嘛。

  皇帝如果真的想要权,那就痛痛快快的接下。

  如果不想要权,那就不要过多干涉齐王府的政务。

  现在是皇帝不要权,却要干涉齐王府的政务,让人摸不着头脑。

  “万岁退回奏疏,便是殿下也没有办法,总不能等着太子殿下束发,然后再让其监国吧?”

  王承恩面露担忧,而束发的年纪是十五岁,眼下的朱慈燃不过十一,即便翻了年去,也才十二。

  距离他束发,还有整整三年,难不成朱由校要在京城之外的房山、燕山来回奔波三年?

  说真的,曹化淳等人觉得这是无用功。

  如果有人想杀朱由校,那不管他在房山、燕山,他都逃不了。

  相反,如果他在京城,只要朱由检在,那便没有人能伤得了他。

  现在他这么做,不像是防备别人,反而像是防备朱由检。

  皇帝防备齐王……

  这种话说出去,恐怕大明百姓闻言便是一口唾沫。

  在百姓看来,天启皇帝和齐王殿下可是感情甚笃,怎么可能个互相猜疑呢?

  不仅仅是百姓,便是曹化淳他们也是如此认为的。

  “定国,你进来……”

  忽的,朱由检的声音从偏殿响起,而曹化淳等人闻言,纷纷看向了李定国,李定国也是一愣,但很快就把坐在他臂膀上的朱慈烺抱给了王承恩,自己走向了偏殿,并在之后关上了门。

  他转过身去,看到了坐在《大明坤舆总图》下的朱由检。

  由于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冬季的京城天色大多阴沉,因此整个殿内的气氛有些萧瑟。

  朱由检就坐在椅子上,直勾勾的看着李定国,让李定国心里发毛的同时,也忍不住上前走到了距离朱由检只有三步左右的距离。

  “再上前些……”

  朱由检抬手示意他再往前,李定国闻言再往前两步。

  这么一来、他和朱由检便只剩下了一张桌子的距离,而朱由检也好好打量起了李定国。

  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李定国的身高已经有五尺三寸(170cm),加上其在官学好骑马射箭,回家忙于农活,他的身材有些健壮。

  北方人的高挺鼻梁,浓眉大眼都在他的身上极好地呈现,也当得一句“姿貌威容”的称赞。

  “还有两个月,就要官学毕业了,有没有想过去哪所府学?”

  朱由检看着被自己养大的李定国,感慨万千。

  “殿下,我想去顺天兵家府学。”

  李定国的回答不出朱由检的预料,他口中的顺天兵家学府,也就是曾经的燕山兵家学府,目前大明唯一的一所军事官学。

  对此,朱由检感到了欣慰,毕竟就目前来看,大明的将领正在逐渐老去。

  文臣那边,孙传庭、洪承畴、杨文岳、吴阿衡、沈廷扬、卢象升等人还能撑起一个十几年的承平内阁,但武将那边就说不准了。

  没有了那么多战事的磨砺,历史上的那些明末将领还有几人能崭露头角,这个很难说。

  至于李定国,就目前展现的的能力来看,军事不敢说超过历史上的他自己,但政治肯定能碾压历史上的他自己。

  “兵家府学很不错,不过你应该知道,我希望你能成为出将入相的人。”

  朱由检对李定国的期望很大,怎么说也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

  “小子恐难胜任……”

  朱由检的话让李定国低下了头,这并不奇怪,毕竟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郎。

  不过对此,朱由检摇了摇:“和燃儿多亲近亲近,对日后的你有好处。”

  “殿下……”朱由检话让让李定国心情沉到了谷底。

  他一直想着和朱由检去齐国,但眼下朱由检的意思,是要将他留在大明,扶持朱慈燃。

  “唉……”朱由检叹了一口气,靠在椅子上摆了摆手:“算了,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你好好学习吧。”

  “是……”见朱由检停止了这个话题,李定国松了一口气,抬手作揖回礼。

  “叫化淳和承恩进来吧。”

  朱由检对李定国交代了一句,李定国闻言也缓缓退出了偏殿,将王承恩和曹化淳叫了进来。

  “殿下……”

  二人进了偏殿,当即行了一礼,但朱由检直奔主题:“工业区的事情如何了?”

  “十二个工业区已经投产两个,第三个也快过半了,眼下年产的拖拉机有八千多台。”

曹化淳闻言连忙回应,并解释起了拖拉机的去处。

  “至九月十五,军备院往齐国送去了三千台拖拉机,北山送去了两千台,剩下的三千多台,应该会分别送往北山和旧港,另外南州也分到了五百台。”

  “今岁腊月之后,国朝的拖拉机应该能产出九千台。”

  “至于各地的数量,眼下旧港有两千台,北山四千台,齐国八千台。”

  曹化淳简洁的说出了各地蒸汽拖拉机的数量,朱由检闻言也放松了不少,询问道:“其它的产能呢?”

  “水泥、钢铁、自行车、钟表、纺织、矿产、饲料、化肥的产量都增加了三成以上,另外就是农业研究所把殿下您所说的磷肥、钾肥弄出来了。”

  “云南那边的化肥工厂已经投建三所,装上的机械多达一千二百台,估计明年四月投产后,年产能达到六万吨,可以作用于两千万亩耕地。”

  “当地的工厂主事说,大概三年后,产量能达到二十四万吨,可以作用八千万亩耕地。”

  曹化淳笑着向朱由检解释,好像贺喜般。

  不过,这个消息也确实是贺喜,毕竟化肥能多作用一亩土地,大明的粮食就能多出四五十斤。

  八千万亩土地如果都用上化肥,算上其它城池的土化肥,大明就有近一亿五千万亩耕地可以用上化肥,增产两到三成。

  听上去不多,但是这一亿五千万亩增产两到三成,那就能多产出五六千万石米麦,能多养活上千万人。

  “天佑大明……”

  朱由检在大概知道云南化肥工厂投产,对大明的功绩后,也忍不住缓了一口气。

  不过缓过劲来之后,他也追问起了铁路的问题:“昆占铁路的修建如何?”

  云南虽然适合建设化肥厂,但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尽管洪承畴手握三百多万劳改工,但朱由检还是担心化肥制造出来后运不出去。

  “云南山地多,虽然洪经略之前大力经营西南,但昆占铁路眼下不过从昆明修到了北河府北河县,想要修抵交趾港还需要八个月左右。”

  “至于从交趾修抵南边的占婆,大概需要五年时间。”

  曹化淳知道朱由检担心什么,但他也很快说出云南和交趾的交通,示意朱由检不用担心。

  闻言朱由检也微微颔首,顺带心里也想到了怎么使用这批化肥。

  不用多说,这批化肥只要交通可以,朱由检还是宁愿用在交趾和东北的。

  之所以不选择两京十三省,主要还是因为接下来的大明除了云南以外,基本每一省都多少遭受过一两次旱情,把云南的化肥用到这上两京十三省属于是浪费。

  相比较之下,没有什么旱情的交趾,已经单纯只是冷的东北成为了大明未来一段时间的两大粮仓。

  交趾的耕地被劳改工开发后,已经逼近四千万亩耕地,在养活当地三百余万汉人和五百余万土民的情况下,这四千万亩耕地用上化肥可以对外运输四千万石稻米。

  且不说能不能救济到江南百姓,单单能救济到两广和福建也是一项功德。

  这三省能吃交趾米吃饱的话,那它们三省五千万亩土地上长出的六七千万米麦都能输送江南,作为上千万人的口粮,供江南百姓活下去。

  至于剩下的四千万亩配额,那肯定是要交给东北四省的。

  辽东的耕地眼下已经有三千九百余万亩了,相比三年后突破四千万亩不是问题。

  至于其它三省,按照目前的屯垦情况来说,三年后的百姓们应该能基本自给自足。

  只要中原在三年的基础上再熬一两年,关外三省就能反哺北方,而东北的铁路建设到时候也已经初步修建完毕,因此北方饥荒便能止步了。

  至于人口稠密的南方……

  “至眼下,南边的移民情况如何?”

  朱由检舒展了一下眉头,曹化淳闻言也毕恭毕敬回礼作揖:

  “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南直隶,湖广、浙江的旱情止步后,当地的许多饥民又回到了地里继续刨食,不肯再迁移。”

  “唯有江西,接连两年大旱,两千多万亩受灾,八百多万亩绝收,以至于多出了许多百姓纷纷请求迁移。”

  “多出许多百姓?”

朱由检来了兴趣,而王承恩也插话笑道:“回殿下,足足多出了三百多万百姓!”

  王承恩说完解释了一下,总之在这场旱情前,江西在黄册上的人口是一千零六十余万人,但接连的两年大旱让不少地主士绅破产,养不起佃户后,便只能把佃户放了出来。

  士绅地主这一放,加上自己主动隐匿的百姓,江西的人口前后便多出了三百多万人,达到了一千四百余万人。

  这三百多万受灾的佃户里有不少人请求迁移,仅仅半年的时间,江西的迁移铁牌就发了整整七十二万块。

  七十二万人要求迁移,以大明的海运实力,虽然能做到,但却需要时间。

  因此下半年以来,皇店的船只都在为迁移保驾护航,以每个月迁移十几万人为进度,不断的把百姓从江西带走前往瀛洲、旧港、麓川、交趾等地。

  也正因如此,各地的人口都在不断激增。

  至九月,旧港、交趾两省的汉人人口突破了三百万,麓川的汉人人口突破了四十万。

  算上南州,整个东南亚,大明的汉人人口达到了六百七十多万,可以说每年都在以四十几万人的进度迁移。

  眼下,整个旧港和南州已经汉化,而麓川和交趾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想要让当地汉人占比达到六成及其以上,只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二十年的时间里,朱由检会执政大半,也就是届时即便无法大面积汉化当地,但汉人在当地也算得上主体民族了。

  算上东北地区,只需要十年的时间,汉人大一统王朝的标准,恐怕就会提高到两京二十四省,面积远超元清。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情也好了不少,对王承恩摆了摆手:“传膳吧。”

  “是!”

曹化淳和王承恩见朱由检传膳,相继一笑,心里的石头安定了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