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史上第一败家子 > 第100章惊天秘闻

第100章惊天秘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阵仗,心里直打鼓。宣旨太监又问道:“宋夫人和宋小娘子何在?”

张三一愣,慌忙道:“小人这就去叫舍妹和秋月出来。”

照理说内眷是不便抛头露面的,但这御使点名道姓要见,他心里不免有些猜测。不多时,宋张氏带着宋秋月走了过来,跪在门前。宣旨太监这才展开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平江王九世孙宋均,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赐名宋宽,着即册封为齐王嗣子。宋秋月克娴内则,淑德含章,着即册封为山阳县主。宋张氏教子有方,为夫守节,始终如一,着即册封为平江郡君,赐贞节牌坊一座,赐黄金百两。张家村保长张三,为官清廉,政绩斐然,着即册封为山阳县男。钦此!”

杨明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他的预感,成真了。齐王只有一子宋宏,被皇帝过继成了太子。齐王便没了后继香灯,坊间早有传言,说圣上要替他在宗亲中找一个人册封继子。余世昌那日追着宋均问这问那,杨明便有些怀疑他的用意。宁宗的近亲被夷人一网打尽,只有南方还有几支宗亲在,比如说宋均。果不其然,宋均被选中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全家都被册封了。杨明的想法又开始大胆了。今日是齐王嗣子,他日有没有可能变成皇子,甚至是太子呢?宋宏也不是皇帝的儿子。只不过血缘比宋均近一点罢了。从杨明的角度出发,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然而,宋张氏却脸色苍白,几乎是含泪接下了圣旨。宣旨太监嘱咐道:“郡君夫人,洒家来前,圣上嘱咐过要接二位入京,已在京城为二位备下府邸,还请二位尽快启程。”

杨明高兴不起来了。宋均当了齐王嗣子就算了。怎么连宋张氏和宋秋月也要走?张三也甚是不解,递了一袋银子过去,低声问道:“御使大人,圣上这是何意?舍妹和秋月封地不就在平江府吗?为何要去京城?”

刚刚收了五百两银票,宣旨太监很是看不上这一袋银子。但看在宋均的面上,他还是解释道:“嗣子殿下虽已过继齐王,但生母健在,又怎么能不在膝下尽孝?圣上这是好意。”

大兴国以孝治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对孝字看得很重。皇帝当然也要顾忌这一点,才下旨册封宋张氏和宋秋月,又让她们一同赴京。宣旨太监留下这句话又叮嘱了两句,就先走了。他们会在驿站停留一阵,等待护送宋张氏母女入京。御使刚走,宋张氏两行清泪簌簌落下。她只有一个儿子,继承了齐王的爵位,就代表她的夫君这一支,彻底断了香火。待她死后,清明、中元,何人来拜祭他们夫妇和那些祖先?张三脸色也不太好看。气氛沉寂了好一会。张三牵强道:“小妹,你要想开一点,圣上看中宋均,是他的福分,待他日后继承了齐王之位,或可再将孩子过继回来。”

他的话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宋均成为齐王嗣子,就代表与平江王这一支再无瓜葛。以后再将孩子过继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说到底,是宋均他们家实在是太卑微了,平江王的爵位从未落在他们身上过。在皇族的族谱里,也几乎找不到他们的名字。无足轻重的宗亲之后,谁会关心他们家绝不绝嗣?他这话,也只是安慰安慰妹妹罢了。宋张氏扭身走进屋里,放声大哭。宋秋月迟疑了一会,也跟了上去,临走前朝杨明看了一眼,那眼神有些幽怨,又有些不舍。杨明叹了口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宋秋月摇身一变成了县主,身份又拔高了一节。这下她的婚事,便不是张三能做主的了。杨明越想越乱,决定还是先去秦府看看。老夫人危在旦夕,哪有心思想什么儿女情长。回到秦府,秦老夫人刚好醒了,又催着他说书。杨明打起精神念了一回,看她精神不济,插科打诨道:“祖母,你还病着呢,不如先休息吧。来日方长,等祖母病好了,孙儿慢慢给你念,除了《红楼梦》,孙儿还知道好些有趣的故事呢。”

“明儿啊,祖母,怕是撑不了几天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秦老夫人预感到了自己的死期,握着他的手,忽然掉了几滴眼泪:“祖母,对不起你啊。若是献忠跟山儿没有反目,你早该是老身的孙女婿了。”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