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草原升起了薄雾。河对岸已经看不清楚了。 此时两千名蒙古兵,猫着腰,一手拿着车轮蒙了牛皮作的盾牌,一手拿着腰刀,悄无声息的潜入进来。 伊尔根和阿拉巴颜带着几十个侍卫骑兵,驻马在远处看着这些下马步行的兵快速的从三面包围上去。 “今天我们就能抓住那只狡诈的狐狸,看看他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伊尔根冷冷的说道。 “只要我们的人能冲上山,他们那一百多个兵,就算全是神箭手也只有覆灭一条路可走。”
阿拉巴颜说道。 既然弄清楚了虚实,他们不再怕,今天一切都要结束了。 王浩在战壕里用弩上的瞄准镜,清晰的看到了敌人已经到了河边。 在雾气中一个个佝偻着的身影若隐若现。鬼鬼崇崇的走着蛇形前进。 王浩笑了,这些蒙古人居然还懂得蛇形机动躲避射击。他拿起了哨子,放在唇边吹响。 “滴!”
尖利的哨声响起。 所有步兵全部惊醒,一把抓起枪,迅速布置好了队形。在战壕里架起了步枪。 在最高处的碉堡里,安三溪和黄三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三面都有徒步靠近的敌人。 近的已经到了河边,全部都是一手持盾牌,一手持刀,或者一手持矛的牧民兵。 “传令下去,任何人不许开枪,等号声才能开火。”
黄三下令道。 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把这些人都骗来了,要是开枪早了,把他们打崩了,吓坏了,都跑了。 自己这些步兵可没地方找他们去。 安三溪和黄三商量了一下,决定冒险把敌人放到十五米,然后给他们个狠的,突然开火。 这样,即使把敌人打崩了,他们逃跑也要好长时间才能逃出射程。 可以多打几轮。用老爷的话说,尽量多的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 这一仗至关重要,如果吞并了白音部落,就彻底在草原上站住脚了。 等城堡修起来,水运路线固定下来。今后就可以执行老爷的一路向西战略。把林丹汗的左翼各部落吃掉。 然后转过身来对付建奴。到时候山西、陕西、甘肃就彻底安全了。 左翼去年被林丹汗洗劫了一遍,实力严重虚弱,正是吞并他们的好机会。 右翼和建奴都很强大,先放在一边。 伊尔根和阿拉巴颜紧张的看着对面山上。 这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雾散了,一切清晰可见。 哨子声响起时,尽管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发出的声音,但并不妨害他们明白这是敌人发现了他们。并且在报警。 “加快速度,赶紧冲上去,这些蠢货。”
阿拉巴颜骂道。 哨子声之后,对面开始射箭。看密度,还是五十人左右的箭手。 阿拉巴颜和伊尔根点点头,敌情没有变化,还是那些人。今天就让他们团灭。 弩非常的准确,在这一百多米的距离上,只是要被十字瞄准镜瞄准的,几乎是一箭一个。 巴赫拉是个百夫长,才下水一会功夫,他前后左右已经被射死了五个。 把他吓得胆战心惊,这个小部落居然有这么多的虎力弓和神射手。 他一边小心的看着河水中的铁丝网,还得小心脚下,防止在生满青苔的鹅卵石上打滑。 一但滑倒,就可能被那些带刺的铁线缠住。 对面的箭非常刁钻,从不同的角度射进来。经常有人扑通一声栽倒在河里。 终于在付出了两百多人的代价后剩下的一千七百多人密密麻麻的过了河。 “冲啊!杀光这些贱民”千夫长和百夫长们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的喊道。 过了河,所有人顿时士气高涨。都疯狂的,粗野的,叫喊着向山顶涌了上去。 现在轮到他们扬眉吐气了,这些废物打顺风仗时跟打了鸡血一样,人多欺负人少时,人人奋勇。 这时候箭反而停了,千夫长巴图大声喊道:“他们已经吓跑了,冲啊,杀光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骑兵小队和部落射手确实跑了,他们要去后山找马。一会打崩了敌人他们要骑马追杀。 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对面山上依然静悄悄。 伊尔根和阿拉巴颜相视一笑。成了,冲上去了。 二十米,十五米。忽然一阵军号声拔地而起。嘹亮的声音仿佛冲破云霄。 前面战壕里,忽的一下子,站起来二百五十个火枪兵,毫不犹豫的扣动扳机。 砰!砰!砰! 一阵火光和硝烟弥漫,这么近的距离,简直就是面对面排队枪毙。 二百五十支步枪,几乎全部命中目标,二百多人瞬间被打死打伤,倒了一地。 蒙古人被打懵了,还没反应过来,后面的人忽然发现前面空了。 他们其实非常害怕火器,当初徐达就是用端着神枪的步兵把他们的祖先赶回草原去放羊的。 就在他们还在傻眼时,第一排快速后退,拿出新的丝绸定装子弹,塞进枪口,然后抽出枪管下的通条怼进枪膛。 此时,第二排已经前进一步到达射击位置,然后又是一阵火光闪过,硝烟弥漫。再次250颗铅弹射出。 杨凡使用丝绸定装弹后,射速提高到一分钟四发的水平。如果使用纸包弹,还需要用牙齿咬开纸包。 把火药倒进枪管,放入剩余的纸包裹的铅弹,好密封缝隙。 然后怼实,既不能太松,太松枪口向下容易铅弹滚出,火药撒出。就没法开枪了。 又不能太紧,太紧火药中空隙少,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导致大量火药未完全燃烧就喷出,导致大量黑烟影响视野,还缩短射程。浪费军费。 单单是是这个怼的技术,就能把新兵练的逼疯。 所以杨凡直接发明了丝绸包裹的松紧合适的定装子弹,主要用通条推入枪管就好,燧石激发的火星可以直接引燃丝绸和火药。 极大的简化了步骤和节约了时间。 杨凡的定装子弹都是圆锥加长筒形的,结构上是钢芯外面包铅的。 这种设计,主要是因为钢芯的破甲能力强。 外面包铅是因为,铅比较软,在后面弄一个小洞,在火药挤压下的铅就会自动的变形,紧贴枪膛,防止漏气。从而提高射程。 这样,就把滑膛枪的有效射程,从普通枪弹的80-100米,提高到150米左右。在战壕里可以轻松打到河对岸以外七十米左右的距离。 战壕到河边五十米,河宽三十米,河的另一边在向外七十米都在有效射程内。 这种子弹叫米尼弹。 本来是线膛枪时代发明的。但是杨凡提前把它装备在了滑膛枪时代。 米尼弹,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 杨凡是用一根尖锐的钢芯,在外边浇筑铅,形成圆锥形底部凹陷的子弹。比历史的米尼弹更复杂。 加了钢芯后。穿甲能力极大提高。这是为了对付建奴的三层甲提前未雨绸缪的。 这种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枪膛。 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米尼弹解决了前装枪装弹困难,滑膛枪射程太近的问题。 杨凡的改进使得步枪超过其他武器,成为此时战场上的决定性武器。 但米尼弹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只能用很软的合金例如铅制造,这样弹头才易于膨胀。 弹头软,击中目标后会马上变形,停止作用很好,但穿透力太弱。 这也是杨凡加钢芯提高穿甲能力的意图。 击中盔甲目标后铅变形钢芯不变形,最终铅弹可能留在甲片表面,钢芯则会和铅包覆脱离,击穿盔甲杀伤人体。 同样为了快速膨胀弹头以闭锁枪膛,发射药只能使用快燃火药,而发射药的发展趋势是慢速燃烧,以便弹头能在枪膛内得到长时间的均匀加速,以提高初速。 这些缺点决定了,杨凡这些设计都是临时性的,为了应付此时的战场环境,以后还是要逐步发展线膛枪和后装枪的。 这些蒙古兵,他们根本没有披甲,只是穿着皮袍子。 十夫长才有皮甲,百夫长才有锁子甲。千夫长才有大明那种扎甲。有的是鱼鳞甲,有的是山文甲。一般都是缴获大明的。 第二轮齐射,彻底把被打懵的牧民吓破胆了。这个距离根本不用瞄准,一枪打死一个。只要正常发火,基本不会落空。 两轮发射后,阵地前烟雾弥漫。没办法,现在的发射药还不是无烟火药,打不了几轮前边就看不到了。 不过这里是山上,山风迅速的把烟雾吹散。 巴图是伊尔根的侄子,他父亲是上一任台吉。他父亲死后,台吉之位被他阴险狡诈的叔叔抢走,为了安抚部落里人心不服,才给了他一个千夫长。 此时第一排枪响,他就知道糟了。他不是那些无知的牧民,他知道火器。他一个激灵就滚倒在地。 然后他眼看着前面的人像被草原上狂风吹倒的牧草一样,噼里啪啦的倒了一地。 看的他头皮一阵发麻。生死一线间他瞬间领悟,这些人不是蒙古人,蒙古人那里有这么多的火器,而且使用的如此熟练。 中计了,这就是一个圈套,一个针对白音部落的圈套。但理智告诉他,此时此刻一定不要动,否则立刻就会被打死。 果然,不到两息的时间上面传来了换阵的脚步声。然后,他眼看着又伸出一排密密麻麻的火枪枪管。 他是玩过火铳的,他认出那么长的枪管,应该是鸟铳。这东西很准,可以打鸟,而且有效射程超过弓箭。 又是一阵弹雨劈头盖脸的打来后,他没有听到新的换阵脚步声,知道这是在装弹。 不能犹豫了,必须马上冲过去,和他们肉搏,否则这样轮换射击下去,有多少人也不够往里填的。 两轮齐射至少打死打伤了四百人。现在能冲锋的只剩下一千三百多人了。 巴图一跃而起,大声喊道:“他们在装弹冲上去,和他们白刃格斗,快!”
所有蒙古兵顿时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了悟了当前的处境,千夫长说得对,必须快速冲上去。 “胡拉!胡拉!”
蒙古人怒吼着,不要命的冲了上来。 安三溪冷笑了一下,他太了解草原上的战争模式了。就那三板斧。 “开炮!”
他冷冷的下达命令。 顿时,指挥所下面五个炮位上的三磅炮喷出了烈焰。因为装填的是霰弹,每门炮向下面蜂拥而来的蒙古兵喷出了一千颗小钢珠。 瞬间打出了四十度宽,三百米长的扇面。五门炮,射界达到二百度,基本无缝封闭了蒙古人三面围攻的战线面。 这些炮弹同样是丝绸定装的。霰弹用的钢珠是二愣子从废品里挑出来的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滚珠。 铁屑和铁锈打进身体里更容易感染。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根本取不出来。只能持续发炎。之后死于严重感染。 一连串的炮声后,顿时战场上又是一片血肉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