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五十二章 都在变,独大明不变?!

第五十二章 都在变,独大明不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意识形态领域的改变和进取,从来都不是说说那般简单的,作为唯一没有传承断代的文明,儒家思想对历朝历代的影响是很大的。  特别是礼教这一层面,不是崇祯皇帝说几句话,做几件事,就能够轻易撬动的。  想改变思想这一层面,需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  世界那般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话放在后世没有什么,可是放在大明就显得有些异类了。  大明之外的地域,有什么好看的?  不就是一些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吗?  上朝天国这四个字,可不是嘴上说说那般简单。  别看崇祯朝时期的大明,面临的挑战和隐患很多,就算是矛盾也不少,可依旧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王朝。  在该时代的综合国力是位列翘楚的。  同一时期下的欧罗巴各国,还在进行沾满血腥的原始积累,缓慢且坚定的开荒非洲、美洲等地。  至于说毗邻大明的南洋诸国、天竺等地,不管是内部,亦或是外部,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威胁。  处在这等特殊时期的大变革下,崇祯皇帝就在想一件事情。  如果改变过去大明对外的态度和政策,叫大明赶上大航海的末班车,依托大明所处的有理位置,积极的,有针对性的,逐步的对外开放,对外扩张,那究竟会给大明带来什么?  新生?  利益?  碰撞?  被打?  或许都有可能吧,但是想的再多,都没有去做来的实际。  既然欧罗巴各国的海上力量,是由一群海盗支撑起来的,那么大明难道就不能这般做吗?  郑家。  颜家。  这些大明本土的海盗势力,披着大明的官皮,给以他们相应的实权和红利,先帮着大明支撑起对外海上防线。  与此同时,稳健的发展大明海上势力。  等到这些所谓的海盗势力,一个个都开始不满足时,想索要更多的时候,再去通过较大规模的海战,解决掉这些海盗势力,这不仅是大明海军的磨刀石,更是大明海军扬威之肇始。  如此再去介入到南洋这一领域内,逐步跟欧罗巴各国掰腕子,崇祯皇帝不觉得发展起来的大明海军,坐拥相对较近的补给线,繁荣的造船业,会干不掉漂洋过海的欧罗巴各国海上力量。  毕竟这一时期的海军发展,还都处在初期的摸索阶段,就算海战打不过他们,可转到消耗战、相持战之下,还干不过这帮欧罗巴各国海上势力?  当然这不过是最坏的打算罢了。  崇祯皇帝的心里并不认为,实现维新变法初期阶段的大明,初步具备原始工业化谋改进程,依托着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边缘地域的争斗,会斗不过一帮漂洋过海的欧罗巴各国海上力量。  文华殿。  “朕有些不明白,召见欧罗巴各国使团的人,能在朝野间引起这般大的争议。”

崇祯皇帝指着眼前的奏疏,看向殿内群臣,眸中掠过一道精芒,掷地有声的说道。  “难道朕召见这些人,就能给大明带来危害吗?一个个都是朝中重臣,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朕想问问呈递规谏奏疏的人。  你们了解欧罗巴各国吗?知晓他们的国情吗?清楚他们的实力吗?懂得他们的海上力量分布吗?”

内阁、都察院、六部等一众廷臣,听到崇祯皇帝所讲,提出的种种反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陛下,当前国朝所处的境遇,是要求稳的。”

内阁大臣刘鸿训,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上前作揖道:“臣不知道欧罗巴各国,谴派使团来我大明何意,不过臣却知道现在国朝层面,不能经历任何风险。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辽东的战事,江南的倭乱,河南的摊丁入亩,山东的衍圣公府案,江南的刺杀案,各地河政整顿等等  这一桩桩,一件件发生的事情,看起来国朝的局势很安稳,可实际上却存在着很多隐患……”  真是够执拗啊。  刘鸿训哪儿都好,就是思想有些固执。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着出言规谏的刘鸿训,其实对他的这种想法,崇祯皇帝是清楚怎么回事的。  怕欧罗巴各国海上势力,知晓大明所处的境遇,在见到大明的富庶以后,会对大明产生觊觎之心。  事实上欧罗巴的一众国度,对神州的觊觎由来已久,黄金之国,就是他们认为的上朝天国。  “难道我大明的水师,就都是摆设吗?”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出言打断刘鸿训所讲,朗声道:“卿家担心什么,朕清楚,可是就因为这些,我大明就要怕吗?  为什么要怕?  在天启朝时,朕的皇兄御极期间,欧罗巴的一些海上势力,不是没有想进犯过我大明的疆域。  可结果怎样呢?  不还是叫福建水师击败了?  知道朕为何要召见欧罗巴使团吗?还是选在这等特殊的时期!  那就是朕发现了问题,过去大明对待开海一事,可谓是走走停停,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啊。  但是欧罗巴各国海上力量,却在我大明原地踏步之际,不远万里之遥,依旧将麾下势力渗透进南洋诸国,难道这背后有什么影响,诸卿就没有想过吗?”

徐光启、温体仁、毕自严、黄立极、刘鸿训等一众大臣,听闻天子所讲,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都看看吧,这是欧罗巴使团,敬献的一些海船模型。”

崇祯皇帝伸手道:“过去我大明的态度,决定了在海上的船只,出现严重的滞后,或者说是严重倒退的态势,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为何江南诸省沿海一带,会再度出现倭乱的情况?那不就是有些人,瞧出我大明在海上的虚弱,才这般肆无忌惮的吗?  都在变,独我大明不能变?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谁要是能说服朕,言大明从海上遭受威胁,这不算什么大事,那朕就不再提及此事!”

在崇祯皇帝说着的时候,王承恩领着一帮内廷太监,捧着一艘艘海船模型,走进这大殿之中,徐光启、温体仁这些人,看着眼前这些海船模型,心里却生出了不同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