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觉得本王不敢杀你。嗯?”
李玉看着满脸惊恐的郑善果,冷笑不止。 “真当本王是你们这些懦弱的卵蛋了?”
“野种?嗯?”
“下次以下犯上的时候,记得滚到本王听不到地方去说,懂?”
什么时候,一介六部尚书也敢称呼皇子为野种了? 可见朝廷对他的态度,究竟有多么的傲慢。 要是没有李世民的纵容,别人能是这幅态度? 反正李玉不信这里面没有李世民的锅。 至于郑善果,显然是高高在上惯了,对他这个野鸡皇子非常不服气。 换做是其他皇子过来,看他敢不敢口无遮拦? 既然敢口出狂言,那就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以下犯上可是大罪呢,就连借口都给他省了。 真是不知死活! 李玉攥住枪杆用力一拔,鲜血喷射而出,呲了震惊中的官员们一脸。 郑善果刚一口出狂言,就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其他人一看,噤若寒蝉,一时间竟是没有一个人敢于和李玉对视。 “够了殿下!不要再制造无谓的杀戮了!”
李靖站出来指责李玉一句,而后警告在场的朝臣! “你们也是!谁要是再敢有丝毫的不敬,无须殿下动手,本将军就让他付出代价!”
就算心里再怎么瞧不起大皇子,也不该在明面上表露出来啊。 更不能当众辱骂,这不是把屠刀递到这位殿下的手里吗? 到时候就算是被李玉杀了,别人想替死者讨回公道,也站不住理啊。 这些个大臣,真的是傲慢惯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在李玉面前秀一波优越感,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李靖真是感到头疼! 从李世民这个皇帝开始,一个比一个过分! 好歹,李玉也是一个皇子啊! 起码的尊重总要有的吧。 结果倒好,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形成了鄙夷李玉的风气。 朝廷上下就没有一个不想把他踩在脚下的。 说起来,这破事真是一言难尽。 当出现了流血事件之后,这些个朝臣们也算是老实下来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玉是会杀人的,而且杀人绝不眨眼! 切实存在的生命威胁摆在这里,哪还敢有人再敢出言不逊了? 听到李玉再次提起要找卷宗,刑部侍郎不敢敷衍了事,带领他进入衙门。 …… 大兴宫,甘露殿。 李世民躺在床榻上,脑袋上捂着一个折叠起来的白色丝巾。 不知道他是装病,还是真的被气病了。 好久没听到宫外传来的消息,李世民耐不住寂寞,沉声问道:“那个孽子究竟如何了,为何到现在都没有人传话啊?”
此前前往幽州传信的老太监,此时就伺候在皇帝身旁。 听到询问,老太监不急不缓地道:“回陛下,最新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但怕气着陛下,让老奴给拦截了,您要是想听的话,老奴一一说给您,就看陛下您能不能承受得住。”
老太监是皇帝身边的老人,跟了李世民不知多少年。 因而在说话的时候,没有其他太监那样战战兢兢。 就连自作主张拦截了消息的事情,也很坦然地告知出来。 李世民冷冷地盯了他一眼,不知是看到了老太监关切的眼神,还是怎的,最终也没能说出什么呵斥的话来。 良久,他咬着牙道:“你说罢!朕倒要听听那个逆子能闯出多大的祸出来,朕还能承受得住!”
消息之所以会被这个老太监拦截下来,那肯定是起了冲突了。 而且冲突决计不会太小,有可能出了人命。 虽然已经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但李世民还是会感到憋屈和气恼! 这里是他的地盘,他才是大唐的皇帝! 李世民越想越气,不等太监开始汇报最新情况,就忍不住破口大骂! “一个孽种也敢骑到朕的头上!”
“早知如此,朕当初就该狠点心,直接弄死这个孽子才对!”
李世民愤愤不平地说着,丝毫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在这个父权当道的年代,他这个当父亲的处置子孙的性命有什么问题吗? 在他看来,自己当初能让李玉活着,那就是天大的恩赐了。 李玉非但不感激,还敢违抗自己? 真是大逆不道! 李世民显然忘了他当初是怎么对待李渊的。 自己弑兄逼父,可以。 别人违抗父命,不行!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不是双标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 又有谁不是双标怪呢? 从这个角度而言,李世民会有这个想法,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老太监眼神复杂地看了李世民一眼,没敢挑明这个话题。 他看李世民没有继续抱怨下去,这才组织起语言,说起宫外发生的事情。 “大皇子殿下连夜进入皇城,前往刑部调查过去的卷宗。”
“刑部尚书郑善果出言不逊,直呼殿下为--野种,被殿下一枪刺中喉咙,当场身亡。”
太监两句话说完刑部发生的事情。 李世民听到之后,有些坐不住了。 他从床上爬起来,脑门上的丝巾掉落到一旁,李世民来不及去管这些细枝末节,连忙问:“郑善果哪来的胆子,胆敢侮辱皇子,究竟是谁给他的这个胆子?!”
如果不是老太监禀报过来,李世民都不知道自己臣子竟是胆大包天到这个地步! 他喊李玉是野种,那没什么问题,可别人不行啊! 再怎么说,那也是一个皇子呀,做臣子的怎么敢对龙种不敬的呢?! 李世民惊愕不已,是真没想到事情能恶劣到这个地步。 尤其是贴身太监杨公公的话中,信息量太多,让他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但看杨公公丝毫不显慌乱,不紧不慢地给出解释。 “过去的朝会,朝堂对大皇子的态度太过暧昧,陛下您主动带头,时不时地就要污蔑大皇子几句。”
“您说您都表态了,下面能不效仿吗?”
“是以,上行下效之下,整个朝廷就掀起了鄙夷大皇子的风气。”
李世民听完杨公公的解释,顿时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