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是演技派 > 第八百十五章 十月

第八百十五章 十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的意思就是说是不是可以放大徐朗这个人物内心的那种焦虑,他对自己和高博曾经友情的怀念,还有回归家庭回归平静的心路历程,这些都可以再放大一些。”

徐光头说的很婉转,但转来转去似乎都在贩卖他那套所谓的“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这个元素在《囧途》中也有体现,但触及的笔墨并不太多。不过贺新对中年危机这个词并不感冒。  什么是中年危机?  在贺新的理解中,无非就是上有老下有小,七年之痒,左右摸右手,工作压力大,家庭矛盾种种,但这不就是生活常态么?正是由于有这么多的问题,才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去经营我们的生活。  中年危机是个外来的词汇,人家老外强调的是个人,所以动不动就焦虑啊,危机什么的。但是中国人讲究的是责任。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赡养老人,抚养孩子那就是一个人的责任。至于说七年之痒,左手摸右手,爱情消失还有亲情,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些都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儒家文化的特征。  如果按照老外的逻辑,中国那么多外来务工者,背井离乡,夫妻分居,骨肉分离,来到城市打拼,那岂不是全都是中年危机?  城市里也一样,十几年前的那场改革,那么多人下岗,大家不也一样咬紧牙关,努力奋斗,一步一步走出来。  所谓危机,你努力了,奋斗了,走出来了,那就是幸福。  徐光头贩卖的中年危机,对比这些外来务工者、曾经的下岗工人,不过就是知识分子的小资和矫情。  说穿了还是公知崇洋媚外的那一套。  有些话不能说的很直白,囧系列毕竟需要徐光头这个核心人物,贺新尽管心里不太认可,也不可能当场驳他的面子,稍一沉吟便道:“这个本子目前还只是个半成品,你看着弄好了。不过……”  说到这里他特意顿了顿,看着徐光头,叮嘱道:“我们要做的这个是商业喜剧片,好不好笑,能不能得到观众的共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来满心欢喜的徐光头稍稍一愣,不过他是个聪明人,没有饶小志、程二的那种执拗,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比宁皓还要圆滑。  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我明白。”

……  今天的国庆档延续了去年的票房热度,继九月十六日上映的《山楂树》和九月二十一日上映的《精武风云陈真》相继破亿,二十九日上映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更是宣称破两亿。  前有暑期档冯晓刚的《唐山大地震》以6.73亿票房创下了国产片的票房纪录,紧接着又有《狄仁杰》称霸国庆档,贺岁档还有万众期待的《非诚勿扰2》,国庆档一过,股市开盘,去年刚刚在创业板上市的华艺兄弟的股票蹭蹭蹭的往上涨。  这些天媒体上除了聚焦国庆档上映的电影票房走势,各种宣传软文以及收了钱的影评人的各种吹捧,然后就是华艺股票又涨了多少,黄家兄弟的身价如何如何,冯裤子、李白莲、黄小明等明星持股几何,身价破亿云云。  就连程好看了这些新闻,也难免吃味道:“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加盟华艺呢。”

当年王晶花出走,华艺方面确实挖她来者在,只是她还是选择了和跳槽到橙天的花姐签约。  “钱够花就行了,别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点贺新挺看得开的,比起后世那么互联网公司动辄几百亿上千亿的一夜暴富,眼下的电影公司的几亿十几亿不过是小儿科。  “我也就这么一说,哎,你们公司将来什么时候能上市啊?”

程好问道。  “呃……”  关于上市这个问题,除了小豆丁常常念叨,贺新和宁皓其实都没有真正想过这个问题,他们一个导演一个演员,开公司就是为了更好的创作,上市这个词似乎很遥远。  上市嘛,无非就是拿股民的钱拍电影,套现,割韭菜……说实话,类似这种资本操作,两辈子的贺新都不擅长,想想还是算了。钱够花,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夫复何求呢?  国庆档上映的这些电影,唯一让贺新感到可惜就是由吴雨森监制,苏照兵导演的那部《剑雨》。  整个国庆档的票房堪堪只有2500万,还不到《狄仁杰》的一个零头。  贺新这段时间在家陪老婆,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跟张进学八极拳和咏春,也被老婆拉着看了几场电影。  从一个电影人角度,艺术水准最高的当然是国师的《山楂树》,青涩小黄鸭,满满胶原蛋白的小脸蛋真的很可爱。满脸土气的窦晓也很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很难想象这货居然是个加拿大的华侨。  毕竟普遍印象中华侨总是很洋气的,就象吴艳祖、王力红、coco李文、刘天仙那种的。  至于《狄仁杰》、《精武风云陈真》,就是看个热闹。  贺新上辈子对《剑雨》这部片子没啥印象,这次主要是冲着王学祈和大S去看的。作为第五代导演集体御用演员,老王绝对是被低估的演员。关键他饰演的角色很多变,不象道明叔,自康熙之后总是端着,仅仅在《冬至》里面昙花一现。而另一位同样多变的老王(王志闻)则太过低调,相妻教子,作品实在不多。  至于大S,单纯是因为电影宣传海报上的图片太香艳了。  看过之后,贺新和程好不约而同都觉得很惊喜,票房高的不一定代表就是好电影。  《剑雨》的故事情节一点也不简单,虽然跑不出爱恨情仇这个窠臼,但是构思巧妙,悬念迭出,带有很强烈的侦探色彩,不到影片最后,很难猜到结局。  而且《剑雨》虽然是吴雨森监制,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吴雨森电影;虽然是武侠,但是和徐客以及李桉的风格迥然不同,特别接地气。  比如以前看武侠小说,侠客们走南闯北,不事产业,他们很多人格高尚,不偷不抢,不做采花淫贼和江洋大盗,但是身上却有花不完的银子,感觉他们天天就是打打杀杀、谈情说爱,钱财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然后在这部电影却发现,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侠客们其实都是普通人。即使你功夫盖世,也要吃饭上厕所;即使你轻功极高,也要住宿乘车。  于是乎,杀手细雨到处租房子,还开布店谋生;另一位大侠学着蜘蛛侠,天天当邮递员挣饭吃;老大转轮王最牛逼,人家不用谋生,名气一大,各路官府每月准时上供,一次就是白银百万两。  另一位杀手做面条生意,最大的理想就是在江南开家面馆;还有一位杀手,以变戏法为生,拿手的魔术就是神仙索。再说最让人期待的那个最年轻的大S扮演的杀手,职业居然是失足妇女。  大家各有各的道,侠客也是人,杀手也是人,都在食人间烟火。  以前的武侠电影,尤其是特受追捧的徐老怪和李桉的电影,人就像是一张纸,想飞多高就飞多高,想蹦多远就蹦多远。包括早期的香港TVB的金庸剧,经常是看到后面的人追不上前面的人,一个前空翻,就超了过去。  但是《剑雨》完全摈弃了这种做法,脚踏实地,不玩花活,即使功夫高,你想要窜起一丈高,也要借力打力,电影上面的武打,看起来更加真实。  最重要的是情节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悬念迭出,一环扣一环。  一部电影的好坏与否,明星很重要,特技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导演、剧本,以及演员的表演。  应该说这部电影中演员的演技大都在线,老王自不必说,就连大S都让人惊喜,在这部片子中奉献了她职业生涯为数不多的高光表演。  要说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娱乐性不够,没有强烈视觉效果,以至于票房惨淡。  另外还有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片子中男一号是个陌生面孔——一个叫郑雨盛的韩国演员。也许是因为如今韩流盛行,也许是片方还想开拓韩国市场。但这种现象就跟后世的小鲜肉一样,昙花一现,终究不能持久的。  热闹的国庆档过后,贺新便再次开始忙碌起来,接受媒体专访,还一连上了好几个访谈类节目,因为十月十五日,《我愿意》首映了。  ……  “《我愿意》好不好看?”

“好看——”  “想不想再看?”

“想——”  “会告诉朋友们一起看么?”

“会——”  十月二十三日,上海环球影城最大的一间放映厅内,此时电影刚刚放映完,三位主演马不停蹄的出现在了现场。盘着头发,一袭如片中唐微微一样打扮的蒋琴琴,上来就三连问,一下子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旁边两位西装男士对视了一眼,无声的交流:幸亏有她,这一个多礼拜的场子全靠她撑着!  《我愿意》的宣传早在上映前就已经开始,除了常规的投放物料、主创访谈之外,发行方又联合赞助单位企鹅和钻石品牌I Do,线上线下联合推出了征集百对情侣活动,蒋琴琴赠钻戒送祝福等活动,热度炒的很高。  虽说十一黄金周的观影热潮刚刚过去,国庆前上映的几部大片已经明显颓势,《我愿意》在黄金周后第三周这个相对冷清的档期上映,还是掀起了一股小小的热潮,首周末三天票房出人意料的就突破了半亿,一举拿下周票房冠军。工作日五天势头不减,截止到十月二十二日,总票房已经高达八千万,两周破亿已成定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