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开局获得项羽模板 > 第八十二章 蒙王回来了!

第八十二章 蒙王回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一早,朱祁钰就把礼部尚书胡濙叫了过来。“陛下把臣叫来,不知有何事吩咐?”

“昨日淑妃和朕说起一事,就是殉葬制度,她很害怕,怕朕死了,她也要跟着殉葬!”

胡濙听到这个,一脸的尴尬。这事其实很残忍,可是这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后人真的很难推翻。而从他的本心来说,他又是不赞成这种制度的,所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朱祁钰说:“朕其实早就做了决定,想在臣死之前下旨,废除殉葬制度。”

“陛下仁德,臣代天下百姓向陛下道谢。”

“朕废的是皇室殉葬制度,和天下百姓有什么关系?”

“陛下不知,其实这些年民间也有这类的风气兴起,而且全是大户人家。有人抓过这些人家,可是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皇帝都有人殉葬,他们也只是向皇帝学习。而且这些人都是自愿,所以最后当地官府也是不了了之!”

朱祁钰大吃一惊说:“还有这样的事?为什么朕没有收到这类事的奏折?”

“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还是在蒙王在位时期,陛下刚登基没多久,暂时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吧。”

“这样啊,胡尚书,呆会朕会下旨,废除殉葬制度,天下再有类似的事,以杀人罪论处!礼部把圣旨明发天下,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朕的态度!”

“是,臣遵旨。”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守孝。现在民间一守孝就是三年,什么事都耽误了。朕看不如改为三个月,官员守孝三月之后,就可以回来继续当官,不用再呆三年了。”

在朱祁钰看来,守孝三年,真的太浪费时间了。如果是庸人也就罢了,要是能臣也要守孝三年,真的对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朱祁钰没法相像,于谦回家三年,什么事也干不了,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个……大家其实都不想,可是风俗、习惯如此,舆论压死人啊。”

胡濙其实不在乎这个习俗,因为他自己都六七十岁了,父母早就死了几十年了。只是他要为子孙后代考虑,他的儿子现在是四品官,只要再熬一年多就可以升到从三品。要是因为他死了,儿子回去守孝三年,再回来没了他的位子,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从内心来说,他是同意皇帝的做法的。可是他又怕被人喷,所以他没办法同意。朱祁钰说:“这个好说,朕下旨好了,从今天开始,丁忧的官员在家守孝三月就可以,在此期间,可以由同僚来帮他处理政事。可是如果有人一定要坚持回家守孝三年,那就撤了他的官职,让他真的回家去吧,以后这样的官员是永不录用!”

胡濙暗地里吃了一惊,这样的处罚绝对能吓住一帮人。一些人之所以坚持守孝三年,目的不还是为了挣得更大的名气,然后可以更快的升官。如果以后连官都当不了了,那再坚持守孝的人,一定会少很多。胡濙回去之后,皇帝就下了两道圣旨,然后再明发天下。两道圣旨一出来,大家马上开始议论。首先是废除殉葬的圣旨,大家肯定是交口称赞。因为殉葬不符合儒家的仁德,所以这没什么好说的,肯定要废除。而另一道就有些争议了。“这不是乱搞嘛,守孝是孝道,陛下怎么能阻止我们为父母尽孝呢?”

“陛下也没有阻止你尽孝啊,如果你想守孝三年,那你可以辞了官回去守孝啊。怎么,你连这点代价都接受不了,那你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啊?”

反对的人一下就被噎住了,是的,皇帝并没有阻止你守孝三年,只是你要坚持,就先辞官,然后这辈子都别想当官了。如果这点损失都接受不了,那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真孝顺啊?“我觉得陛下这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这孝顺记在心里就好,在父母在世时,对他们好一点。这父母去世了,伤心几个月也就够了。这守三年,是真伤心还是假伤心,只有你们自己知道。”

“就是,守孝三年耽误多少事啊,我看陛下的决定就好,三个月足够了。”

反对的人的声音被压了下去,赞成皇帝的圣旨的声音慢慢的多了起来。同时皇帝的仁德的名声开始在民间流传,大家虽然不一定知道他做过什么事,可是一提起他,所有人都坚起了大拇指。就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明堡宗、大明战神,叫门天子朱祁镇回到了大明朝!事情是杨善去了伯颜那里,在他的一番忽悠之下,伯颜居然同意放了朱祁镇了,而且是无条件的放。本来伯颜对朱祁镇就比较好,他还把自己的妹妹乌兰珠嫁给了朱祁镇。只是大明这边态度太强硬,伯颜有些没面子,所以没机会放朱祁镇回来。这次杨善过去,算是给了他一个借口,然后他就同意,把朱祁镇放回来了。然后朱祁镇、袁彬还有杨善他们三个就这么回来了。至于明军的俘虏,大多没有回来。因为伯颜不放人,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大大的增强了瓦剌人的战斗力,他是傻了才会放人。当宣府总督杨洪知道这事之后,人都傻了。蒙王这就回来了?他也没办法决定要不要接纳他们,所以只能是派人快马加鞭的往京城赶,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于谦,然后于谦马上进宫,把这事和朱祁钰说了这事。朱祁钰一听就陷入了沉默,半天没有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