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提案。“《论语》已千百年,之后数家曾做过注解,这说明各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其中或有表述不清,或有断章取义,或有词义已变等诸多原因,因此我意重新注解,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周仓此言一出,大堂内陷入沉默,竟然没有人接话,或许是因为觉得场面有些尴尬,孙乾说道:“使君此意甚好,但事关重大,还需要仔细的思量。”
“也好,大家都想一想,看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
周仓只得结束这个议题,至于附加议题,关于在文章中增加标点符号的建议,周仓没再提。众人又围绕如何编纂新语讨论一会儿后,各自散去。周仓很郁闷,自己觉得提的很委婉,并不出格,为何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他步出州牧府,溜达着来到参谋司,还是跟周文说话痛快。诸葛诞正在参谋司跟周文请教,周仓也没避讳诸葛诞,将众人的问答和表现一起说出来,周文一时也摸不着头脑。诸葛诞呵呵一笑,说道:“使君这是身在山中不知山啊?”
“这是何意?”
周仓更加困惑。“主公试想,为何会有不同注解,真的各家理解不同吗?我认为这只是少数而已,注解不同是为君王所思不同罢了!”
诸葛诞戳破了大儒们保护着的窗户纸,这些注解可不就是为当政者服务的吗?周文嘿然一笑:“原来如此,那么著书立传之人故意将些事情说的模糊不清也是如此了。”
“正是。一是怕犯了忌讳,不敢明言,二是点到为止,留给后人评说。”
诸葛诞说道:“重新注解,也可以是曲解,如果是个人所为只能说是一家之言,若是群体而为之,呵呵,那就有的说啦。”
原来如此,周仓恍然大悟,不禁对诸葛诞多看几眼,年纪轻轻就看的这么透彻,孺子可教。既然找到症结,周仓也就有了解决办法。他令周文秘密给张炯去信,在辽东学院开展大辩论,各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注解,并相互辩论,最后将结果报到徐州,反正辽东就是一张白纸,随便的图画。只要辽东动起来,徐州就会跟上,大不了没有正解。四月,周冲与周喜的妻子相继生产,两个女孩,起名的事也就不再劳烦周仓。到了六月间,周仓添得一子、一女,徐州大庆。周仓为子取名周挺,女起名周嫣。六月末,就从冀州传来袁谭与袁尚大战、袁谭败北的消息。周文破口大骂:“两个败家子,袁绍死后还没满周年,孝期未过就这么迫不及待的争权夺利,冀州必亡!”
此时,白虎堂中已经全部换上太师椅,一人一椅一案,比跪坐舒服多了。周文也不用拍大腿而拍到扶手上,拍完之后顾不上手疼,赶紧看太师椅有没有损坏。周仓忍住笑,“袁氏家风如此,又能如何?”
周冲再禀报道:“青州现在大乱,守将刘询四处搜刮粮草,抓差当兵,别驾王修和太守管统逃出青州投奔袁谭去了。”
赵昱与刘政两人大惊,刘询这是摆明要造反啊,北海还有自己的亲朋好友呢。两人齐望向周仓:“周使君,这该如何是好?”
“两位先生勿忧。那刘询若是不轨,我立即起兵讨伐。”
“使君当早作准备。”
两人心急如焚。“令,徐晃、廖化带领本营兵马屯兵泰山界首,令陈到、伍纲各带本营兵马屯兵北海界首,随时准备出击。”
周仓采用一老一新的组合,把独立营用上,是要锻炼一下队伍,廖化也终于参与到正式的战役中。“再令,曲阿带本营兵马巡视彭城、下邳,以备来犯之敌,如有溃兵甄别后接纳。黄忠为各路总接应,张平总督各处粮草供应。”
周仓对刘政说道:“我军对北海不熟,请先生辛苦一趟,为大军引路。”
刘政对周仓十分感激,这是照顾自己的家人啊,同时他也预感到如果出兵北海,那么周仓就会占据北海,而自己就会是北海郡太守。“赵别驾,跨界出兵还需禀报朝廷,请别驾起草文书向朝廷请命。”
两个人不得不佩服周仓,想的还真周到,不忘给朝廷面子。众人领命而去。周文留了下来,满脸忧虑的问道:“冀州一乱,曹操定会再次北进。原本我们以为曹操平定河北还要数年,现在看用不了多久了。”
周仓也叹口气,“二袁相争,谁人都劝不了,如之奈何?不过曹操想一下就平定河北也不是那么容易,幽州袁熙、并州高干不参与二袁之争,但对出兵对抗曹操,两人手下十万、八万的兵还是有的。别忘了还有乌桓人,袁绍在世时与他们甚好,他们也会起兵助袁尚,至少会给两人提供庇护之所。”
“曹操可不会这么优待乌桓人,但愿他们能把战事拖得久一点。”
何止是周仓,周文巴不得曹操陷入河北的泥潭。“既然担心无用,还是好好筹划拿下泰山和北海之后怎么办吧。”
北海太守已有人选,泰山的还没有着落。占据两郡,又该如何驻军呢,周仓深感手下的人和兵还是紧缺。“看主公安排,是否有意曲阿与廖化换防,而北海与胶东联防?”
“正有此意。”
周仓这么安排是考虑很久才定下的,“元芳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并无不妥,我只是觉得如此一来徐州的兵马全部都分解至各郡,是否过于分散。”
周文略带迟疑的说道。自刘秀定都东汉,主要兵力全部集中在司隶,而灵帝刘志更是创立西园八尉,都是将兵力集中在一起,难怪周文有些迟疑。一旦徐州发生战事,则人马聚集就会占去很大的时间。“元芳所虑,我再仔细思量。”
周仓点头,脑子跑到云霄之外,军队到底该如何改制呢?到底敢不敢脱离现在的军政体系建立一套新的体系呢。等等,还是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