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三百零五章 匠营出品,第一辆板车

第三百零五章 匠营出品,第一辆板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孟羲跟鲁犁来到木工营,木匠们都没干活儿,正围着一辆新做好的板车说说笑笑。  见军师来了,木匠们赶紧就让路。  李孟羲奔着新板车来了,直接走近好奇的看。只见,新做的板车跟军中那些旧板车没有形制和大小上的任何区别,都是两个木头轮子,架着一个车板,车板上左右有栏,后边有插架,前边是两根长车把。  看轮子,轮子是纯木头做的,分四半圆弧铆接而成,车轮毂中间有轮轴和木辐条,辐条手指宽,长约小臂长。  从构造来看,木车轮材质跟后世自行车轮有区别以外,结构是一样的。  板车最核心的部分,制作最难的地方,就是车轮。  至于车身,歪一点斜一点,开裂一点,无所谓,一样用。  唯独车轮,车轮扁一点,跑起来就颠簸,一颠一颠很容易就把轮子颠坏了,要是哪里有开裂,就影响车轮寿命。  李孟羲本不懂木工活,也不知道做板车的技术相关,但跟木匠们共事有一段时间了,李孟羲还是弄清楚了其中关键。  李孟羲就盯着车轮看,左边车轮看完,看右边的。  看完,才略扫了两眼板车车身。  “嗯,不错!”

李孟羲笑了,抬头目光扫过一众木匠。  他好奇问道,“哎?咱这板车,是做几天了?我啥时候让你们做的?”

诸事繁忙,李孟羲都不记得啥时候安排的活了。  “是五天么?”

为首的木匠大叔思索模样,回头看着自己人,问,“是五天么?”

“是五天。”

旁人回答。  奥,一个队,一什,十个木匠,一起忙碌五天,用木头从零开始做出了一辆板车。  李孟羲摸着下巴,不由想到,因为让木匠们做板车时,特意说了,做的快有赏,可以想象的到,木匠们干活很下力气都想快点做完。  也就是,五天一辆板车,就是生产板车的最快速度了,速度再提高,也提高不了多少。  李孟羲此时想起一个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  在那些小工厂做五金件的,一开始,说计件发工资,然后工人为多拿钱,拼命干,一个月,做了一万多工资。  老板一看,奥,原来你们能做这么快,看来生产效率还能提高。  可是不行啊,发你们的工资太多了。  于是,本来加工一件的工资假如说是一块钱,当有人一个月能做一万多的时候,老板就把单件的工资降到五毛。  好嘛,这样工人再拼死拼活,工资也上不去了,工资没涨,人却更累了。  其实这个问题,工人能稍微团结一点就能解决。  大家商量好,一个月,都不做那么多,就做六七千工件就行,省的老板把单件的价格降下来。  可总有那么一两个新来的刚下学的年轻小伙子,想多挣钱,拼命的做,果不其然,老板把价钱一改没俩月,大家都挣不到钱了。  勤劳在此情景下,还成了错误了。  不是工人蠢,是资本家吸血,狗日资本家不把工人压榨到底,绝不罢休。此是问题症结所在。  现在李孟羲有所感触,开始给木匠们发工资了,要考虑工资该发多少,不由得,就站在了资本家的角度考虑想少支出一点儿。  木匠们中如果有聪明人,如果他们知道,是要根据第一辆板车的生产工时来决定奖赏粮食的额度的话,那木匠们肯定拖工时,把工时延长两倍。  现在,李孟羲已经知道了做板车的工作量大致多少,木匠们已经没有了弄虚作假的可能。  十个木匠忙碌五天做出了一辆板车。  那,每人赏粮,应该怎么赏的好。多了,粮食支出大,少了,屁大一点粮食,起不到激赏效果。  李孟羲觉得,最低标准是,赏的粮食,得够让木匠们每天多吃一顿饱饭。  也就是,奖赏分摊下来,每人每天得一斤粮。  这个奖赏额度就很不错,能多吃顿饱饭,很实在的利益。  十个木匠忙碌五天,每人每天一斤粮,也就是一辆板车做出,按件应支付的粮食是五十斤。  按一个月算,平均每人每月奖赏的粮食是三十斤。  这是一个很具有参考价值的标准——做板车的薪资是这样,那么,做杂活的,做火把架,做木碗,做盾牌,修理枪杆刀把的木匠,因为活不一定时时有,活也轻,自然不能跟做板车的木匠的工资一样,那就,减去五斤。  做杂活的木匠,每月领粮二十五斤。  好了,问题解决了。  李孟羲摸着下巴站在车边皱眉沉思,木匠们都看着他。  突然见李孟羲抬起了头,满脸堆着笑意。  “这车做的是真好!”

李孟羲先是夸了一下。  “一会儿跟我去领粮食。”

接着又是把奖赏言明,稳了翘首以盼的匠人们。  李孟羲目光又扫了一圈,说到,“都谁是火把架,做木碗的,过来下。”

寥寥几人凑过来。  “跟你们商量下,你们看这样行不。  他们做板车的,做好一个车,发五十斤粮,一个月,大抵个人能得个三十斤粮。  你们做杂活的,活也轻,活不一定天天有。  你们每月,不管活多活少,有活没活,领个二十五斤粮?如何?”

李孟羲看着几人。  几个做杂活的木匠,立刻就面有意动之色。  李孟羲心里有了点底,“那就这劲儿说了,这是五天,月底,给你们发粮。”

说到这里,李孟羲停顿了一下,“这样,十天发一回,头两回发八斤粮,第三回,发九斤。”

说完,目视众人,又看了看鲁犁,“鲁犁,走,跟我拿粮去。”

鲁犁欣然同往。  在辎重队,李孟羲说要五十斤粮。  管粮食的军官说,要啥,要麦,高粱还是小米。  李孟羲就要开口,眼睛看到身旁鲁犁欲言又止,李孟羲便笑问鲁犁,“鲁犁,你说要啥粮?”

“要……要黍子!”

鲁犁赶紧抢话道。  李孟羲点了点头,转头看向粮草官,“那就要黍子,五十斤。”

粮草官便翻上车,扛了两三袋黍子给鲁犁。  来的是俩人,李孟羲加鲁犁,鲁犁能扛一袋粮,李孟羲还没车轮高呢,肯定扛不了,还是粮草官有眼色,喊了个人,帮着把粮扛起,跟着李孟羲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