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九百八十五章 天纵之才,兵仙韩信

第九百八十五章 天纵之才,兵仙韩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四月上旬,四月七日,李孟羲领军逼近南皮城十里之内。  离战场越近,李孟羲越不敢掉以轻心,他一再下令收缩队伍,一再降低行军速度,离南皮城越近,队伍行进速度越慢,已慢成龟速。  与此同时,南皮城以北二里,城北当日之荒村,而今已变成一片森严城垒,刘备站在一角箭塔上遥望着远处,刘备思索,这一月之期已经到了,也不知孟羲何时回来。  刘备军中粮草将近,亟待李孟羲支援,这是其一,刘备更是挂牵李孟羲的现状,这一月不见,也不知李孟羲吃好没有,有没有遇险,累不累……  刘备在箭塔上看了很久了,敌军今日仍未有动静。  “汪汪汪!”

一阵喧嚣的狗叫突然传来。  刘备闻声朝下看去,拴在墙根下的两只猎犬不知何故狂叫个不停。  刘备下意识认为狗子是饿了,他朝负责养狗的士卒喊了一声,“狗拉走,拿点食儿喂喂。”

负责养狗的士卒,也就是,【哮天卫】,哮天卫瞅瞅狂躁不已的狗子,又瞅瞅狗碗里还剩的残羹剩饭,他犹豫了一下,抬头朝刘备道,“喂过了啊?片刻前方喂过。”

既然喂过,那就不是饿着了,刘备不由想到。  突然,刘备猛的意识到了什么,他猛的回头朝狗子看去,瞅见两只狗子都在向南边吠叫,这要是一只狗子叫,可能是狗子突然发狂了,两只狗子都叫,那便说明,有异常。  想及此,刘备一下反应了过来,禽兽兵法所记,犬类听觉敏锐,可察数里之外的动静,料想朝南必有大动静,敌军可能出城了。  敌情可能有变,刘备立派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片刻后,斥候紧急回赶。  “报!将军,敌军弃城逃了!”

军情很莫名其妙,刘备一时搞不清楚敌军到底是何意图此中有有没可能藏着阴谋。比如,敌军想用弃城逃遁的假象引诱己方出城,又或者,敌军想骗己方前去追击,敌于前路已设下伏兵,就等己方中套。  刘备出于谨慎,不敢轻举妄动,他小心应对着。  与此同时,另一个方向,隔着南皮城,刘备在南皮城以北,南皮城在中间,李孟羲率部从南向南皮行军,李孟羲带着大军行至离南皮城少说还有三里多的位置,前方斥候突然来报,说敌军弃城逃了,往东逃了。  “什么?逃了?”

李孟羲以为自己听错了。  之后,李孟羲的应对跟刘备的应对不谋而合。刘备手里多少还有点骑兵,想追击还能追击一下,李孟羲手里全是步卒,用步卒追击溃兵显然不是好选择。  刘备谨慎,李孟羲也谨慎,刘备不敢轻举妄动,李孟羲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等了足足半天之后,刘备也好,李孟羲也好,他们察觉到不对了。  ——  双方合并于南皮城下,良久未见,李孟羲跟刘备却没有任何寒暄,他们走到南皮城中,看着一片遭乱空荡荡人毛都没有一个的南皮城,两人显得很是沉默。  “哎呀!”

刘备一拍脑袋,懊悔不已,“料敌不足也!若知敌军要逃,某何不堵杀他一阵,让他白白逃了!”

再后悔也晚了,刘备之所以料敌不足错失先机,根源在于,刘备谋略不能深远,不能走一步看三步。  刘备只考虑到与南皮城敌军斗智斗勇把敌军牢牢的吸在此地,刘备的主要任务的确也只有如此,可刘备根本没往后深想,他根本就没想过,如果计划达成,如果援军到来,到时敌军会作何反应,而己方又该作何应对,是主动出击配合援军,还是围堵南皮防止敌军逃窜,这些刘备都没想到。  以刘备如今的战术水平,他大抵是能想出配合援军以及围堵敌城防止敌军逃窜这些方略的,刘备非是没有做预案的能力,而是根本没想到这么远。  针对刘备这一重大失误,李孟羲帮着刘备分析不足并总结教训。  此时,大队人马入城了,巨鹿军士卒保有着足够的慎重,南皮城大抵是空了,明面上看城里是一个人都没有了,然,对着一个空荡荡的城池,巨鹿军拿出十足的郑重来对待,士卒们结着严整的阵势从四门之中缓缓朝城中压进。在经过建筑物时,巨鹿军士卒不放过任何一处房间,遇墙则入,遇屋则进,非要把所有角角落落清查干净不可。  城里那么忙,城头,李孟羲跟刘备两人却闲的很,两人相对而坐,面前放了一张纸,纸上草草画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城池图案,城池以北,写有一个【劉】字,城池以南稍远,写了一个【李】字,城池东出口,花了一个向东的箭头,这表示是敌军遁逃的方向。  图上所画,是今日战场上形势简图。  李孟羲手中拿笔,指着在北的刘备部,指了指在南的援军,再指向北遁逃的敌军,李孟羲道,“我军威慑北、南,敌军东走,很显然,他要避我兵锋,只能或东或西逃遁。”

说到这里,李孟羲眉头一挑,“或许,见其迹能知其意,对遁逃之敌,观其势,观其军,观其士气,或,亦可观其所向。  于敌,若南逃为上上之策,可敌军却向东向西唯独不向南,敌军所向诡异,大抵暗藏意图。”

李孟羲的意思概括起来一句话,方向可反应出敌军战略意图。  对李孟羲所总结的以方向判断敌军意图的方法,刘备很赞同。  于后,李孟羲又从反向推演这个以方向料敌的料敌之法。  既然,南逃为上策,不南逃所向诡异会被认为是暗藏意图,那么,若我军有朝一日想诈退引敌,于方向一项可做的操作是,越合理越逼真,往哪里逃合理,就往哪里逃。  反之,若见敌军遁逃,若敌军遁逃方向合理,那便说明,敌军或许真的是要逃,而如果敌军遁逃方向不合理,那这其中或许有诈。  举一反三之后,李孟羲和刘备得到了攻守两个方向的战术。  到这里,大抵就完了,刘备突然眉头一皱,说出了不同看法。“羲儿,某觉,不对。”

刘备迟疑说到。  “哪里不对?”

李孟羲反问。  刘备手摸着下巴盯着眼前的地图盯着看着,地图那么简陋,刘备却聚精会神一动不动的看了很久。  良久后,刘备大抵想明白了,他抬起头,盯着李孟羲的眼睛,“某以为,退向该退之处,合理则合理,可,敌敢不敢追尚是两说。”

李孟羲点了点头,示意刘备往下继续说。  刘备手指图上箭头所指,“某以为,在于地势,在于地利,在于知地利,在于知则无惧,不知则慎惧。  两方为战,一自东来,一自西来,那想必,于东来者,熟以东地势地利,占以东地利之优,于西来者,其熟识在西,地利亦在西。  于此两方,自东来者,不熟于西,怯于向西,于西来者,不熟于东,怯于向东。  如此,羲儿你说,假设我从东攻来,我又向东遁逃,你敢不敢尾随向东追杀?”

李孟羲认真思量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  刘备看着李孟羲的眼睛,手指点了点箭头一侧,“若我遁逃向北,尾随追我,你敢是不敢?”

李孟羲露出了然的神色,他笑着点了点头。  李孟羲多聪明啊,他一下就明白了刘备的意思。  战争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作战双方都必然会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若天降暴雨,守城一方不能纵火焚烧器械,守御能力大降,攻方若能察觉此天时之利,自然会趁机加强进攻;守方拒守险地,攻方无险可守,那自然,一考虑地利因素,攻方就不太愿意强攻了;又有人和,一方自知己方将领们貌合神离,又知对手同仇敌忾,那于此人和因素,纵是双方兵力相等,一方知道自己内部有将领不和的隐患,怕是不敢主动求战吧。  如刘备所言,天时地利人和此三种因素,必会被作战双方所考量,双方将领做出的决断也必然受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两股人马,一股东来,一股西来,毫无疑问,于地利这一因素,东来的在东具有地利优势,西来的在西具有地利优势。这正如,明知道对方据守险要,另一方就不怎么愿意强攻了。同理,明知道往东是优势地利处,另一方就不怎么愿意追击了。  片刻前,李孟羲跟刘备两人讨论得,合理的遁逃方向,成功诱骗敌军的可能性最高。  然而实际情况有些出入,合理归合理,合理的确更容易让人信服,可于遁逃这一点,原路遁逃最合理,可原路遁逃又因地利优势的不同使得敌军不敢贸然追击。  对冲了,到底是合理对成功率的影响高,还是地利对成功率的影响高。  李孟羲挠头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到底是要“合理”,还是要“地利”。  在两难选择之间,李孟羲忽而想到,那能不能都要呢?  既要合理,又不能让敌军因为地利关系而不敢追击。  两全其美的方法还真的有,那就是,既原方向退回去,又不原路退回去。那什么又叫既原路退回又不原路退回?偏着退呗。  偏着退,也就是,假设我军自东而来,要诈退之时,可以不原路撤退,可以向左右绕一下从另外的路撤退。这样,就两全齐美了,在大方向上,从东而来,又向东退去,合理;在小细节上,没有原路退回,也就没有地利这个因素,追击的这条路,双方都陌生,都无地利,对方敢追了。  简直完美,在遁逃诈败的战术项中,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项因素中,在地利这个因素中,在方向这个小因素上,完美的关于方向的诈败方法是这样——【斜路回退】,斜路回退指的是,遁逃时,不走原路,斜着往同方向跑。  按惯例,得到了一个战术,立刻从对立面来破解它。  李孟羲开始跟刘备讨论【斜路回退】战术的破解之法,若有朝一日,遇到一支斜路回退的敌军,还真的难以区分敌军是不是真要遁逃。  靠眼睛观察已经不足以破解这个战术了,那就只能从别的方向来思考了。李孟羲想到的是,他打他的,我打我的,他斜我也斜。  从实战考虑,假设敌军有可能假借逃遁之行暗设陷阱,那陷阱可能在哪?陷阱当然在敌军遁逃的路上。于此时,假设,我军根本就不尾随追击,我军以不顺路的方式从其他路斜着插到敌军前边,这样,既避免了中伏,又可以照样追击敌军。  此中的问题是,众所周知,三角形斜边大于其他两边,不尾随追击,一旦选择从其他路追击,那毫无疑问,追击距离大大拉长了,很难把敌军迎头截住。  此时,以斜追战术破解斜路回退战术的唯一使用场景是,双方有机动能力差值的时候,比如,敌军是普通骑兵,而我军是精锐骑兵,此时,哪怕是斜路追击,哪怕距离远了很多,依然可以把敌军拦头截住。  而要是,敌军遁逃之兵是步兵的话,我军是骑兵,斜击战术就更容易用了。  剩下的问题是,该怎么个以斜对斜的方法,往哪斜,左斜好还是右斜好?  就这个问题讨论,讨论着讨论着,李孟羲在某个瞬间突然意识到,进退都只能斜着走,这不是象棋吗,这不就是象棋里马的走法吗。  灵感迸发了,李孟羲眼睛很亮,“以【马】克制【马】战术是……别马脚!”

象棋里,别马脚这一路棋是指,我方的马跳到对方马右边的日字格里,对方的马就被别住脚了,不能往右跳了。反之,我方跳进左边日字格里,对方的马就不能往左跳了。  别马脚战术用于作战之中,敌军若向右斜走,我军也从右边斜,从右边斜击敌军右侧,这样,敌军的马脚就被别住了。  可,为何把马脚一别,马就走不了了?李孟羲有点想不明白了。  李孟羲相较于刘备,多了一些几何知识,【马】在刘备眼里只是【马】,在李孟羲眼里,两个相互斜走的马,就是两根斜线,他按着想法,把斜线相对而斜,相背而斜,平行而斜,平行就算了,他妈的,两条平行线永远不相交,也就永远追不到人。  相背而斜也就算了,一个往东南角斜,一个往东北角斜,这越跑越远。  只有相对而斜之时,两条斜线可以快速相交。  “距离……”李孟羲恍然大悟。  敌若向右斜走,我也从右边,在敌右侧位置,向敌右侧斜走,只有在此时,双方能最快速度的碰到一起。于实战,双方碰到一起,焦灼了,交战了,前进不了了。从左侧碰到一起,就向左走不了了,但退还是能退的,向右也是一样。哪边被别,哪边就走不了,这正如象棋中【马】被别住的情况。  一时之间,李孟羲想到了很多很多。以前以为,【马】之所以斜走,这是来源于骑兵部队的战术来设计的,骑兵不会傻傻的正冲敌军的枪阵,肯定会斜着避开敌军阵势的锋芒。  现在,李孟羲的理解加深了一层,他忽然意识到,象棋规则不仅仅蕴含着基本的兵种战术,象棋中更蕴含着更高级的作战战术。  神奇无比,象棋棋术中的战术,竟然放在战场上也有一样的实战价值。  到这里,李孟羲有些明悟了,象棋似乎是……一套战术推演模拟生成模型!  (兵仙韩信,天纵之才!)洞悉了象棋规则中更深的隐秘,李孟羲心中涌起无限敬佩。  象棋中所有棋术策略,在实战中全部有使用价值,全部!  别马脚,当头卒,连环車……  李孟羲很厉害,在某个刹那,他似乎和兵仙韩信思维相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