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4章 博弈

第64章 博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克臧没有让工匠们等太久,他的匠户改革意见很快就在朝议上受到了激烈的讨论。  户部的老大杨英首先站出来反对:“殿下,士农工商,岂可让工匠跟读书人一个地位,这不符合礼法。”

“杨大人,长久以来,我们都漠视了工匠阶层,你可知道,他们也是推动国家社稷发展的力量,他们有士农商都无法媲美的力量。”

郑克臧反驳道。  杨英觉得郑克臧是有些癔症了,居然把工匠的地位抬得这么高。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不服气,也不相信我说的话,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样东西。”

郑克臧决定带他们去看看走锭精纺机,让他们见识一下科技的力量。  ......  守在走锭精纺机旁边的小工匠江喜没想到,今天一下子能见到这么多官老爷。  他有点紧张,但想到昨日郑克臧对他们说的话,他不自觉地直起了腰杆。  其实,南宋后期已经发明了走锭精纺机的原型:水转大纺车。  水转大纺车是南宋时期发明的一种以水力为原动力的纺织工具,其工作部分与人力纺车大致相同。  利用水力驱动纺车,其构造与原理,据王祯《农书》记载:“与水转辗磨之法俱同。”

即在临流处安置水激转轮,用水激转轮连轴带动纺车转动,进行纺绩。  水转大纺车锭数有达32锭的,主要用来进行麻缕加拈。  每天可纺麻纱100余斤,功效是脚踏三锭纺车的30多倍。  元、明以后,棉花逐渐推广,麻纱需要量下降,大纺车纺麻因此日渐减少。  棉花纤维短,拉力小、水转大纺车不适用于纺棉纱,故而未被推广使用。  但以水转大纺车为代表的华夏机械技术知识传到欧洲后,对英国阿莱克特等发明家研发出可以纺织棉花的水力纺纱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水力纺纱车的齿轮慢慢动了起来,郑克臧从小工匠江喜接过棉花放到机器上。  在众人目瞪口呆之际,一批崭新的棉布已经成型,这种速度震撼了这群士大夫。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快的织布方式,假如这台机器火力全开,速度该多么快,他们不敢想象。  郑克臧指着走锭精纺机说道:“这就是工匠的力量。”

“且不说这种伟大的机器,我们平时用的瓷碗,种田用的耕犁,和鞑子战斗用的火铳,都离不开这些辛勤工作的匠人们的努力,正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生活,也让现在的我们能够看到那些鬼斧神工的艺术品,他们不是所谓的身份低贱的匠户,他们都是精益求精的大师。”

郑克臧的话震聋发聩,之前发对郑克臧最为剧烈的户官杨英陷入了深思。  身为东宁总制使,陈永华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支持监国的旨意,朝廷苛待工匠太久太久,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大清也已废除匠户制度,穷则思变,工匠的地位,是时候改变了。”

陈永华说道。  如果是错误的决策,他不会因为郑克臧是他女婿就支持他,虽说他也是文人,但是在这件事上,陈永华是绝对站在郑克臧这边的。  因为他在抗清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的匠人。  这些匠人确实活得很艰难困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着。  不少匠人愿意远渡重洋追随明郑军队,这让陈永华很有感触。  他希望能够替这些匠人们做些什么,让他们的生活能够更好一些。  如果说有大明祖制这座大山压着,陈永华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这是明郑,不完全是大明。  现在明郑是三个人的话语权最大,第一是郑经,第二是郑克臧,第三是陈永华。  朝议上中有两种声音并不打紧。  因为陈永华站在了郑克臧这边,这种君臣一心的局面让那些反对者心里也有些打鼓,有没有必要为了争一时之快而同时冒犯监国和总制使的威信。  仔细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这些人理所当然的打起了退堂鼓。  在陈永华的力主倡议下,最终朝议通过了郑克臧的旨意。  一时间工部慌了,工部可是直接掌管匠人的部门。  基本上所有官方匠人都要受到他们的管辖。  郑克臧的这一封旨意一下,搞出个东宁制造总局,这下好了,所有的匠人等于脱离了工部的管辖。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利益是最大的驱动力。  动了工部的利益,这下工部的老家伙们开始坐不住了。  好在郑克臧稍微妥协了一下,工部可以安排一名官员监督制造总局的运行,这才让工部消停了下来。  改革匠籍的旨意一经颁布,整个东宁府的匠人可谓是欢欣鼓舞,他们往日里被当做牛马驱使,日子过的十分辛苦,唯一盼望的就是能够吃得饱,穿的暖。  多余的想法是一点也不敢有。  可如今他们眼睛中可谓满是光芒,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  监国英明神武,废除了旧的匠籍制度,给予了匠人们充分的尊重和社会地位。  从此,匠人们也是良家子弟,不再受匠户这个身份约束了。  于是乎匠人们都铆足了气力,准备大干一场,虽然郑克臧还没有明言具体考试的方式,但想来应该是公平的。  只要是公平的,他们就会奋力争取。  若是能够称为大匠师,也可以算是光耀门楣了。  只要经过奋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真的是让人无限向往啊。  他们真的是赶上了好时候,赶上了一个好监国。  当今监国给了他们昂扬向上的理由,所以他们不能够让监国失望,他们要证明自己也可以像读书人那样为监国分忧,为复兴大明出力。  而且,在废除匠户制的同时,延平王府还颁发了《东宁营造征募补偿令》、《奖励雇工令》、《促进实用技艺发展及专营保护令》等一系列法令,更是直接保障匠户阶层的利益。  文人、武夫、匠人,或许今后的日子这三种人会促成三足鼎立的势头。  这次匠户改革是郑克臧第一次对士绅阶层的试探,没有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博弈成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