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五十七章 兵临城下

第五十七章 兵临城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沈墨没有答应结盟的事情,但是却提出可以让他们两国派出观察员来参与到这场和英国人的战争中。  这让两人这趟总算没有白跑一场,回去以后可以有了向各自的总督交差的东西。  两人向沈墨表示了感谢,表示会尽快发挥各自的殖民地,向总督报告这件事。  “如果你们想要把握住这个机会,那就尽快抓紧时间。我不会因为等待你们而推迟决战的时间的。”

沈墨对两个人交代道。  他相信如果法国人和俄国人的总督但凡不是傻子的话,肯定不会错过这个了解评估自己实力以及了解英军最新情报的好机会的。  待两人走后,沈墨就将此事放到了一边,开始全力备战起来。  苏族联军的训练内容,除了每日基础的队列训练和射击训练之外,还增加了识别各种战场军令以及水上运兵等训练内容。  在古代战争之中,旗和鼓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发令工具。  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士卒以为期也。”

也就是说,旗从本义上便与指挥直接相关。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献中得到佐证。据《列子》记载,早在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中,就出现了“以雕鹖鹰鸢为旗帜”的情况,也就是使用了以各种猛禽为装饰的旗帜。  阪泉之战是有资料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战争,这说明旗的使用几乎与中国的战争史相同步。  关于旗的起源,则可能比战争的出现更早。一般的推断是,旗最初使用于狩猎,作为一种标识引导族人从事集体狩猎活动。  旗之所在,便是首领所在的位置,大家随着旗的位置变化而行动,这样旗的原始指挥功能便产生了。  这一功能后来被运用于战争,又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起来。  “旗”字的出现,最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另外还有若干个以旗为偏旁的会意字,这说明旗在商朝时已经普遍使用了。原始的旗帜,自然不是后来人们看到的在一根旗杆上系一幅纺织品而形成的旗,而通常是在树枝上捆上一把茅草或一根兽尾,就算是旗了。  这是有文献可考的。《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前茅虑无”的说法,而成语“名列前茅”的原始含义,便是位置在队列之前。用作主帅指挥的旗帜,同时也是军队的象征。因此投降时便要交出旗帜。  武王灭商后,微子前来投诚,便“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楚国伐郑,郑君投降时,则“左执茅旌,右执鸾刀”。这些都是茅草作为旗帜前身的有力证明。  至于兽尾,则在后来的旗帜中保留下来,直到明清时期,还在旗帜上绣着兽尾的形态,以象征最高指挥所的所在。  带有兽尾的旗帜,称作“旄”,是众多军用旗帜中的一种。如武王伐纣时,便是“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至于纺织品旗帜的出现,已经是旗帜发展的最后阶段了。  商朝开始普遍用旗,但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我们已难道其详。西周时,出现了专门管理各类旗帜的组织,称作“司常”。  根据《周礼·春官·宗伯》的记载,当时司常管理的旗帜共分九大类,分别是:常、旆、旜、物、旗、旋、旐、旞、旌,每一类的形制和图案都有所不同,其使用也各异。  后来,旗帜的形制和使用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一个庞大的旗帜家族。  一支军队从基层单位开始,各级均有自己的旗帜,并用颜色、形制、大小来区别。  从军事用途来分,这些旗帜大致可分为:方位旗,如五方旗、角旗、门旗等,用于军营或阵地中,标识所在的方位;指挥旗,如望旗、认旗、变队旗等,可以将将领的行动命令传达到部队执行;  仪仗旗,如清道旗、金鼓旗等,用以表示将帅的威严。  此外,由于不可避免的迷信心理,一些军队还设有若干的按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八宿命名的旗帜,多得不可胜数。  与旗帜属于同一大类的视觉指挥器物,是各种各样的灯。  白天可以用旗来指挥,晚上目不视物,便只能用灯来代替。灯的颜色、数目不同,代表的指挥命令也不同,这样灯也可用来传递比较复杂的指挥信号,但远不如旗那样方便、准确。  在众多的军用旗帜中,最重要的便是主将帅旗,也称为“纛”,秦汉以后一般称之为“牙旗”。  这种旗帜虽然通常不直接用以指挥作战,但由于它是象征全军的大旗,因而在古代作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太平御览》说:“牙旗者,将军之精。”

古代出战之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旗”仪式,以祈求神灵的护佑。  交战过程中,牙旗之所在,便是主将之所在,指挥命令便会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发出;一旦牙旗倒下,则表明主帅被杀或已经放弃抵抗,全军就会因此而丧失斗志,甚至于全面崩溃。  因此,对于帅旗的保护,便成为军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只有身强力壮、勇敢忠诚的人才能够被选作保护帅旗的旗手,护旗在当时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  三国时期有名的战将典韦,开始时在赵宠军中,便是充当牙旗手,并在护旗中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才能而最终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护旗制度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英国人呤在其著名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  “军中执掌旗帜的旗手颇多,都由精壮忠勇的人充任。重要统帅的旗手和高级军官的官阶同等,他们在军中所处的地位极为光荣。有些旗手是我生平所见到的最勇敢的人。”

将在旗在,旗倒将亡。  作战中,敌对双方不但拼死保护自己的帅旗,而且想方设法夺取敌人的帅旗。古代战争历来以“斩将攀旗”为首功。“  攀”是拔的书面用语,“寨旗”与“斩将”并列为首功,说明古时候作战对夺取敌人帅旗的人奖赏是十分丰厚的。  历史上因夺旗而制胜的战例是很多的。  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年轻的时候,李广曾随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在一次作战中,李广奋不顾身地杀入敌人阵中,夺取敌人的帅旗而还。此举不仅动摇了敌人的军心,也极大地振奋了己方的士气,对最终的胜利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李广也因此而名显天下。  南宋初期,岳飞随王彦抗金。一次宋军渡河到新乡(今河南境内)附近,由于金兵人多气盛,王彦不敢进击。岳飞独自率部与金兵鏖战,“夺其蠹而舞”,宋军因此士气振奋,争相上前杀敌,最终大败金军,顺利攻克新乡城。”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与梁军交战。梁军中有一壮士手执帅旗,出入于阵间,无人能敌。  后唐庄宗在高丘上看到这一情景时十分感叹地说:“那个执旗者真是个猛士!我的将士中有谁能为我去夺取他的旗帜呢?”后唐的武将苌从简听到后,主动请战。  庄宗看他长得并不十分强壮,怕有所闪失而未加同意。苌从简后来偷偷带领数骑驰入敌人阵中,奋战中夺取了梁军的帅旗并回到自己的阵中。  后唐军因此振奋不已,鼓噪进战,终于大败梁军。战后,庄宗给了苌从简很多的赏赐。  帅旗一般只具象征性的意义,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会用来指挥作战。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月,唐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防守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与史思明叛军周挚部对峙。在众寡悬殊、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李光弼决心破釜沉舟,与敌决战。  他首先召集部众,对大家说:“战争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关系生死存亡的危险事。我是国家的三公之一,不可以死在叛贼的手中。万一作战不利,诸位只管向前杀敌,战死于阵前。到那时我会在这里自到,不会只让大家去死的。”

接着,他下达命令说:“你们看着我的帅旗进行作战,如果帅旗摇动缓慢,听任你们选择有利地形,灵活应战;如果我多次急速摇动帅旗,则要万众齐心,一齐拼死杀人敌阵,稍有退却者立刻斩首!”

众将齐声应诺。  作战开始,惨烈空前。在两方成胶着状态时,李光弼突然连连急挥帅旗,唐军将士见状拼死前冲,杀声震天动地。叛军为之气慑,终于大败而逃。  鼓与金都是传统的打击乐器,共鸣效果极好,鼓声激越雄壮,金音清脆响亮,二者均可及远,因此很早地便被用于指挥作战,即所谓“言不相闻,故为金鼓”。  《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载:“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

这就是说,早在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鼓便被运用于战争了。其实在兽皮鼓出现以前,还有更古老的鼓。  据《礼记·明堂位》记载,早在传说中的“伊耆氏”之时,便出现了“土鼓”,也就是陶制的鼓,可见鼓乃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于这种“土鼓”是否有军事用途,便不得而知了。  从一般的推测来看,鼓在运用于战争之前,更多地是运用于狩猎,其指挥功能也是从狩猎中演化而来的。  《初学记》卷十六《鼓》引《三礼》载:“夏后脚鼓,殷人植鼓,周人悬鼓。”

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鼓”字和象征鼓声的“彭”字。这说明至晚在商朝,鼓已普遍使用。  周代时,已设置有专门管理制鼓、击鼓的官职——“鼓人”。  战鼓也从一般作为乐器的鼓中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规格,并在军事上得到普遍的运用,即《周礼·地官·鼓人》中所说的“军动则鼓其众”。  金的本义是铜,在先秦时期一直如此,直到汉以后才发生变化,用来指现在的金属——金。  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青铜是制作各种酒器、食器、兵器和乐器的主要原料,青铜制品也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因此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文明通常也称为“青铜文明”,这一时期则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乐器除编钟可用来演奏乐曲外,其他的如钲、铎、铙、钟等往往单独使用,在乐队中起加强节奏的作用,同时也用作乐曲的收尾。  当金用于战阵时,也同样起着“节”与“止”的作用。《周礼·夏官·大司马》所说的“鸣铙且却”,就是明证。  秦汉以后,这类总称为“金”的乐器依然作为听觉讯号的器物用于军队的指挥,只是所用的种类日渐减少,保留下来的主要是钲与铙两种。后来,又增设了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南方的锣,至唐宋时逐渐传遍全国,并广泛运用于军队指挥,如人们一般所说的“鸣金收兵”,便主要是指击钲与锣而言。  另一种是兼作煮饭炊具的刁斗,又名“金柝”,打击时亦可作为军中的信号使用。著名的《木兰诗》中便有“朔气传金柝”的句子,借“金柝”来表示战争。  杜甫《夏夜叹》中也有“竞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的诗句。  与金鼓同作为听觉讯号用于军队指挥的,还有号角、唢呐、号炮等。  号角是以动物的角制成的吹奏乐器,也有以竹、木、金属仿其形制而制造的。  它原产于西羌少数民族地区,汉代时传入中原,并开始在军中广为使用。  唢呐来自西亚一带,金元时期传入我国,至明代时开始在军中广为使用。  炮是火药运用于军事以后的产物,靠其巨大的声响来传达军事命令,在明清时期运用相当广泛。  这些听觉器物作为金鼓的辅助手段,共同组成了军队的听觉指挥系统。  从一般意义上讲,金鼓运用于战阵时,鼓声代表着前进,金声则代表着停止或退却,其他器物则配合金鼓使用,传达一定的信号。春秋末期,齐国与吴、鲁联军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齐将陈书为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曾说:“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金矣。”

杜预注说:“鼓以进军,金以退军。”

鼓声是前进的命令,更起着鼓舞士气的作用。  凡战,鼓声震天则能激发斗志,使全军上下团结向前,奋勇杀敌。若鼓声停止,则表示主将被擒或被杀,不仅指挥命令中断,同时也使士气低落,人心涣散。  旗鼓代表着命令,因此它的权威是不容怀疑、不容挑战的。  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由于作战主要依靠密集队形,通过发挥军队整体的威力来获取胜利。因此利用旗鼓来达到军队行动统一便显得尤为重要。对旗鼓权威地位的挑战,是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容忍的。  有一次,吴起率军与秦国交战。作战命令尚未下达,有一个人便奋勇杀入敌人阵中,斩了两个敌军士卒的首级后返回本阵。吴起马上下令将这个违反军令、擅自行动的士卒斩首示众。当时,有部下劝阻说:“这是一个作战勇敢的有才能的人,不能斩啊!”

吴起说:“他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却没有听从我的指挥命令。”

最终还是把这人斩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