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部队通过持续的改进,搞出来了这种火枪骑兵和冲锋骑兵相互配合的战术,然后还直接把两斤半野战炮给配属到骑兵部队里,以增加骑兵部队的远程火力,如此诸多改进后,让楚军方面的骑兵部队信心大增。 一个骑兵旅,再加上多个师属骑兵团,在骑兵总数上,楚军骑兵也不会比对面的明军骑兵少了。 而战斗力上,通过持续的改进以及十二月份的多次小规模的骑兵交战战列里,也证明了,那么一对一单挑,现在的楚军骑兵也有一战之力,甚至还能占据战术优势。 这一战,能打! 而当楚军方面的最大短板,骑兵方面都表态没什么问题了,其他人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这后续讨论作战计划的时候,整体气氛都比较轻松,甚至军政部的魏开福都还有心思开对面明军的玩笑:“这样算下来,对面应该有三万人以上的新标军了,这可是要不少的钱粮和枪炮啊,难不成他们都卖儿卖女了?”
徐志贤笑呵呵的解释道:“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这几家的钱粮基本都是自行凑集,江北民众现在是苦不堪言啊,听说连那些盐商们都受不了宋祖舜了,他丢掉漕运总督的官帽子,就是因为搜刮的太狠,被人弹劾后贬职的。”
此时一旁的李成通中将也是道:“就他们那些新标军的水平,能花几个钱啊,他们三万人的耗费都还不够我们养一万人的呢,我看啊,他们捞的钱都进他们自己腰包了!”
“不过他们在失去郑芝龙和葡萄牙人的枪炮弹药供应后,这还能自造不少的枪炮,这一点倒是值得一看!”
明廷的新标军里,尤其是江北一带的新标军,他们的枪炮来源一部分是他们自行召集工匠打造的,火绳枪和野战炮对伪明那边的工匠来说还是没什么难度的,不过就是耗费和时间问题而已。 还有一部分枪炮弹药则是他们之前通过郑芝龙、葡萄牙人采购的。 只是随着郑芝龙投诚大楚帝国后,他们就彻底失去了海上的各种渠道,只能依靠自行铸造枪炮了。 此时徐志贤也道:“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的装备水平已经不如以往了,扬州那边空有一万五千人以上的新标军,但是长管火炮只有二十多门而已,最近两个月更是一门新炮都没有增加。”
“淮安那边更少一些,只有十来门。”
“他们的新式火绳枪也严重不足,我们的情报人员亲眼看到过不少的新标军还在使用旧式的鸟铳。”
“根据我们的判断,江北地区的新标军看似数量多了,但是平均质量上应该还不如之前的湖广新标军和两广新标军,就算是和州时期的江北新标军也略微差一些。”
“这一次打江北,恐怕比之前打九江还要容易一些。”
徐志贤的这话,也是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 尽管这一次江北战役里所需要面对的敌人数量更多,光是新标军就有三万之数,但是考虑到敌军新标军的素质并没有更强,反而是出现了衰退的情况。 而更重要的是大楚帝国己方的实力对比九江战役期间,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强。 哪怕不说整个大楚帝国的陆军兵力,只计算目前在江北地区作战的地面兵力,就足足有三个师又一个骑兵旅和两个臼炮团。 同时军方还准备把第一师、第十师、第十一师这三个配属燧发枪,采用新式战术的主力师用于江北地区的作战。 这样一来,楚军在江北地区就能够集中六个主力师的兵力! 再加上第一骑兵旅和多个臼炮团以及若干独立配属的部队,仅仅是主力部队的兵力就会达到十万人左右。 而明军呢? 他们的新标军加起来也就三万人左右,卫所兵也就四万多人,总兵力不过七万多人。 哪怕不算双方兵力的质量、装备上的诸多差距,仅仅是兵力上,明军方面就处于劣势。 如果算上兵员质量以及装备水平的话,那么差距就更大了。 兵员素质的优劣很难具体量化,但是依旧可以通过士兵的伙食水准进行对比。 毕竟这吃得好了,才能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有了训练后士兵的体能才能更好,而有了良好的体能才能够进行高强度的各种战术,搏斗等训练,才能够获得更加优良的行军速度以及持久作战的能力等等。 吃的好不好,对于士兵的综合素质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而这也是罗志学始终坚定维持军内高标准伙食水平的重要原因。 兵员素质外,双方的装备水平其实差距更大。 明军里的卫所兵都不用说了,都是一群拿着冷兵器,火门枪的炮灰而已,不对,人家现在明军的很多高级将领,比如宋祖舜,杨嗣昌他们都觉得这群炮灰碍手碍脚,还浪费钱粮,屁用都没有…… 他们手底下的卫所兵,更多还是用来当辅助兵力使用的,修一修工事,运输辎重啊什么的。 有点类似楚军后勤部所辖的运输团,建筑营这些辅助人员。 即便是明军里的新标军,其装备水平也远远不如楚军的装备水平。 以最为重要的火炮来说,楚军里一个旧编制的野战师,比如目前正在江北作战的第一近卫师所属的炮兵部队,在满编状态下,火炮是非常多的。 师属炮兵团辖有十二门九斤野战炮,二十四门五斤野战炮以及十二门四十八斤臼炮。 各步兵团,辎重团,骑兵团,各自辖有四门两斤半野战炮,四门十八斤臼炮,总数就是二十四门两斤半野战炮,二十四门十八斤臼炮。 光是一个第一近卫师的火炮,就比整个江北地区里明军的火炮数量总数都要多! 当然了,这种满编部队目前也就只有一个第一近卫师而已,至于其他部队,或多或少都会有缺编。 比如同样在江北作战的第八师,该师目前只有八门九斤野战炮,十六门五斤野战炮以及十八门的两斤半野战炮,臼炮方面暂时只有十二门二十四斤臼炮,十六门十八斤臼炮。 整体火力,要比第一近卫师差了一大截。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第八师,其火力也比对面的明军强得多。 一个第八师,就能够在合肥、六合、凤阳一线压着朱大典麾下的数万兵力打,就这,还是因为当地的朱大典所部,得到了大批边军骑兵的协助。 如果没有这些边军骑兵威胁楚军的侧翼和后勤线,第八师早就一路杀到凤阳去了。 兵力数量,兵员素质、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楚军都要大幅度优于对面的明军。 而这些,都是大楚帝国敢于在不太利于己方作战的江北平原地形里,还发动大规模战事的底气所在。 正月的这一场御前军务会议里,大楚帝国高层最终敲定了江北作战计划的框架。 正月二十日开始,罗志学正式下旨,对江北、江南各部进行指挥体系的调整,并重新设立了三个军。 之前罗志学在东进的一系列战役里,也设立了三个军,不过在东进战役后陆续撤销了。 第一军进军江南之后,麾下兵力第一师驻防江南,第六师则是调往浙江作战,因为兵力分散后被正式撤销。 第二军在江北作战,同样因为所辖的第四师和第八师过于分散,第八师在合肥一带作战,而第四师却是跑到了扬州去作战,所以最后同样也被撤销了。 至于第三军,撤销的时间要更早,该军在赣北战役后,麾下主力第七师调往赣南等地作战,而近卫师则是继续东进参加江南战役,因此赣北一系列战役后,第三军就是被正式撤销。 这三个军之所以被陆续撤销,那是因为这三个军都是纯粹为了东进战役而临时组建的,并不是固定编制的军。 楚军之前也好,现在也好,从来都没有设立过这种固定编制的军级部队。 包括各守备司令部也同样如此。 楚军里,最大的固定编制部队,就是师了。 毕竟师就已经够大的了,一万四五千人呢,如果两三个师组成一个固定编制的军,那么这个军就能够达到四五万人。 而楚军正规军里一共也才二三十万呢! 不管是出于兵权掌控,还是出于战略安排,罗志学都不太可能长期的设立多个固定编制,兵力好几万的军级编制的。 罗志学都是通过守备司令部,临时设立的野战军来集中更大规模的兵力,进而发起大规模作战的。 之前东进战役是这样,两广和闽浙战役也是如此,楚北的北线以及西线等方向,也是如此。 现在搞江北战役里,自然也不会例外。 罗志学直接设立了第一军和第二军、第三军。 第一军,辖第四师、第一近卫师这两支已经在运河一线作战的主力部队。 第二军,则是辖第八师以及从后方增援上来的第二十师,,用于合肥、凤阳一线,乃至未来河南方向的作战。说起这个第二十师,还是得益于乙等师第一百师,第一百零一师的编练,并接过了后方要地的弹压任务,这才能够让陆军把第二十师这个野战部队抽调出来用于合肥、凤阳方向。 第三军,辖第一师、第十师、第十一师,而这三个师乃是清一色装备燧发枪,采用新式战术的部队,而这个军,实际上才是后续用于北伐的核心主力部队。 因为燧发枪部队的战术战法和旧式部队不一样,楚军高层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干脆把预计参加北伐作战的这三个新式部队,都集中编为一个军单独作战。 除了这三个军外,在江南后方还会有第二近卫师、第十五师主力以及第二十二师,一方面是弹压当地维持当地的局势,一方面也是作为整个北伐部队的战略预备队。 随着这三个野战军的编成,北伐作战也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但是最先引爆战斗的并不是在扬州,也不是在合肥,甚至都不是滁州等地,而是在看似不起眼的海州沿海的郁洲岛。 正月二十五日,大楚帝国的北洋舰队汇集上百艘战船以及一百多艘的运输船,搭载了海军自身的一个陆战营和陆军第十五师派出的一个加强旅,对郁洲岛发动了登陆突袭。 并且只用了半天时间,就顺利攻占了该岛,随即朝着内陆的宿迁直奔而去。 紧接着,楚军第一军的第四师对扬州发动了大规模炮击,北边的第一近卫师,则是从天长出发,直插扬州背后的高邮州。 而楚军第三军这支核心主力部队,在第一骑兵旅的配合下,直接从天长一带向北发动了突袭,两师直扑淮安,一师杀向泗州。 短短几天内,楚军就对整个江北的运河沿线发动了猛攻,并不是之前宋祖舜、杨嗣昌他们预料的那样,只是单纯的强攻扬州。 海军方面也是派出了大批搭载了重炮的内河战舰,冒险驶入运河炮击扬州城。 陆续得知各地都遭到楚贼袭击消息的杨嗣昌,结合了多方面传回来的消息,再一对比地图后,都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天杀的楚贼,好大的胃口,好大的胆子!”
杨嗣昌此时那里还看不出来了,按照楚贼的这种战略部署以及突袭方向,这绝对是奔着把徐淮运河沿线的明军直接一口吞去的,甚至不惜派遣大批战舰,冒险在郁洲岛发起登陆作战,然后奔袭宿迁。 这明显就是防着淮安的杨嗣昌所部向北逃跑的。 而这还真是楚军高层的想法! 罗志学想要在江北一带,尽可能的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尤其是敌军中的新标军。 因为在江北地区作战,虽然补给也不算通常,但是总归还是能做到,而后勤运输的耗费也能够有效控制。 但是如果让大批敌军逃亡山东、河南乃至北直隶去,那么后续楚军想要集中这么多的兵力和火炮,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役,其困难程度是要翻倍增加的。 这后勤补给越远,补给也就越困难,耗费也就更大。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罗志学希望尽可能的在江北战役里就歼灭大批敌军的有生力量,避免他们北逃后,后续北伐作战后勤压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