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王国对于大楚帝国的进犯,是有一定的心理预期的,毕竟去年的时候大楚帝国就已经派遣舰队过来晃悠了一圈并撤侨,并且还到大城王国的几个主要沿海港口走了一圈,勘察了水文情况不说,而且还摸清楚了大城王国的海军实力以及沿海的一些炮台情况。 大楚帝国海军的这些举动,基本上就是摆明了高速大城王国我要来打你了。 要不然的话,刺探各种情报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大规模撤侨? 因此从去年开始,大城王国就已经开始积极备战了,不管是大楚帝国最后会不会杀过来,但是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为此,大城王国一边募兵备战,建造船只,修筑岸防炮台,一边也联系了荷兰人,从荷兰人手中购入火绳枪、火炮等武器装备。 其准备可以说也算充分了,要是用来对付西方殖民者基本都是妥妥的! 但是这种战备在大楚帝国方面看来,却是依旧不够看! 就他们的海军,还是以近海船只为主,桨帆船也不少,看似也不错,但是火炮却是没多少,整体规模也不算大。 在大楚帝国的庞大海军面前,不堪一击! 实际上东南亚国家受限于国力,他们的海军规模都不大,技术也不咋地,连西方殖民者的武装商船都挡不住,更别说抵挡大楚帝国的一大票专业战舰了。 四艘金陵级战列舰往曼谷湾一摆,再加上六艘巡洋舰以及十八艘护卫舰,足以把大城王国的那些小舢板全部击沉在海面上! 大楚帝国海军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在湄南河口击溃了大城王国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所谓舰队,二十多艘船只被击毁或俘虏,还有数十多艘船只被迫逃入湄南河,试图继续利用河道的狭窄空间里抵消大楚帝国的大帆船的强大火力优势。 不过楚海军击败了大城王国的海军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傻乎乎的派遣主力战舰进入湄南河,而是掩护地面部队开始大规模的登陆。 而当登陆开始后,双方爆发了一连串的地面战斗。 这种地面战斗对比海上战斗而言,更加让大城王国的人绝望。 海上的战斗,双方的差距是可以看的到的,甚至大城王国方面都能够预料到大楚帝国海军的实力和行动。 这也是他们在第一次海战失利后,果断缩回湄南河的缘故。 因为他们知道,就算在海上打不过,但是只要退回河道,也足以阻挡大楚帝国的舰队沿河而上。 但是地面战斗……大楚帝国的地面部队打出来的战术以及效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所料。 在湄南河河口东岸的双方首次大规模战斗力,大城王国方面四千多人据城而守,但是连一天时间都没能坚持住。 楚军干脆利索的用一批五斤和九斤的野战炮把他们的单薄城墙轰了个稀巴烂……然后掩护了九斤轻型榴弹炮以及十八斤轻型榴弹炮对大城王国的守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覆盖式炮击。 在隆隆炮声中,暹罗军甚至连楚军的步兵都没见着,就已经伤亡惨重,最后被迫撤退! 而这一次的攻城战里,楚军甚至都没有大规模使用大口径的攻城榴弹炮……不是没有,而是这些重型攻城炮都还在港口或者机动的路上、 楚军方面的第十三师以及海军陆战队方面,就是想着先打一个试探进攻,看看地方的实力如何。 这也是楚军方面在早期国内统一战争时期里的常规手段,先通过试探性进攻摸清楚对方的情况,寻找弱点,为后续的总攻提供有利的情报。 但是楚军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的城墙这么不经打…… 随便用野战炮的实心弹去打,竟然都能把他们的城墙给打了个稀巴烂,而且对方基本也没有防范榴弹的概念,根本就没有实现准备沙包、挖掘壕沟、防炮洞。 以至于遭到楚军大量轻量型的榴弹,也就是九斤榴弹、十八斤榴弹的炮击下,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防炮工事进行躲避。 最终导致伤亡惨重。 以至于让率军发起进攻的暹罗远征军副司令,负责所有地面战斗的陆军第十三师师长聂红云少将都是感叹不已…… 聂红云也是国内统一战争一路走过来,还上过辽东战场的老将了,在他的观念里,城墙这东西再不济也有个七八米厚,如果是军事要塞分分钟十多米厚,同时还会有大量的防炮工事以及部署大量的轻重火炮。 以前明军和东掳军都是这么玩的……尼玛每一次楚军攻打他们的城池的时候,都跟打乌龟壳一样,不弄上去几百门可以发射榴弹的火炮以及重炮上去,根本没法打…… 因为寻常野战炮根打不动,至少也得十四斤加农炮发射的实心炮弹,或者是用榴弹直接炮击压制敌军兵力。 只是跑到东南亚来打了一场后,发现对方的城墙不咋地,根本就用不上重炮。 “这一次远征暹罗,看来是比我预估的还要简单一些啊!”
聂红云通过一次攻城战基本上也算是把地面的情况摸清楚了。 虽然对面的暹罗军也用枪炮,而且数量不少,但是使用的都是火绳枪,火炮数量也不多。 而且这些暹罗军队缺乏骑兵,登陆几天后,他们甚至都没有遇到哪怕一次规模数百人以上的暹罗骑兵。 别说暹罗了,就算是缅甸那边和楚军之前交战的时候,也没什么骑兵,倒是有象兵,不过象兵这玩意也就看起来似乎很威武吓人,实际上机动能力不咋地,很难和骑兵一样迅速机动,不断的牵制敌军阵列进而制造机会。 象兵,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重步兵,这和骑兵的战术定位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楚军的枪炮犀利,火力非常强悍,区区象兵在火炮面前也就是活靶子! 缅甸的象兵在和楚军的交战里,基本没能发挥出来什么实际性的作用。 而大城王国这边,大规模的象兵暂时还没看到,但是楚军也不怕。 以聂红云看来,大城王国的武器装备水平,大概也就是谷内统一战争时期明新标军的水准,连东掳人都不如。 火绳枪,少量火炮再加上大量的冷兵器步兵。 根本不是自家第十三师的对手! 不说兵员素质这些东西,只说装备都差了自家一大截。 如今的楚军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换装改革,不管是甲等师还是乙等师,都是全部换装燧发枪,编制上也采取统一的三团制。 不过为了控制军费以及适应不同的环节,也分很多种。 骑兵和炮兵这些技术性兵种不说,只说步兵师。 步兵师里有甲等师,目前依旧是二十七个,不过这二十七个甲等师里,并不是所有甲等师都是齐装满员的战备师,目前只有二十个师是属于齐装满员,随时可以作战的战备状态,大部分都是部署在边疆,还有少数部署在国内各战略要地,这些甲等师的兵力基本都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还有十七个师虽然也是甲等师,但并不是战备状态,武器满编,但是人员不满员,不过情况比乙等师要好很多,也是属于随时能拉出去作战,但是战斗力差一些的那种,兵力大概在一万两千人左右。 乙等师,则是属于典型的地方守备部队,为了控制军费,几乎不要求机动能力,火炮以及骑兵、后勤等技术兵种缩小规模,并且只保留骨干兵员,兵力平均在七千人左右。 因为兵力只有七千人左右,因此乙等师就连步兵部队也是缺编的,虽然名义上有三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也有三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也有六个步兵哨,每个哨也有三个步兵队。 但是都缺斤少两,人员不足的那种,大部分只是维持了基本的框架,顶多就是搞一个满编,战斗力比较强的步兵哨出来。 通过战备、常备、守备三种状态,大楚帝国陆军成功的在保有大量师级编制的情况下,成功的对兵员进行了压缩,也对军费进行了控制。 但是人员进行控制的时候,大楚帝国陆军方面对武器装备的装备以及储备却是没有停下步伐。 燧发枪更是做到了全面换装,并且开始把早些年服役的燧发枪替换下来封存,最为战备物资。 而具体到派遣到海外作战的第十三师,自然是大楚帝国里战备部队。 属于齐装满员的那种,只不过武器装备上和部署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北方的部队不太一样。 主要是火炮上,主要以部署轻量化的火炮为主,不管是团属两斤半野战炮还是师属五斤、九斤野战炮,都是属于专门的轻量化火炮,炮管比较短,重量要更轻一些。 这样的第十三师,根本不是暹罗军这种还停留在十七世纪早期甚至十六时期的军队所能抵抗的。 这一点,在阿瑜陀耶城以南二十公里,湄南河河西吞武里的一场大战里,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为了把楚军挡在阿瑜陀耶城外头,暹罗军紧急抽调了附近所有能够抽调的兵力,汇集了足足三多万兵力迎战。 他们之中还有六千多人的火绳枪手,此外还有十多门从荷兰人、葡萄牙人等西方殖民者手中购入的西式火炮。 还有两百多头的战象,也有一些矮小的马匹。 这种实力,对于暹罗而言已经算是拿出了家底去拼了。 而楚军方面呢,只有六千多人,还有几百号人留守在河口登陆场以及沿途建立的一些补给中转站。 真正在吞武里迎战暹罗军的,只有六千五百多人,主力由第十三师的部队构成,还有部分辅助的海军陆战队。 但是真正打起来后,楚军方面却是直接压着他们打,甚至是把对面的暹罗军打的抱头鼠窜! 因为,这一战里,楚军看似人少,但实际上调动的各类野战加农炮、野战榴弹炮就足足有五十多门,此外海军那边还临时组织了一批炮手和舰炮上岸提供支援,在火炮上不仅仅数量超过对方一倍,而且性能也远超对方,口径也超过对方。 此外楚军里还有一个大编制的骑兵团八百多名骑兵。 最关键的是,楚军的步兵所使用的燧发枪以及战术! 战斗一开始,楚军的野战炮部队就直接全面控场,实心弹和榴弹覆盖了周边将近一公里的范围,双方还没近距离接触呢,暹罗军就已经开始遭到了不小的伤亡。 为了避免还没有进入战场就被成建制歼灭,暹罗军的一个个方阵被迫解开队列,散去密集队形! 然后又遭到了楚军轻骑兵的袭击! 第十三骑兵团的骑兵们,呼啸而上……还是拉着两斤半骑兵炮上去的,先是用骑兵炮把对面的战象群打的慌乱逃散好偶,这些骑兵们就挥着骑兵刀冲了上去,不断的收割阵型已经散乱的敌军人头。 等暹罗军好不容易靠近,双方步兵开始迎战的时候……那就更悲催了。 暹罗人用的还是火绳枪和冷兵器,玩的还是半冷半热的战术,而楚军这边了,直接一水的线列步兵…… 靠近后,直接以密集队形打出了密集的子弹网! 双方步兵的火力差距足足有六七倍之多……这还怎么打……没法打! 双方步兵只是简单一番交锋后,对面的暹罗步兵就溃败了。 聂红云看着战场上乱七八糟逃亡的暹罗军,都有些无聊了…… 这那里是打仗啊,明明是来郊游! 暹罗大军在吞武里溃败,当场死伤上千人,后续被楚军追击又死伤四千有余。 三万多兵力,直接死伤五千多,剩下的也是丢盔弃甲,两手空空的逃走了,并且大部分都是失去了建制根本回笼不了,而有组织逃回其王都大城只有万人左右。 当战败的消息传回大城后,大城王国的君臣们都被吓傻了…… 对于战败,其实他们也有些许的心里准备,但是根本没有预料到会打的这么惨的。 一天时间……不,半天时间都不到,三万大军就溃败了,然后死伤五千,失踪上万? 能不能别这么夸张? 至于给楚军造成了多少伤亡? 溃军将领说是至少有一千人……嗯,这已经是他所能够夸大的最大战果了。 至于实际情况? 楚军在吞武里战役里,只战死三人,伤三十八人! 这是一场颠覆了大城王国君臣想象力的战斗! 不仅仅颠覆了大城王国,更加颠覆了东南亚其他土著国家的世界观。 就连荷兰人听闻这个消息后,都是一愣一愣,直呼不可能! 还是那句话,他们觉得楚军能赢很正常,但是能赢的这么轻松就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