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料器葡萄的生产是一个需要十几道工序,很缓慢,很精细的过程。 但东花市街道的生产社毕竟已经把摊子撑起来了,还成功出品了一批合格的产品。 这就说明生产已经上了轨道。 那么宁卫民作为生产社的实际出资人,以及买断了所有产品的唯一客户。 要求生产社的职工们临时加加班,用现成的东西赶出两个急用的产品来救场,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凭借初战告捷的市场反应,宁卫民对高端工艺品的市场前景愈发看好。 在要求生产社职工们加班的同时,他还底气十足的宣称会继续支持街道招工扩大生产规模。 并且还给当下每个职工按正式工和学徒的区别发了二十元、十元不等的奖金,以作鼓励。 于是乎,生产社的职工们就更无怨言了。 反而被他煽乎的热血澎湃,斗志昂扬。 无不认为来自外企的新后台果然财大气粗,资金雄厚。 生产社应该不会重蹈覆辙,轻易倒下了。 所以英国夫妇的问题还真不是什么紧要的问题,小魏和小孟的工作纰漏,很容易就被弥补上了。 真正的问题,反倒是一鸣惊人的料器和仿生瓷的丰厚利润上,宁卫民应当如何面对新的局面,协调与均衡各方各面利益需求。 不用怀疑,首先明确的一点是,懂得利益与人分享是一个商人必须具有的素质。 要知道,商场里有一个“811”的利益分配的原则就很能说明问题。 那是商场中,大多数人已经达成共识,都比较认可的一种分配模式。 这个分配原则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说如果一个商人赚了十元钱,就要有八元钱分给关系户。 然后一元钱分配给身边掌握机密的幕僚们。 最后剩余的一元钱才能装入自己的口袋。 看似不公平,但其实很公平,因为这些钱都是用来培养生意场上的利益同盟的。 一个商人也只有利益同盟足够强大,才能保障他心无旁骛,顺风顺水的赚钱,遇难呈祥。 否则他的事业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很容易败落得无影无踪。 说透了就是一句话,生意的利益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说“吃亏是福”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心里话,其实宁卫民一点都不排斥别人沾他的光。 只有财散,人才能聚,人聚了,财才能再来更多。 这才最理想的商业运转方式,能细水长流的良性的循环。 不过蛋糕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基于实用性的原则。 给谁不给谁,给谁多些给谁少些,就成了一个带有技术含量的选择题。 给的对象要是不对,于自己事业毫无帮助,或者帮助不大。 那属于智商欠费,白白吃亏。 分配方式如果不合适,又是情商不过关。 不但没法取悦合作伙伴,让人家承情。 反倒还会起反效果,大大的得罪人呢。 至于眼下这件事该怎么去做。 毫无疑问,找上门来跟宁卫民开口的刘主任,他的要求肯定是要优先要满足的。 这不但是因为天坛园方是宁卫民深度合作伙伴,彼此的利益牵扯太深了。 宁卫民想办任何事儿,无论于公还是于私,都需要天坛园方的鼎力支持。 更为关键的是,其实宁卫民本身也早就惦记着,能借助天坛公园的零售渠道,把自己独家的工艺品卖遍整个园区呢。 而不是像如今这样,他仅仅守着一隅之地,坐等外国人溜达到这儿自投罗网。 其实宁卫民之所以一直都没开口,除了忙饭庄的事儿以外,也是在等一个合适机会。 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嘛。 他原本是想着饭庄办成了,其他的事儿再慢慢的一步步的来,也不算晚。 没想到刘主任居然能早于他的盘算,主动自己开口。 这对他来说,当然是一个水到渠成,再好不过的机会。 俗话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嘛。 既然大老刘是有求于他,那么提条件的主动权,也就充分掌握在他的手里了。 哪怕大老刘展现出的是一种强硬态度,是有点粗暴无理的,让人不愉快的。 可鉴于此人是一个身有江湖习气的粗人,是心里藏不住事儿的直筒子脾气。 越是如此,反而越发显示出他急于求成的心理,色厉内荏的本质。 宁卫民一眼就能看穿,当然也就很容易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甚至能让大老刘欠下自己一份大大的人情。 总而言之,能与借助天坛公园的零售渠道销售自己的商品,确实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大好事。 甚至可以说,宁卫民得到的好处,还要更大一些。 设想一下,如果三十年后能达成这种合作方式。 怕是任何一个商家给天坛园方交付的进场费和驻店费,都得是以千万来计算。 而且这件事一旦促成,宁卫民对于饭庄的经营,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像加了一个保险一样。 说到底,哪怕饭庄子亏了大钱,他也很容易通过工艺品的销售捞回来。 同样的,另外一个需要宁卫民格外重视的,还有旅行社导游的利益。 道理是明摆着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商品也得让买得起的人见到才行啊。 尤其这年头旅行社的导游,就是掌握着外国游客的批发商,而且还是垄断性质的。 其市场定位,几乎等同于卡住国内工艺品厂家咽喉的外贸商贸部门。 不让他们从中得到好处,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当然,由于旅游接待方也差不多是国有性质,目前还没有什么人会主动予给导游们好处。 国内旅游市场暂时还因此保持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质朴风貌。 可问题是,历史大势和人性使然终是不可逆的,早早晚晚会迎来竞争惨烈的市场环境。 宁卫民眼下要是为图小利,揣着明白装糊涂,也这样随大流,他就太缺乏远见了,也太傻了。 在这个年代率先走出给回扣这一步,就能掌握先机。 反而是他能迅速发展壮大自己的一件利器。 而且也非常有利于他提前树立起一个公平合作的标杆,为他个人积攒下良好的商誉口碑。 明明只此一家,完全可以店大欺客,却不恃强凌弱。 明明给多少都是他说了算,却始终做到账目分明,分账该多少是多少。 不用说,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只要是认识他的人,就会对他产生强烈的信任感。 如果迎来日后混乱无序,竞争惨烈的年代,他无疑就拥有了一种别人只能看着眼馋的绝对优势。 那到时候,许多花钱都做不到的事儿,或许对他都不是什么难题。 必然会为他的事业发展节省下庞大的竞争成本。 这才是真正的抓大放小,为长远计。 至于最后,宁卫民也不能忽视内部员工的利益。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人再有本事,独来独往也是做不成大事的。 越是伟大的理想和目标,就越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忙实现。 那怎么才能让下属和职工甘愿效力,充分获得他们的支持与信任? 很简单,任何人工作的目的,都不外乎是基于赚钱糊口的需要,同时也在寻找更好的前程和发展机会。 本质就是想让自己能活得富足、体面有尊严。 所以宁卫民的责任就是为职工们提供面包和希望——尽量优厚的待遇,以及一个看起来既光明又诱人的前程。 这两点做的越好,他的下属就会越忠心,越愿意贯彻他的命令,听从他的指挥。 说白了,皇帝不差饿兵,没谁会平白无故听人使唤。 什么都是对等的,总不能只索取不付出,就要下属无条件的付出。 反过来,如果有些当领导的不把下属当人,认为丢点鸡骨头鱼刺的,就够了。 那他一定留不住人才,也管不好企业,还免不了被下属念叨他祖宗八代。 其实做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头人,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是跟做皇帝差不多的。 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个道理放在企业里,也一样适用。 不过话说回来了,即使宁卫民能把利益关系想得如此透彻,也并不意味着他处理起这件事就能轻松自如,顺风顺水。 因为这个世界上经常会有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 非常不妙的是,即使他自己是绝对的获利方,但他必须要维护好的三方利益,却陷入了相互冲突的怪圈。 比如说,天坛园方的商店由于是国营属性,财务制度相当死板。 是绝对不可能像宁卫民这样,给旅行社导游吃回扣的。 而且国营商店在经营上,受物价局的监管,是有利润率限制的。 自然也不可能像宁卫民那样狠下心去痛宰老外。 那么如果宁卫民和天坛园方达成了合作,显然就会打破现有的分配局面,让导游们的利益蒙受损失。 要知道,宁卫民的工艺品之所以好卖,就是因为具有独特性啊。 一旦要在整个天坛公园的商店都铺开,斋宫的销售渠道就会丧失独此一家的优势,因为分流客户而迅速降低。 尤其是天坛公园的销售价格会大大低于斋宫现行的售价。 那么顾客除非有病,才会不面便宜的,专买贵的。 这样一来,宁卫民的商品从天坛方面的销售出去的产品越多,导游们的损失也就越大。 与之同理,斋宫的姑娘们,收入中占比最大的销售提成,也会因此迅速降低。 不可能天坛园方卖出去的商品,也有她们的一份。 那么怎么协调好多方的利益,保证人人满意,就成为了宁卫民当下面临的最大挑战。 总之,他是既不能拒绝大老刘的要求,也不能让导游觉得他不够意思,更不能寒了自己人的心。 可想而知,这是什么样的难度! 那么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谁都不吃亏,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 答案是肯定是没有的,但是可以比较接近完美。 比如说,每个人都对不是很在乎的事儿做了让步,保住了自己非常想要的利益,那就算接近完美。 宁卫民是一个相当合格的生意人,他最擅长的本事,就是调和多方矛盾,促成交易的完成。 就如同一个优秀的厨师能调和五味一样。 经过深思熟虑,他专为此事与牵扯在内的三方人员,分头做了诚意满满的沟通与交涉。 随后便在经营方式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安排,决定以如下方式来执行: 第一,宁卫民会把全部品类的工艺品拿到天坛园方的商店销售。 甚至天坛园方都可以不用付钱,先把货拿走。 等到每月月底,再按实际上卖掉的货付给宁卫民货款。 但宁卫民也有个条件,那就是他们的合作关系仅仅算是寄卖,不是进货方与销售方的关系。 他的货只能以斋宫现行售价的七成跟天坛园方结算,大老刘不要嫌贵。 而这样做,天坛园方获得的最大的好处是卖出货就能见着利润。 既不用承担进货的成本与风险,而且还有一定调整价格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宁卫民则是遵循薄利多销的原则,安全的圈定了自己的基本利益。 对他而言,哪怕天坛公园发狠的降价,程度也是相对有限的,顶多三成而已。 那原本就是他舍给天坛园方的利润空间,自然不在乎。 第二,就是为保证导游的利益,宁卫民还会印制一份有关工艺品销售情况的表格。 这种表格一式两份,是导游们领取回扣的凭证。 上面时间、地点、物品、数量、价格,一应俱全。 今后如果旅行社的导游带游客去天坛园方的国营商店购物。 国营商店的售货员不用支付现金给导游。 但有义务根据真实的销售情况,为导游填写表格。 并且还有确认签字、盖章、留底,以备月底有需要的时候,核对账目用。 到了月底,导游只需凭表格去斋宫统一支取回扣就好。 这么办,最关键的地方恰恰在于,这份回扣是斋宫出钱,与天坛园方完全无关。 所以百分之十的回扣比例虽然不变。 但导游在国营商店的回扣,就不是按销售的实际价格来计算了。 而是按照宁卫民把货卖给天坛园方的七成价钱来计算。 应该说,从金额上看,导游还是吃了一些亏的。 不过要从商品便宜肯定更好卖,而且国营商店遍布园区,数量众多的角度来考虑。 导游的实际获得也未见得比过去少。 另外出于付款的滞后性,以及销售价格低影响收入等方面的考虑。 今后导游们显然还会继续把斋宫当做他们首先推荐游客们购物的地方。 这无疑也有利于斋宫维护其本身的利益,自然是宁卫民乐见其成的。 第三,斋宫职工的利益无疑将会是普遍受损的。 因为她们没办法像导游那样从其他地方获取利益,来弥补因顾客分流,营业额下降的损失。 对此宁卫民除了尽量公平的轮换各个岗位,也是没有太多好办法的,这样的牺牲不可避免。 他也不可能直接提高业务提成的比例,白白把自己的利润送给这些姑娘们花。 不过他倒是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可以利用公款,巧妙的维护少数优秀者的利益,避免得力职工的心态受损。 并且还能转移其他平庸职工的注意力,减少大多数人纠结于此的怨气。 那就是搞职称评定。 宁卫民认为,不如借这个机会,把一些工作能力强,表现不错的职工提拔起来。 用基础工资的提高弥补她们一些经济损失。 目前斋宫只有一个主管,是可以代他行使职权,维持斋宫的运转的。 这显然是一种很粗糙,很凑合的权宜之计。 实话实说,斋宫的姑娘们至今仍保持着彼此相差不多的基础工资,大锅饭的痕迹很重。 所以既然安逸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宁卫民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惯着这些姑娘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康术德的教诲,开始拉大贫富差距。 具体来说,首先他要把原主管提一级,聘为经理,工资也会从原有的三百元提高到五百。 此外,再提拔两个人为主管,作为经理的副手,工资三百。 就是基层职工,也要按工作成绩分为一二三级,每一级增加五十元。 这样一来,从最底层的三级职工工资八十,二级一百三,到一级一百八,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升职途径。 不用说,少一半人的基础工资会因为职务提升而增长,自然就没有那么消极了,也许还会倍受鼓舞。 而其他的没获得提升的人,也会优先考虑自己原地踏步的原因。 认真反思工作态度,考量自己的将来。 那么她们也就不会一门心思去斤斤计较提成越来越少的现象了。 毕竟这个年代人们的思维模式死性,对旱涝保收的基础工资,远比挣来没数的活钱更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