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171章 乔一琦的恩人

第171章 乔一琦的恩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日,开原各营将收缴白银、布匹堆积到北门瓮城。开原军借口镇压城中闻香余孽,封锁了北门,严禁山东兵进出。  随军赶来的民政官员、镇抚兵、中军卫兵,一共三百人加班加点清点物资。  他们从八日正午一直忙到九日凌晨,才将堆积如山的金银布帛缴获清点完毕。  除了骑兵缴获,共有白银九十五万三千六百两,金器首饰一万三千件,布匹七万三千六百匹·····  缴获粮草超过一万石,约有五千石在闻香教撤走时被暴徒焚毁。  由于闻香教乱民主要为步兵,骑兵稀少,铠甲也不多,所以这次军械缴获极少,只有八百多匹战马和一些破损的铠甲兵器。  此战缴获如此丰厚,大大出乎平辽侯预料。没想到山东各府县竟然如此有钱。  其实平辽侯对晚明时期的山东知之甚少。  他对明末山东的了解,主要来自那本典藏版《金瓶梅》。  补充一句,那是康监军送给平辽侯的新年礼物。  其实刘招孙唯一感兴趣的是,书中对临清商业的描写。  正是这样商业发达的城市,才会滋生西门大官人……  实际上,位于运河重要节点的济宁和临清两城,在晚明时期,可谓富甲天下,比之秦淮江南也毫不逊色。  这两座运河城市,刘招孙是必须要拿下来的。  占据济宁临清,不仅能攫取巨额财富,还能控遏运河南北。说的直白一点,如果能卡住运河脖子,整个北直隶都得看他脸色。  1644年,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后,之所以要不顾一切急于南下,并非因为南明对满清有什么威胁,很重要一个的原因便是要尽快控制运河。运河一旦落入敌手,要不了多久,驻守京津的八旗军就要被活活饿死。  后来的鸦片战争,英国舰队兵临南京后满清便立即投降,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就眼下来说,开原军还是要先设法占据文登,一步步往前走。  山东位置太过重要,刘招孙若是突然发力,只会被周围势力群殴。  而且,现在也不是和朝廷撕破脸的时候。  刘招孙还有一层顾虑。  登州巡抚袁可立是个干才,他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平辽侯能否在山东立足。须先摸清此人底细,搞清楚袁可立是否愿意和自己合作。  无论从哪个角度,刘招孙都不想对这位充满悲情的抗金英雄下手。  ~~~  文登县县衙,三堂东花厅院。  原本作为县令眷属宅院的后院,现在成了开原文官们的休憩所在。  朝向后花园的一间厢房内。  平辽侯挥手让孙传庭、乔一琦坐下,从卫兵手中接过热菜,分别给两人递过去,两人连忙躬身接了。  乔一琦喝了口茶,大声道:  “平辽侯,西城贝勒他们回来了,缴获了几万两银子,下官这就让谢阳他们去登记····”  刘招孙连忙挥手打断:“乔大人有所不知,当初本官招纳这些女真蒙古外番,制定军律与战兵略有不同,所以银子不必全部收缴,留给布尔杭古一些,如此才能招纳外番人心。”

乔一琦继续喝茶,眼前这平辽侯和康应乾越来越像,城府变得越发深沉。  他正要开口,却听平辽侯接着道:  “康巡按和袁都察他们要监督清点缴获,今晚袁巡抚来文登,便由你们俩人陪本官接待。”

刘招孙说到这里,抬头望向孙传庭,孙传庭连忙放下茶杯。  “袁巡抚非同常人,本官在辽东时便十分钦佩,一直想结交此人。”

乔一琦正色道:  “当年倭寇出没东南,吴中施行海禁,仇家以诬告本官招兵买马,企图聚众谋反·····”  二十五年前,袁可立(字礼卿)救过乔一琦性命。  万历二十三年,乔大嘴鲜衣怒马轻薄少年。恰值壬辰倭乱爆发,东南海上倭警不断。  云间大族乔一琦与无锡望族江西布政使秦梁之子秦灯,太仓王弇州次子王士骕同为好友。  可以理解为狐朋狗友。  三人招募乡兵御倭保家。鲜衣怒马,招摇都市,很快被仇家举报他们聚众谋反。  此事惊动了万历皇帝,遂下旨彻查。  吏科给事中耿随龙上奏:“丹阳县民赵州平等恶少酒狂,初非倡乱不得误入。”

不过他的奏疏很快被压了下来。  浙江巡抚朱弘谟担心乌纱不保,直接判了秦灯斩、王士骕入监、乔一琦充军。  时任苏州府推官的袁可立觉得此案却有冤情,不顾巡抚阻扰,力主重审。  经过他多方查证,发现所谓谋反,不过是王士骕一家丁喜欢说书,在酒楼上说讲赵官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评书。  当时乔大嘴喝的酩酊大醉,模仿评书里的赵匡胤,口称“朕”。  不得不说,时光荏苒二十五年,乔一琦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因此他们被仇家告发造反。  案件很快水落石出,加之乔家朝中有人力保,三人最终被宣判无罪。  可惜秦、王已死在狱中。只有乔一琦一人大难不死,从死牢中被解救出来。  乔一琦回顾当年往事,眼圈红润,充满感激道:  “若非当年袁礼卿奋力解救,本官怕是早已尸骨无存。”

孙传庭听过这段冤案,他两次赴京会试,见闻甚多,对乔大嘴的悲惨经历颇为同情。  袁可立的大名,穿越者更是早有耳闻。此人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是晚明重臣之一。  他是明万历十七年的进士,初任南直隶苏州府推官,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二十四年正月遭罢官回籍。  天启二年升通政使司左通政署司事、侍经筵,三月十四日充廷试读卷官,四月初十日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  天启三年十月初六日晋兵部右侍郎····最终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袁可立一生平反冤案,策反刘爱塔,创建东江镇,收复辽南疆土,堪称晚明干臣。  这样的德才兼备的人物,刘招孙当然是要极力拉拢的。  ~~~~~  当日夜幕时分,在登州标兵营的护送下,登州巡抚袁可立率威海卫指挥使、同知及宁海州、福山、栖霞等地县令,匆匆赶到文登县,为平辽侯庆功。  进入文登县境内后,开原骑兵营出动一千精骑,在标兵营两翼掩护。  袁巡抚刚任职登州不久,麾下标兵营人数不过两千人,几天前在文登县南被闻香教打的溃不成军,死伤三百人。  现在他们个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士气陷入低迷,如果不是有开原骑兵在两边护卫,他们绝不敢再朝文登县靠近。  袁可立近距离观察开原骑兵,隐隐感觉到这支兵马身上充满杀气。  西城贝勒布尔杭古操着蹩脚的大明官话和袁巡抚攀谈,袁可立颇为豁达,对武人也没什么歧视,很快便和这个从海西投奔来的女真将领聊得火热。  “你是说,平辽侯还招纳建州女真做骑兵?还有虎墩兔的骑兵?”

“回袁大人,是这样的,你看,这些在周围护卫的骑兵,很多都是蒙古人。”

袁可立与布尔杭古并排骑行,仔细观察身边那些头戴明盔的骑手,发现他们长相确实与汉人不同。  袁可立啧啧称奇。  他在京师时,便听说过开原施行的以夷变夏之策,只以为那是平辽侯高谈阔论,没想到竟然都是真的。  当年万历援朝之战,袁可立便听闻刘綎麾下多有外国向化者,其麾下家丁中有暹罗人、天竺人甚至“降倭”。  没想到刘綎义子青出于蓝,竟然直接招募建奴镶白旗战兵。  “有其父必有其子!平辽侯天生奇人,幸得遇见,今夜和他秉烛长谈!”

~~~~~  按明代文贵武贱,总兵地位稍稍低于巡抚。  刘招孙为开原三卫指挥使,又有平辽侯爵位加持,地位自然不是普通总兵可比。  当日黄昏,刘招孙亲率乔一琦、孙传庭等人出西门迎接袁可立一行。  平辽侯在威海卫时便见过袁可立,不过那时军情紧急,没机会深入交谈。  眼下击败闻香教,登州局势基本稳定,正好可以和袁巡抚谈谈接下来的追剿事宜。  一众佥事县令像尾巴似得跟在袁可立身后。  袁可立望着城门口的斑斑血迹,听到说文登县被杀戮数万百姓,这位五十八岁的老头,脸色铁青,紧咬着嘴唇。  刘招孙见袁可立胡须抖动,身子微微颤抖,怕他悲伤过度,上前对他道:  “贼首已经伏法,正在十字街口被凌迟,袁大人,城外混乱,还是先进城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