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爹是赵匡胤 > 第十九章 大河向东流

第十九章 大河向东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德昭沉吟片刻,想想一下,古今无数千古绝句,说哪一首呢?这时,看见远处的花团锦簇,顿时有了主意,随后扬声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啊呀,这个也叫诗?众人起先听赵德昭吟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样的名句,都是赞叹不已,可是这次二皇子说出的这首诗却是令人出乎意料、大失所望。而台上的晋王赵光义却是用手捋着胡须,面露微笑。这个侄儿不过如此。其实这是赵德昭刻意为之,顾卓奇这样的狗屁文人,还用什么好的诗词应对?那是糟蹋诗歌。此时这场比试进行到中间,众人的热情又被调动起来。而皇子赵德昭也没有多少学识啊。晋王眼光朝台下一个文士扫去,这个文士一见晋王赵光义的目光,唯有苦笑地走了出来,对台上五人恭敬的行礼道;“在下云溪醉侯种放,勉向二皇子殿下请教。”

种家种放,此人一出,瞬间场间开始热闹起来。种放沉默好学,七岁时能写文章,不与小孩们玩耍,父亲曾令他考进士,种放以学业未成为辞,说不可以妄动。每每往来于嵩山、华山之间,慨然有隐居山林中的意思,不久父亲去世,几个兄长都营谋官职地位,唯独种放与母亲一起隐居在终南山豹林谷的东明峰,结草为庐,仅仅能够遮避风雨。种放以教书为职业,向他学习的人很多,他以学生送的礼物来供养母亲,母亲也有向道之心,不执着食物的滋味。种放的豪放和洒脱绝对是天下文人敬重的榜样,被誉为终南山之秀,意思是此山有种放而更加精彩。能够以人的名字影响到山川的当今文士,仅有种放一人。如今竟然连种放这样的大才子也来了,他不是不喜欢科举不愿进入官场入仕的吗?今天的天涯诗会竟然也来啦!所谓人的名树的影,种家可是真正的大儒。薛居正看见种放出来,也是脸含笑意对赵德昭说道;“种放是洛阳名门,父亲是前朝吏部令史,调补长安主簿。种家讲究以文修身,是为天下学子楷模。殿下你可以小心啊,大儒世家,可不是江东才子泛泛之谈。“这才是真正的文士顶流,赵德昭对种家绝对是敬仰敬佩的,种放可是宋朝名将种师道的祖上,而且种放出来后谦良恭敬,彬彬有礼,尽显大家族风范,所以对此人也是颇有好感。赵德昭听后连忙起身道;“种家博学,吾不敢放肆,请教不敢,是为交流,种兄请。”

对真正有能力的人,赵德昭向来是尊敬尊重以礼相待。种放沉吟片刻,不一会吟道;“我本厌虚名,致身天子庭。不终高尚事,有愧少微星。北阙空追悔,西山羡独醒。秋风旧期约,何日去冥冥。““好,好。”

台下众人听后顿时发出赞扬声。种放低调,简从,而且是有真才实学,这首诗词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确实是一首好诗。赵德昭沉思片刻,想起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随后平缓心情,一字一句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此诗吟完,场间瞬时陷入死一般的沉静,所有人都沉浸在诗词之中。然后,然后,足足五分钟过后,爆发出极其热烈的掌声。短短60个字的一首短诗,说尽了历代兴亡,寄托了人生感慨,可以说是以词写的史论,也是以词写的人生论。全诗虚中写实,未涉及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却包罗一切,容量极大。可以说是惊世之作,有可以说是千古奇文,绝对是恒古未有的名诗杰作。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薛居正在台上品味这两句的同时,也想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首辅之人、两朝宰相,官海沉浮,起起落落。然一朝失宠,最后的归宿在何方?晋王赵光义也是有大野心大抱负之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几句似重锤一般击在胸口,大浪淘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是最后是否得到是否成功呢?晋王赵光义也是感慨震惊的同时,对二皇子赵德昭这个侄儿有了极为深刻的嫉妒和忌惮。能够吟出如此深刻的诗词,绝对是大才,诗里面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氛,和大彻大悟的哲理。而场间所有文人士子们也是心潮起伏,激动不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冥想……这首大气磅礴的诗词一出,种放不由心神澎湃的问道;“请问这首诗曰何名?”

赵德昭心里有些惭愧,但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回道;“这首诗词名曰大河向东流!”

这首大河向东流一出——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底下的文人抖三抖。下面就不用再比试了,还有什么诗比得上这首大作啊?就在这时,台上评委陶岳出声说道;“二皇子殿下果然学史不凡,不过文人士子向来以六艺见长,光会诗词不会策论也是学有不足,不知殿下可敢比试策论?”

这个就有点牵强和狡辩之说。其实也是这些所谓的大家大儒从来没有听过,也从没没有闻过如此气势磅礴,冠绝天下的诗词。自己不如的同时也对二皇子赵德昭心生嫉妒,凭什么在天下文人面前让你出彩?所以刻意刁难,提出以所谓的策论再来进行比试。策论,意思是在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试士的项目之一。所谓科举,考的虽然都是四书五经里头的东西,但文章内容却是抄袭不来的。所以这场比试策论,绝对是真正的实力考试。所以陶岳的此番话虽然有些输不起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却也是考试文人的综合实力,所以其他几位评委包括晋王赵光义都没有反对。皇帝赵匡胤则是内心悱恻不已。自己的儿子明明文采出众,能够吟出这种荡气回肠的诗句,绝对是睥睨天下。现在这些文人又来什么策论,明显是玩不起啊。不过赵匡胤内心虽然不满,但也没有表露出来,其实心里已经对这些所谓的大家大儒打了大大的问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