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两个月,又到了上架的时候。 三月一上架。 首先感谢读者和编辑的支持帮助。 然后就是关于本书更新。 上架以后,每天两更。 如果有特殊情况加更,那就是两更的基础上加一更。 好了,接下来就是作者的一些私人见解。 卖惨就不必了。上本书上架感言卖过惨,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书就别看了。 这本主要说下作者对文学的一些浅薄看法。 文学作品给人带来快乐,让人看到了千万种可能性。 但是纵然提供这么多可能性,在面对生活实在的痛苦之时,文学的慰藉作用,仍然不值一提。 因为文学本身不提供生活的答案。 文学有用,又没有用。 它到底能带来什么?留下什么? 作者一直都在思考。 直到看到一段访谈,才感觉大概找到了答案。 那位先生是这样讲的,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有两个。 一:可以使人不卑不亢的活着。 二:可以使人精神干净。 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记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竹篮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洗礼,竹篮会变得干净。 一个人天天看书,可能什么都记不住。但潜意识里会明白。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不过这对作品的要求就很高了。得是大家之言才行。 作者有自知之明,做不到那样。 所以本书只会把作者平时思考积累的一部分观点,摘出来呈现给大家。 太过主观绝对的思想,那是作者自己的思考,无法呈现给大家。 大部分读者应该都不会,作者唯独担心极个别读者,把作者的观点认为是正确无误的。 一个人如果把另一个人的观点奉为真理,深信不疑。 那这个人的见识一定是狭隘且偏见的。 关键的是要拥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而不是全然相信别人所说。 但网文终究是娱乐向的,是市场化的。 全是思想教条,那为什么不去读教材。 所以作者会把这部作品写的有趣一些,让大家读的开心一些。 只是在开心之余,能偶然想起这本书曾经讲过怎么样的观点。 对大家能有一点点帮助。 那就足够了。 也说的差不多了。结个尾吧。 有些人能写出锦绣文章,因为胸中有山河。 他们睁开眼提起笔,就能看见远处千波粼粼,正锵然有声,逾山越海的朝他们奔来。 这无疑是让人羡慕的。 这得坦白,作者做不到,也写不出那样的文章。 作者胸中没有山川,亦没有沟壑。 只有一条平整的看不见尽头的道路。 作者曾经在迷茫,何为救赎,于是写了上本书来寻求答案。 作者现在仍然不明白,何为救赎,但好的一点是,作者已经在路上。 也许我们终将跨越山和海,终将有得必有失。 作者衷心祝愿大家,我们失去的只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