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初,刚过了春节,黄土高原还是很冷,双水村,孙家,一大早, 李林望着手里的一个黑馍馍,真是有点儿欲哭无泪,这大概是他穿越的最惨的一次, 少年派世界里最近最近也没什么事情,正好系统说少年派一,完结了,可以穿越,李林就穿越过来试试,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 只是没想到这次穿越的这么困难, 人世间那次好歹还是个正式工人,家里条件也可以,吃饱饭也是没问题的, 这次他穿越到《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家,天天的主食就是黑面馍馍,黑馒头, 黑馒头主要是荞麦,在加一些高粱,麸糠之类的粗粮,可能是没有精加工还是怎么的,粗糙的很,健康到是真健康,没有一点高科技,但是就是吃起来干巴巴的难以下咽, 吃一口黑馒头就得喝一口粥,粥也是清汤寡水,清可见底,没几个米粒儿,跟白开水其实也差不多了多少, 就这还吃不饱,好光景的时候每顿饭每人可以吃两个,光景差点儿,只有一个,就是勉强饿不死而已, 菜到是也有一个,炒的土豆丝,说是炒,其实就是炖的,一点儿油水儿没有, 这次系统也没有抽到什么有用的技能,李林真是赶紧倒霉透顶, 吃黑馒头吃的津津有味儿的孙少安见李林拿着黑馒头不动,疑惑的问道: “三爸,你想啥呢,怎么不吃啊,再不吃那馒头凉了就不好吃了!”
没错,男主西北锤王孙少安称呼李林为三爸,也就是三叔的意思,这边方言都这么叫, 李林这次穿越的是个原著里没有的人物,是孙少安的三叔,孙玉民,孙玉厚最小的一个弟弟,也就比男主孙少安大了三岁,今年24岁,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叔侄年龄差不多的大有人在,一点儿也不稀奇, 因为家里条件太差,出不起彩礼,孙玉民到现在还没成家, 孙玉厚虽然说是他大哥,其实跟父亲没什么两样,他还没出生老爹就死了,老娘也瞎了,都是大哥孙玉厚两口子一手带大的,原主心里也一直把大哥孙玉厚当作差不多父亲一般看待, 李林现在也跟着大哥孙玉厚一起生活, 孙家光景在双水村差不多是最差了,前几年为了给李林的二哥孙玉亭结婚,全家借了不少的外债,还把家里的老窑让给孙玉亭当新房, 李林跟着大哥孙玉厚一家全部搬到破窑洞里面, 关键二哥孙玉亭是个不着调的,整天不务正业,日子过的也稀里糊涂,欠下的那些外债一分钱不还,都是孙玉厚来还, 整的家里光景越过越差,全家拼死拼活的干,也只能是保证饿不死, 李林闻言回过神来,咬了一口说道: “没事儿,没事儿,我刚才想点儿事情!一时有点儿走神儿!”
孙玉厚正坐在床边抽着旱烟,闻言还当弟弟又想婆姨了,毕竟村里他这么大的没几个了,于是叹了口气说道: “玉民啊,大哥没本事,你都24了,还让你娶不上一个婆姨!”
小弟24,大儿子也22了都没有结婚,孙玉厚的压力显然很大,眉头紧锁, 李林对这个大哥很是敬重与感激,一听赶忙劝慰道: “大哥,你说那些干什么啊,这跟你也没有关系,再说了,咱家的光景我知道,不着急,咱们在干几年,等光景好了再说!”
接着顿了顿说道: “对了大哥,我学的木工要出师了,回头我就去找支书,福堂哥,他不是说只要有人木匠出师,咱们大队就开个木匠作坊嘛!我找找他去,要是咱咱们自己村里当木匠,也能减轻你的负担!”
孙玉厚这个大哥实在是没的说,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也省吃俭用的供两个弟弟学本事,老二孙玉亭就不用说了,又是念书又是托关系把他送到了钢铁厂当工人,那个年代工人可吃香的很,有工资,可惜孙玉亭那个不争气的二货,因为男女作风问题让人给开了, 老三孙玉民,也就是李林,也不让他种地,而是送到镇上的一个木匠家里学木匠, 当个木工学徒,管吃一顿午饭不管住,工钱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但是可以学一门手艺,将来吃穿不愁。 原主也是个老实憨厚的性子,一直是勤勤恳恳的学习,但是总也出不了师,李林穿越过来之后自然知道,那个木匠根本就没有认真教,纯粹把孙玉民当作小工使唤,总说快出师了,一直吊着原主, 李林自然是不愿意在去那当免费劳力了,还是在自己村里赚工分实在,只要村里同意开木匠作坊,那就是每天10个工分,还能有不少的外快, 孙玉厚一听李林说出师了,立马大喜, “玉民,你真的出师了?”
孙少安和家里的老小孙兰香也是一脸期待的看向李林,实在是家里穷怕了,现在就孙玉厚和孙少安两个赚工分,孙少平在县里读书,口粮实在是不够吃, 李林点点头,笑道: “是哩,出师了,不用去镇上当学徒了,能在村里赚工分了,不信一会儿吃完早饭,我给你们打一些桌椅板凳让你们看看!”
其实李林也可以出去闯一闯,不过暂时不想让孙玉厚这个大哥担心失望,绝对现在村里待一段儿看看, “好好好,玉民你出师就好!”
孙玉厚言语很是激动,一方面觉得家里又要有一个进项,毕竟两个人赚工分,养活一大家子实在是有点儿困难,二来是觉得孙玉民既然成功出师,那也成为了手艺人,娶个婆姨有希望了, 木匠工具,还有木材,家里是不缺的,从他当学徒的时候家里就开始慢慢置办,就是为了回家能练手, 简单吃完饭,李林就开始在院子里摆弄了起来, 孙少安在一旁打下手,一边干,还一边嘟囔, “三爸啊,你要是真出师了,那咱们家可妥了,咱们队里正好也没有木匠作坊,你可是头一个啊!”
两人都正是能干活的年纪,虽然可能有点儿营养不良,但是都是一身紧实的肌肉,干活很快,加上李林是轻车熟路, 没过多久,就打造了几个板凳,擀面杖,菜板儿,锄头柄什么的, “哎呀,三爸,这出了师真是不一样了,你现在干活真是利索啊!”
听着孙少安的感叹,李林笑了笑,这自然跟出师没什么关系, “走吧,少安,咱们拿着东西去找一下福堂哥!”
田福堂是村里的老支书,弟弟田福军又是县里的领导,基本上在村里是说一不二,这事儿必须经过他同意才行。 孙少安一听不解道: “那就直接去找福堂叔呗,拿这些东西干什么,你放心,咱们老孙家一口吐沫一个钉,那福堂叔还能不相信咱们?”
旁边看热闹的孙兰香挺机灵的,闻言立马说道: “三爸的意思是村里人也看看这些东西,那他们以后有需要了,肯定会来找三爸的!”
李林摸了摸孙兰香的小脑瓜, “我们兰香就是聪明!”
孙少安也不笨,只是没往那方面想,现在听了孙兰香的话,也是笑道; “还真是滴啊,那走走走,咱们几个都去,不对,还得留个人照顾奶奶!”
李林对着孙玉厚说道: “大哥,你就留在这里照顾娘,我和少安兰香过去一趟!”
孙玉厚是个老实疙瘩,习惯了别人安排,闻言立刻点头,一脸期望的看着几人拿着东西走了出去, 去田福堂家里的路上,碰到不少乡里乡亲,看着李林等人拿着这么多的东西,总要问一嘴, 孙少安和小兰香自然都是立马宣传起来, “这不是我三爸木匠出师了嘛,我三爸打的,我们这是去找福堂叔,商量商量开木匠铺子的事情!”
乡亲们一听,有的羡慕,有的嫉妒,不过多数还是羡慕的居多,毕竟木匠在这个年代可是个‘高贵’的职业,比农民刨地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双水村有两个大姓,分了两个大队,一队大部分是田姓,基本在都住在田家仡佬,还有一个大队基本都是金姓,住在金家湾,村委会成员基本里面基本都是这两姓, 双水村是属于明显的风水轮流转,金家过去生活最是富裕,双水村那时候基本上是金家当家做主, 不过因为一些原因现在的双水村是田家说了比较算, 孙家是少有的外来姓氏,跟田姓一起都住在田家仡佬,以前一直是被欺负的对象,直到孙少安长大,18岁就当了一队的队长,家里才稍微支棱了起来。 到了田福堂家,跟他一说, 田福堂看着这些东西,很是惊奇,对着李林说道: “玉民,这真是你打的?”
边说边拿起一个板凳上下打量了起来,“这手艺不错啊,嗯,确实不错啊!”
不过马上又打起了官腔说道: “可是你们两个也知道,这开个木匠铺子也是个大事情,我一个人也坐不了主,这样吧, 晚上我召集各个支委,我们开个村委会讨论一下,等有结果了,我在告诉你们好不好!“ 孙少安脾气稍微急躁,要不然也不能被称为西北锤王,闻言立刻说道: “福堂叔,就这么一点儿小事儿,还得召开村委会?你自己做主就行了嘛!”
“哎呀,那可不行的,这哪能行,这是个大事情,必须得是全体村委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才行哩!”
李林拦住还要想要说话的孙少安,他来的时候就没有想到田福堂会立刻答应,这个人不算坏,但是不担事儿,滑头的很,而且还爱拿架子,于是笑道: “行,那就麻烦福堂哥了,那我们现在就回去等你消息了啊!”
说完拿起两个板凳递给田福堂,一脸诚恳的说道: “福堂哥,我得麻烦你一点儿事情啊, 你看看我现在这手艺刚刚出师,也不知道做的到底怎么样,这两个板凳就留你这里,你用用,看看质量怎么样,也给好给我提提意见!”
“哎呀,你这是干什么呢,都是一个村儿,你看看……哎呀……真是滴……” 一边说,一边倒也收了起来,脸上乐开了花,这年月两个小板凳也是好东西的,田福堂把板凳放到一边,然后笑道: “行行,玉民,少安你们放心,这个事情是个好事情嘞,我肯定是同意的,我想其他人不会反对,你们就放一百个心,我待会儿就去村委会召集他们开会!”
从田福堂家里出来之后,孙少安一直是一脸奇怪的看向李林, 李林笑道: “怎么了,少安,不认识三爸了?”
孙少安摇摇头,疑惑道: “认识到是认识,但是总觉得哪里不一样了!”
孙兰香也是插嘴说道: “是啊,我也觉得三爸哪里不一样了!”
李林知道怎么回事,过去的孙玉安跟孙玉厚性子差不多,不会做出‘贿赂’田福堂的事情, 而且李林穿越了,言行举止多少有点儿不一样, “行了,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走,咱们回去在打点儿东西,看看有没有人要,没准儿能换点儿口粮嘞!”
…… 开个木匠铺本来就是好事情,再加上田福堂收了东西,自然办的尽心尽力,其实也不需要公家出什么东西,就是在村里大仓库旁边找了一个村里闲置的窑洞,方便李林对着农具什么的修修补补, 李林也正式开始赚工分,每天都是足足的十个工分,不像其他干活的老百姓,还得看你干的是多是少,相应的减少工分, 而且木匠不亏是这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村里不少人都找李林修缮家具和打造家具, 不过大件儿暂时没有,顶多就是个擀面杖小板凳什么的,有给钱的,也有用鸡蛋,小米什么的换,虽然不太多, 就这已经够孙家人兴奋了, 连着吃了几天的黄面膜,算是改善生活…… 孙少安也拿了一些用的上的东西去给孙兰花送了过去,顺便还送了点儿口粮,孙兰花自己带两个孩子也很困难,需要时常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