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北宋之天生反贼 > 第九十七章 遇高则高

第九十七章 遇高则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宁兄!”

赵佶看到宁复也一脸狂喜的大叫一声,上前紧紧抓住宁复的手就不肯放开。  “殿下,咱们还真是有缘啊!”

宁复干笑着行礼,借此把手从对方手中挣脱出来。  “那天在垂拱殿外,我见到宁兄就一直觉得咱们十分有缘,没想到宁兄与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赵佶再次热情的抓住宁复的手道。  对于赵佶来说,宁复的到来简直是意外之喜,上次他答应要去西北后又反悔,结果被赵煦一顿臭骂,逼着他不去不行,却没想到宁复竟然又要和自己一路了。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平伯吗?”

正在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了过来。  “拜见邺国公!”

宁复急忙向老者行礼,趁机又把自己的手从赵佶手中抽了出来。  这个老者名叫赵宗汉,是宋英宗赵曙最小的弟弟,算起来也就是赵煦和赵佶的叔爷。  因为赵佶的年纪太小,所以赵煦就派赵宗汉陪同他一起前往西北监军。  “世人都说清平伯少年奇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赵宗汉也哈哈一笑道。  对于赵宗汉的夸奖,宁复也急忙谦虚了几句。  正在这时,曾布又走了过来,他是代表赵煦为赵佶和宁复他们送行的。  曾布与赵宗汉是老相识,两人见面十分热情的聊了几句,直到启程的时间到了,曾布这才亲自送几人上路。  不过就在这时,曾布却把宁复拉到一边。  “皇城司那边传来消息,梁乙逋父子回到西夏后,似乎加紧了动作,西夏的局势随时都可能发生剧变!”

“他们动作还挺快啊!”

宁复眉毛一挑,一脸喜色的道。  “官家已经给章楶发去圣旨,命他便宜行事,所以你这一路最好督促端王他们加快速度,千万不要西夏那边乱起来了,你们还在路上耽误时间。”

曾布再次叮嘱道。  “枢密使放心,我明白轻重!”

宁复当即点头道。  当初他给梁乙逋父子说的是十月,所以他们肯定会在十月之前动手,现在都已经快七月了,时间上也颇为紧迫。  告别曾布后,宁复他们终于启程离京。  这次离京的队伍颇为庞大,宁复带了武学的两百多人,赵佶也带了一支两百人的禁军护卫,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官吏,整个队伍将近五百人了。  宁复并没有让柳清心送行,昨天他在家中设宴,请了柳正和柳策父子,有他们父子照顾家里,宁复也更加放心。  “小乙哥,那个端王又来了!”

正在宁复想着心事时,旁边的虎头忽然低声提醒道。  宁复一扭头,果然看到赵佶的马车凑了过来。  随后车窗打开,赵佶从里面探出头冲宁复笑道:“宁兄,可否上车一叙?”

宁复本想拒绝,但想到这一路的时间这么长,自己不能老是躲着。  想到这里,宁复当即点头道:“好啊!”

宁复说着下了马,然后登上赵佶的马车。  赵佶的马车显然是特制的,车中十分的宽大,里面摆放着一个茶几,上面已经沏好了新茶。  “这是宁兄你搞出来的福田茶,我品尝过后也极为喜欢,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茶,以前喝的不过是香料罢了!”

赵佶一指桌上的福田茶笑道。  “早就听闻殿下多才多艺,没想到对茶道也如此有研究!”

宁复虚伪的一笑道。  其实宁复早就知道,历史上的赵佶不但精通书画,而且对茶道也很有研究,正是在他的命令下,才将龙凤团茶中的香料去掉,这点他倒是和自己的口味一样。  一说起茶,赵佶也立刻打起精神,当即与宁复聊起自己品茶的心得。  宁复闻言也是心中一松,聊诗词歌赋他不行,但喝茶还是有些心得的,哪怕没有心得,也看过不少品茶的文章,所以倒是和赵佶聊的十分投机。  聊到最后,赵佶忽然有些赞叹的道:“宁兄,多才多艺的人我见过不少,可像你如此多才之人,可实在太少见了。”

“殿下谬赞了,我也只不过多读了几本书而已!”

宁复哈哈一笑道。  “宁兄太谦虚了,诗词你独占鳌头、医学你懂得预防天花、地理更是冠绝大宋,甚至连茶道都如此精通,我本以为自己还算聪明,可是与宁兄一比,简直差太多了!”

赵佶说到最后时,也露出自愧不如的表情。  宁复再次谦虚了几句,忽然间感觉赵佶好像也不怎么讨厌了!  “说起诗词,我昨晚心中满是离别之苦,于是新作了一首,不如……”  “殿下,其实相比于诗词地理,我最擅长的还是相术!”

宁复可不想和赵佶讨论什么诗词,所以立刻打断道。  “相术!”

赵佶眼睛一亮,他对相术同样十分感兴趣,于是急忙道:“宁兄你竟然还懂得相术?”

“当然,之前我曾经替不少人看过相,比如大理国使段正淳、西夏国舅梁乙逋父子,他们都对我的相术赞不绝口!”

宁复再次一笑道。  “那你能帮我看一下面相吗?”

赵佶立刻问道。  历史上的赵佶就十分迷信,登基后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当然可以,不过殿下贵气逼人,我也不敢保证能否看得准!”

宁复说着装模作样的打量起赵佶的面相。  说实话,赵佶的长相的确俊俏,而且本人也十分有才华。  可惜再好的面相,再高的才华,也掩盖不了赵佶是个昏君的事实。  历史上的赵佶为了一己之私,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这些全都劳民伤财之举。  政治上他重用蔡京、高俅与童贯等人,更导致大宋文恬武嬉,国力一落千丈,最后落得个亡国的下场一点也不冤。  宁复熟知赵佶的命运,甚至他完全可以把“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再化龙”送一遍。  不过想到赵佶若是有了野心,对大宋绝非是一件好事,所以宁复无论如何也送不出手。  “宁兄你怎么不说话?”

赵佶看到宁复打量着自己,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终于忍不住问道。  宁复终于清醒,只见他再次打量了一下赵佶,这才神情凝重的道:“是下官失算了,殿下是天潢贵胄,父兄皆为帝王,受帝王之气庇佑,下官能看到的东西也十分有限!”

“宁兄你能看出什么?”

赵佶先是有些失望,随即又再次追问道。  “殿下命格受文曲星照映,因此兴趣极为广泛,对书法、丹青、骑马、蹴鞠都十分擅长?”

宁复笑着问道。  赵佶身为监军,对西北的局势十分重要,暂时还杀不得,所以宁复干脆就借着这个机会,先和赵佶打好关系,这样日后就算是想动手,也会更加方便。  “咦,宁兄你果然厉害,连这些都能看出来?”

赵佶闻言瞪大眼睛。  宁复说的这些都是他的私人兴趣,知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对宁复的相术也更加相信了。  “这还不算什么,我还看出殿下的子女宫极旺,所以殿下日后定然子女众多!”

宁复紧接着又道破一句天机,相比赵煦这个绝后的家伙,赵佶的子女简直太多了,光儿子就有三十多个,甚至做了亡国之君后,还不忘生孩子。  “真的?太好了!”

赵佶闻言大喜过望,他父亲神宗是生一个死一个,只有他和赵煦少数几个皇子公主活了下来,赵煦到现在更是没有孩子。  因此赵佶一直担心自己日后会不会有子女,现在听到宁复的话,终于让他放下心来。  “宁兄你还看出了什么,快都告诉我!”

赵佶伸手拉住宁复的袖子,一脸殷切的再次问道,他对宁复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完全把对方当成偶像来看了。  “其它的就不好说了,不过我可以送给殿下一句话,你定要牢牢记在心中,这可能关乎到殿下日后的命运!”

宁复沉吟了片刻终于再次道。  “什么话?”

赵佶瞪大眼睛。  “遇高则高!”

宁复吐出四个字道。  既然不能把话说的太明白,索性就帮高俅一把,只是高俅离京这么久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与此同时,东京城朱雀外,一个瘦高的青年背着一个包袱,风尘仆仆的来到城门外。  当看到眼前这熟悉的城门时,青年激动的热泪盈眶。  过了许久,青年这才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自语道:“我高俅……终于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