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黄安才说到第一期规划好的工程队人数,两女就惊呆了。 “15000人?”
赵颜嘴唇微微张开,双目盯着黄安的眼睛,惊讶中透露着佩服和欣喜。 她之前听黄安说过类似的事情,知道以工代赈的意思。 但她没想到,师弟嘴里的以工代赈的规模,竟然这般大。 惊讶之余,她也非常骄傲。 毕竟,黄安表现得越厉害,她也会越高兴。 而骆飞瑶就不一样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要瞪出来一样。 嘴巴长得大大的,坐在对面的黄安,甚至能直接看清楚她嘴巴里的红红的小舌头。 筷子无意识地扔到了桌上,骆飞瑶见黄安脸上表情不似作假,下意识地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她迟疑道: “若是建立着五个工程队,听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可是,人怎么管理?人手够吗?”
骆飞瑶脸上出现忧色。 坦白讲,她是个合格的大明官员。 最起码一直将自己的一部分心思,放在百姓身上。 否则,她根本无法问出这个具体且实际的问题。 面对骆飞瑶提出的担忧,黄安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人手我已经安排好了。暂时由赵路、张让他们这些武者充当管理。更下面的管理人员,主要从城内招收,我已经安排人去搜寻了。”
“伙食、消暑汤、农具等,也有相应的准备。”
黄安说得很笼统,为了打消骆飞瑶刨根问底的心思,他继续补充道: “干农活又不是带兵打仗,也不是出城剿匪。任务安排下去后,他们这些队长的职责,也就是传达我的命令,盯着李家那些罪人,不叫他们逃跑和闹事就行。”
听到黄安的解释,骆飞瑶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她笑着摇头道:“倒是我疏忽了。种地确实不需要多少有能力的手下!”
黄安知道,骆飞瑶嘴里的有能力的手下,是那些武道修为还可以,且管理能力都不弱的人。 最起码,也是武者。 只有武者,才能被她称之为有能力的手下。 但其实,在黄安的标准里,能识字算账的,就已经是有能力的手下了。 对黄安的办事能力,骆飞瑶是比较清楚的,自然也放心。 故而也就没多问,重新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 她只是在突然想起问题时,才会问一嘴。 黄安对答的滴水不漏,倒也没有引起骆飞瑶深究的意愿。 赵颜自然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作为一城之主的她,平常公务其实也算繁忙。 整个丰安城,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要她管。 她的任务,又不是只有李家的事情。 这几天忙于公审大会的事情,其余事情都耽搁了,她需要尽快处理掉。 所以现在,黄安能主动帮她忙,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怎么会想着反驳? “有什么需求,直接给我说就行了。”
赵颜含情脉脉,想着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行,我肯定是不会向你客气饿的。”
黄安哈哈一笑,也不推辞。 这一瞬间,骆飞瑶觉得自己已经吃饱了,眼前的大鱼大肉,也没刚才那么香了。 ...... 第二天一大早,一则从赵家武馆和城主府,同时发出来的消息,再次震惊了整个丰安城。 往前三日的热闹场景,似乎还未过去。 新的热闹事,就接踵而来。 而且,这次同样是大好事! 策划了公审大会,砍了三百余李家罪人脑袋的黄安黄公子,宣布成立了五个工程队。 虽然是以城主府的名义成立的,但是听说,不是往年城主府组织的劳役。 而是一种全新的干活队伍。 被原来的城主府召集去服劳役,是丰安城内外百姓,所有人都不想面对的。 因为服劳役,不仅仅要自带干粮。 十几天,甚至好几个月回不了家,连基本的伙食都无法保证。 更关键的是,服劳役是没银子的。 一文铜钱都没有,干的还都是那些脏活累活。 甚至往些年,还要死上好些人。 死人后,朝廷下发的抚恤金,也会经过层层克扣,到他们手里后,就没多少了。 但是,那工程队可不一样的。 完全不一样。 那些大人们,已经在满大街地宣传了。 工程队的成员,不用出丰安县的范围,不用到其他县城去。 他们晚上下工后,能回家睡觉去,不必露宿荒野,忍受无处不在的炎热、蚊虫等恶劣环境。 事关工程队,有两个关键的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就是,一天三顿饭,而且管饱! 就这一项条件,就让整个丰安城的百姓们,激动了。 一天三顿,比大多数百姓都吃得要好。 要不是这消息传得满大街都是,而且传消息的,还是前两三天,在李家府邸广场上,维护秩序的那批官差们。 否则他们说什么也不会相信,天下还有这种大好事。 能在非重体力劳动时,少吃一点,甚至一顿,已经成了丰安城大多数底层百姓们的共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找个一天管三顿饭的活,是非常幸运的。 这种职位,很抢手。 而第二个好消息,就是有酬劳。 只要能进入工程队,那每天就有五文钱拿。 钱虽然少,但在这个想干活都找不到打工地方的丰安城,依旧是非常好的一个消息了。 平常时候,丰安城的百姓,只能去地主世家的家里,去当个长工,或者短工。 大部分,是无所事事的。 甚至,还有小道消息传来,若是不想要银子,只要干够一定的天数,那就可以用劳力,换取城外的土地,甚至是现成的耕地。 这个用劳力,换取土地,甚至是耕地的消息,同样传得有板有眼的。 但是,城内百姓却是真的不敢相信。 这种大好事,真的能轮到他们这些泥腿子吗? 应该不可能吧? 他们虽然持有坚定的怀疑态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条离谱的传言,还是在他们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 尤其是一些逃难来丰安城,或者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丧失了土地的流民们,最为激动。 他们是第一批响应的人,因为他们除了相信之外,再没其他活路了。 赵家武馆和城主府,都已经放出了消息。 在两天内,将会从城中选取7000青壮,加人五个工程队当中。 想要进入工程队的,可以去赵家武馆正门外广场,或者城主府外的广场上,报名参加。 正式的报名,会在早上十点开始。 这条消息,实在是太过吸引人了。 一时间,整个丰安城的气氛,变得比前三天公审大会时,还要热烈得多。 超过八成的城内青壮,都动心了。 无一例外,全部往广场上涌去。 而得到消息时,晚了一点的城外农夫,也在后脚跟了上来。 甚至,连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佝偻着腰,也只往报名点跑。 看热闹的妇女、孩童,更是不计其数。 如此多的人,一度让城内两条去往报名点的主要通道,产生了严重的堵塞。 所幸,黄安对此早就有所预料。 闲下来的兄弟们,直接派出去,充当了临时的交警。 对相关路段进行了临时的交通管控。 在报名点范围一公里之内,只有青壮才能进入。 其余人等,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做工的,一律不许进入。 而在管制区域内,也有很多混进去的人。 黄安,不对,晁穆他们一手制定的筛选青壮的流程,自然是不会这么容易就被钻空子的。 黄安专门安排人,在两个排队报名点,将一眼看着就不能干活的瘦子、矮子。 或者年纪不合适的人,直接筛选出去。 在手持棍棒的护卫面前,百姓们是没有反抗能力的。 黯然离去者,不知凡级。 在报名的时候,也发生了许多糟心事。 城里的青壮,还好一点,起码有个能叫的名字,报名时也能流畅地说出居住点,或者具有的能力。 比如木匠、扎纸匠、石匠等。 城外的青壮,就一言难尽了。 名字就是个大问题,但好歹还能叫得响,喊一声能知道应答的。 绝大多数百姓的名字,就是姓加数字。 数字很统一,无非是两种。 一种是生他的时候,父亲的年纪。 还有一种就是自己的出生日期。 这样的名字命名方式,很简单。 初看没有问题,但细细想来,问题大了。 一年也就三六十五天,大多数名字都是生日和年纪,这重名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在报名点随即喊一声“杨五六”、“钱三四”,应答者估计数以百计。 可苦了那些统计报名人信息的手下兄弟们,毕竟重复太多了。 要是单单重复也就算了,还能根据居住地区分。 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连自己的居住地的详细信息,都讲不明白。 甚至,很多人住的地方,只有三两户人家,连地名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在稍稍有点见识的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 可能会想着,世界上怎么还有成年人,不知道自己住的详细地址呢?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情况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少。 两个报名点,数以万计的青壮,其中至少有三成都是这样的。 憨到极点了。 能当场纠正解决的还好,实在不能解决,无法确定现在居住地点的,就直接打发出去,剔除其在工程队中的名额。 住的偏僻,信息来源匮乏,本身就一种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