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婶,这恐怕已经不是第一次邀长姐出行了吧?”
谢云初在软榻另一侧坐下。 谢雯蔓点了点头:“三婶邀了多次,不过那时候我身子不好,实在是没有心情,便未去。”
“长姐,魏管事刚来同我说,三婶母家的嫂嫂带着陈文嘉,二十多日前便来了永嘉,人就住在三婶的陪嫁庄子上。”
“没听三婶提起,也未曾见三婶母家嫂嫂递帖子拜见祖母……”谢雯蔓话音一落,立时便明了。 她面色略白。 她心里明白三婶提及想让她嫁入陈家,是想以她的婚姻和余生为筹码,让母亲过继五郎。 “长姐,旁人是什么盘算,什么心思都不重要,也不必在意,长姐应当想的……是日后如何过这一生,不论长姐想如何过……我都会帮你。”
谢云初一直想同谢雯蔓深谈一次。 谢雯蔓捏住帕子,半晌未语泪先流。 “长姐不敢想以后,长姐看着你为了能让长姐和离,得了祖父的看重,听说你在汴京为长姐讨要嫁妆出头,还听说你在长公主宴会上投壶拔得头筹,长姐很为你高兴,可也很羞愧……让你拖着这样的身子为长姐出头,长姐怕……成为你的污点和包袱,所以……长姐如何过这一生不重要,重要的……是长姐想你能平安喜乐,不受拖累。”
谢雯蔓是谢氏嫡女,昔日的匣中圭璋,何其尊贵。 如今被旁人提及,都小心翼翼,生怕损了妹妹分毫。 “不过是一场让人失望的婚姻,长姐不该如此自轻自贱。”
谢云初声音徐徐,“长姐可知道蜀国名妓秦绿芙?”
谢雯蔓摇头,她出身于士族,自然是未曾听过妓子之名。 哪怕此人,如今已让朝廷忌惮。 “秦绿芙自小被父亲卖入青楼,在男人酒臭和无尽恶意中逢迎为生,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下贱的女子,却在蜀国城池被围之时,带领蜀国百姓和青楼的妓子们,齐心协力抗击北魏!”
谢雯蔓面露惊讶。 “蜀国国灭……她坚守着最后一份对母国的热爱,带着不愿降伏的百姓占山为王!蜀国曾经的皇子……北魏降国侯亲自前往替北魏皇帝诏安,秦绿芙恭敬相待,却拒不臣服,称……他们这些蜀国百姓都愿舍命为母国守住最后一个山头,这是他们心中的大义!他们这些蜀国百姓,更愿意成为北魏皇帝不敢杀他们蜀国皇室诸人的忌惮。”
谢雯蔓觉着不可思议,不提秦绿芙的出身,她一个女子……竟然落草为寇,为守住母国最后一个山头,为成北魏不敢杀蜀国皇室诸人的忌惮。 这需要怎样的勇气,这样的魄力和能力。 “多年来,秦绿芙壮大自身实力,领兵抗击过戎狄,也率兵抗击过北魏,她被称作匪,但从未做过欺凌百姓之事,秦绿芙这样出身的女子,她曾跪着生,但也能站着活,做这世间男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谢云初认真望着大受震撼的谢雯蔓:“长姐,你是谢家大宗嫡长女,有自己的尊严和骄傲,面对这世道……应不退缩不畏惧!这世间待女子过分苛刻,我很庆幸当初……成为了六郎,所以我的路要比长姐更为容易,因此……我也愿倾尽全力成为长姐行走世间的底气。”
谢雯蔓看着妹妹黑白分明的坚韧瞳仁,拳头收紧,心中有些乱,又似找到了些头绪:“我得……我得好好想想!”
她知道长姐这十九年来,一直都是当世女子的典范,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要扭转长姐的习性和习惯,还需要长姐自己想通。 “此事同长姐婚事一般……不急,长姐不必思虑再嫁之事,我自认有这个能耐,护住长姐不被任何人逼着再嫁。”
谢雯蔓鼻翼扇动,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越发觉得自己没用拖累了妹妹。 她得立起来啊! 不然妹妹总挂心她,得多累! 谢雯蔓点头:“长姐信你!”
“这里是祖父给我的几个旺铺,还有南郊的庄子水田……”谢云初将装着地契、房契的木匣子推到谢雯蔓面前,“母亲平日里庶务繁忙,我又不擅长这些,能否辛苦长姐替我打理?”
谢雯蔓应下,她能帮谢云初很高兴:“好,你放心……长姐一定给你打理妥帖。”
“长姐要帮我打理这些,近些日子便不要出门了,还愿之事……便辛苦母亲随三婶去一趟。”
谢雯蔓颔首:“长姐知道了!”
· 五月二十八一早,汴京的信送到了谢老太爷的手中。 谢大爷在信中详述了北魏安平侯夫人此次来汴京,是为了商议两国出兵……共灭戎狄之事。 兵部尚书直言不可和北魏合兵,皇帝训斥兵部尚书不顾边民死活,罚了半年的俸禄。 二皇子萧知宴请命领兵,皇帝也已允准,五月二十九……也就是明日,由二皇子率兵出发。 谢老太爷气得砸了漱口的杯子,惊得丫鬟们跪了一地。 北魏说是合兵,实则是为了进一步削弱大邺的兵力。 谢老太爷身未在朝堂,都能洞若观火,朝廷之上那么多文武百官难道不知道? 不过是皇帝主意拿定,朝臣都曲意逢迎罢了! “出兵五万!让我大邺的五万儿郎去送死吗?!”
谢云初跨入荣和院时,便听到谢老太爷痛心疾首的话音从上房传来。 她没着急进去同谢老太爷请安,侧头问正盯着仆从摆膳的魏管事:“祖父这是怎么了?”
魏管事低声道:“大爷来信了,说陛下要与北魏各出兵五万共灭戎狄,由二皇子领大邺兵力,但统帅是北魏的百里宏将军。”
见谢云初若有所思,魏管事又道:“对了,工部尚书家的柳四郎也给六郎来了信,是随此次大爷的家书一同送来的,在老太爷那。”
谢云初点了点头,跨入正房同谢老太爷请安。 谢家女眷早已经来了,隔着屏风在碧纱橱内陪着谢老太太说话。 谢云初先同谢老太太请了安,来正厅时,谢二爷和谢三爷正在宽慰谢老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