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你回府。”
吃饱喝足之后,萧华雍道。 “殿下……” “就让天圆说我已苏醒,只是眼睛极为不适。我要回宫,顺道送你归府。”
萧华雍做了决定,“并非轻视呦呦之能,是不亲眼见到呦呦回府,我心难安。”
既然他安排好,沈羲和也不和他争执,萧华雍带着皇帝留下的浩浩荡荡的人回宫,绕过了沈羲和的郡主府,亲自将沈羲和送到了家门口,看到管家沈庆和莫远将她接入府,才继续启程。 “这些日子,要谨慎些。”
沈羲和回府之中叮嘱。 不论是她所猜想的情况,还是萧华雍所想,对她不利的可能都极大。 “郡主,夜里婢子与郡主同睡。”
墨玉道。 沈羲和没有托大,点了点头,不但让墨玉在她的床榻前置了寝榻,还把短命抱到了房间,短命夜间警醒更甚墨玉和莫远等人。 “医馆那边的人都撤了么?”
沈羲和又问。 骗阳陵公主和穆努哈进去的医馆是一个月前买来的医馆,原来的东家因为不擅医道,导致医馆没有高明的医师,只能售卖些药材而入不敷出,很容易就能从他手中买下来。 只不过这些年一直守着祖业,没有主动挂牌兜售,才导致无人问津。 “太子殿下之事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人已经都出了城,官府追查也查不到。”
珍珠回话。 买卖药铺是需要过户落契,需得用上户籍和路引,而这份路引和户籍拥有者也是他们的人,他一个月前确实来买了医馆,却不曾开门营业,人早早回了原籍,在那边有人证,证明这段时日他没有在京都。 另一个就是医馆早就关门半个多月,这半个多月根本没有开门,那日又是击鞠赛,有空闲的百姓都去观赛,没有空闲的百姓不大可能从偏远的医馆路过。 莫远等人也是极其小心,应是没有人见到医馆开门,便是穆努哈落网,提到医馆也是对不上,只能证明他在说谎,更进一步证实他杀了阳陵公主。 “鸿胪客馆突厥的使节都被陛下派人看守起来。”
珍珠又补充一句。 尽管穆努哈现在有在逃的嫌疑,但事情没有调查出最后的结果,祐宁帝还给予了使节一分尊重,只是软禁在鸿胪客馆,没有直接下狱。 “郡主,穆努哈为何要逃走?”
碧玉想不明白,“他这一逃岂不是坐实了杀人潜逃?”
“以他的敏锐,在中我的香料晕厥之时,就应该想到这个局不是他想挣脱就能挣脱。”
沈羲和一边缓步往自己的院子走一边道,“他醒来就被人亲眼目睹杀了阳陵公主,已是百口莫辩,留下来是只能坐以待毙,有人助他,他定是要逃,逃了就是悬案。 突厥那边死咬着穆努哈是被祐宁帝杀了,才说人不见,这件事谁是谁非就定论不了。如此一来,极有可能免了两国之战,双方就默认为一命赔一命。”
“陛下怎会接受这样的一命赔一命?”
自己的女儿死了,突厥王子这个嫌犯跑了,还要让人认为他已经报了仇,这不是吃了大亏。 “不然呢?”
沈羲和掀唇一笑,“人在案发时就毫不抵抗被捉拿,随后失踪于京兆府。在京都不见踪影,便是确定了穆努哈是杀人真凶,杀了也应该把尸体还给突厥才是。”
这飞来一笔,不但让穆努哈成功脱身,且还让陛下不占理。 如此一想,沈羲和倒是不担忧穆努哈现在会寻上她,他一现身就意味着他是自己潜逃。他若是聪明人,就应该咽下这口气,想尽办法出城,离开京都。 只不过从此以后他必须是个死人,他便是逃回了突厥也得活在阴暗里,不然祐宁帝一旦发现他的踪迹,就有权利让突厥交人。 就看穆努哈甘不甘心,想到此,沈羲和吩咐道:“盯紧城门口。”
如果穆努哈选择隐忍,就会越快出城越好。 不止沈羲和想到了这一点,冷静下来的萧华雍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回宫后双眼被蒙上,太医说他不可视物,具体能不能好就要等这几日清理了毒素再定论。 “七郎,你放心,朕会为你做主。”
祐宁帝第一时间来探望萧华雍。 “陛下,儿听闻五妹他喀喀喀……”萧华雍语气有些悲伤,“儿之事可缓缓,不能让五妹枉死……” 祐宁帝也是心烦不已,近来真是不顺心的是一桩接着一桩,儿子被人毒得可能双目失明,女儿枉死在宫外,凶徒还不知所踪。 “阳陵之事,朕已让绣衣使去办。”
祐宁帝道,“你无需担心,仔细将养,太医令说你的眼睛还有救,莫要灰心。”
覆着双眼的萧华雍,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淡笑:“儿无碍,便是当真失明,日后少出府便是。”
他说的是少出府而不是少出东宫,明明他很平和,仿佛逆来顺受一般丝毫不计较,平心静气得令人心疼,祐宁帝只能又道:“仔细将养,定会无碍。”
“陛下,穆努哈因何要对阳陵下杀手?”
萧华雍好似转移话题般问道,“这其中可有误会?”
“在阳陵宫中搜到些药,她给穆努哈下了药……”祐宁帝到底没有说是何药。 有些线索只要祐宁帝想查是一定能查得到,尽管穆努哈引起了他对萧华雍的猜疑,但这件事情祐宁帝却不认为是萧华雍为了灭口穆努哈所为。 萧华雍不可能绕个圈子搭上阳陵公主一条命来把穆努哈套住,他若对穆努哈动手,定会直接寻穆努哈,尽管无毒不丈夫,可这样的手法也过于不够血性和男人。 不像是他的皇子的行事作风,这种直觉祐宁帝从不怀疑。 “阳陵为何出宫?”
萧华雍又问。 “是穆努哈约出去,应是穆努哈发现阳陵给她下药,才将她约出了宫。”
祐宁帝微微皱眉。 上次穆努哈给阳陵公主递信约见,就露了笔迹和惯用的纸张给沈羲和,沈羲和仿照了一份,在阳陵公主出宫后,随着那瓶药放入阳陵公主的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