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公文,送到了平舆郡府衙当中。 公文来自许氏,内容是说。 蓬莱名士陈仲路过许氏,表达了对隐士嵇慷无故被杀的愤慨,虽然关内侯许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还是无法抚平陈仲的怒火,许氏请求朝廷有司对此事加以关注,做出正面解释,如果嵇慷有罪就应当公布罪行,如果嵇慷无罪就应当给出补偿并处罚责任人,这样做了,才能挽回天下名士之心。 许综与许仪沟通之后,确定许氏与大将军曹爽、司氏兄弟同时保持一定距离的策略。 于是拦截陈仲的结果,就不再只是私下告知羊古,或者直接暗中向司氏传递,走朝廷公文,上书言事,谁都找不出不是来。 经过敕神间传递消息。 很快,羊古不但得到了许氏的上书,而且还得知了更多的细节。 “陈子正公状若中年啊!可敬、可畏!”
羊古一年到头,除非上殿面君,都是穿袍大袖,时而敞怀,隆冬时节也不觉寒冷,甚至于冬天时,旁人与他相见,同处一室都能感到温暖,乃是羊古一人,便使室内温暖如春。 然而若在夏天,与羊古同坐,又甚是清凉。 此刻,羊古便敞怀挥扇,听着亲近老仆讲述情况,感慨连连。 老仆是羊古祖母带来,做过羊古父亲的少年伴当,又陪伴了羊古长大成人,关系甚是亲近,也通晓修行,即便如今修为境界甚是精深,仍旧忠心耿耿。 “郎君这‘可畏’倒也解得,却不知‘可敬’为何?”
老仆一边说,一边把羊古摆了一屋子的书、简,该收纳收纳,该整理整理,动作又快又稳。 羊古也不去管这些,反正他的书,哪些还在用,哪些用过了可以收起来,老仆都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必担心收错。 “章老知晓王无咎乎?”
羊古所说的王无咎,便是已经接受了司旦招揽的王祥,至于“章老”则是对老仆的敬称——祖母、母亲的家人,时人在对此类亲属关系含混不清的时候,便有以“章”囊括的习俗。 羊古父亲在时,呼老仆为“阿章”,羊古小辈,就加一个“老”字,却非是老仆姓章。 “王无咎,沛郡大贤士王公明那大儿?”
老仆思索之后,找到了适于他记忆的名字。 王融、王公明,本是瀛洲道琅琊郡人,因其在琅琊郡多次被征辟为官,为了拒绝,他举家迁移到没人认识他的长州道沛郡。 虽说以王融当时的名声,迁移到哪里也不可能完全藏住,但此举终于让人们知道了他隐居不仕的决心,后来就没人再勉强他了。 王融正是与老仆同时代之人。 王融的长子,王祥字无咎,同样以孝,名动天下,更是在王融死后继续隐居三十余年,最近才答应了司旦的征辟,出仕为官。 羊古点头笑道:“恰好,我所言者,正是王公明公。”
羊古与王融幼子王览相熟,可惜王融故去之后,王融的续弦妻与原配之子王祥实在难以相处,王览不得已奉母还乡,回琅琊郡去了。 并不是每一个世家中的后母,都能如董志张母亲、羊古母亲那样深明事理。 王祥之所以孝名远扬,就在于后母虐待,欲杀王祥而后快,甚至在大冬天河流封冻的情况下,提出要吃鱼,而王祥就以身体的热度融化河面冰层,为其带回鲤鱼。 因此在长州道,王览的名声远没有王祥响亮。 羊古要讲王融,担心老仆不知道,都只提王祥。 “我曾于玄洞府上,听闻玄洞提及陈子正公与王公明公的一段论道旧事。”
王览字玄洞。 老仆连连点头:“玄洞郎君是个好的,也与郎君友善。”
相比起王祥在老仆嘴里只得一个“王公明那大儿”的称呼,王览的待遇就好得多了。 羊古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不过当下说的是另一件事,倒也没有急着询问原因。 “当年陈子正公提出婴宁之后,仍当有两重关碍,一一踏破,感应自可水到渠成。两关之中,一关当为命功,一关则未分明。”
听到这儿,老仆似也来了兴趣,道:“王公明不肯出仕,莫非便是因为他修的,是道家的道?”
羊古点头,老仆虽然年岁已高,于修行上很难再有什么进境,但多年的见识,可远超当今的寻常年轻人,提一句婴宁,他便知道说的是哪家法门。 老仆见羊古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便叹息一声:“怨不得王公明尚未年老,便定要去探寻前路,以至亡故,他道家的道啊,就是太清高了!”
这评价可太奇怪了,世人皆知,道家和光同尘,只要道家修士愿意,他们能与任何人做朋友,说他们太清高,实在是罕见。 羊古一向知道自己这位“章老”见识不凡,对世事有着自己的洞见,今日言语中,连着透露出两次不同寻常的观点,引得羊古好奇心大起,特别想要知道为什么。 于是,羊古干脆把自己的话删繁就简,三两句说完。 其实就是当年陈仲四处寻高修讨论道法,言及锁精禁漏与退病关,王融认为这两重次第多余,劝陈仲放弃,直接寻求感应才是正途。 后来王融在道家元真之境修行圆满,一往无前地尝试突破相当于儒家“防制”之境的,道家“天门”一关。 结果王融于突破中形神俱灭,英年早逝。 现如今,陈仲突破感应,而且前无古人地成就了“返老还童”的功果,如此看来,陈仲必然是坚持了当年他与王融讨论时,提出的两重境界,并且最终突破。 王融突破前路失败身死。 陈仲突破的,其实也是从未有人验证过的一条路,而他却成功了! 正因此,羊古认为陈仲“可敬”、“可畏”。 老仆听罢,露出怅然之色,叹息一声:“奈何太晚!”
他如今也是身体衰朽,以至于修行前路断绝,如果陈仲早生几十年,或者这能够“返老还童”的法门早些实证可行,他或许也还有些机会。 可惜! 少壮未相逢,闻名恨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