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曲峰上,人声渐远。 那株安静站立的柏树,方才从静止状,变得随着云雾流动轻舞枝梢。 素知居前。 陈仲出关却不是伤势痊愈。 而是他感应到了风神沛的境界增进。 按理说,风神沛的修为早就达到了当今修士眼中的元真顶峰,若非突破至近古以来便无人抵达的道家玄丹境界,实是进无可进的。 但在他真真正正放下了止休宗这一宗门之念,决心要与竹山中几位老友游戏隐居,再也不问世事的时候,仍是有了明显的进境。 这样的进境,甚至被闭关中的陈仲有所感知。 如此,便足以让在场八名大修士,专门为此议谈一番了。 “道兄自身感受如何?”
虎婆婆鹿漪当先发问。 风神沛很难用言语将自己境界变化前后的感受,讲述清楚,稍稍思索,干脆施展了一个法术。 只见他将手中铜杖轻轻捣在地面,随即,巨石连接山体的边缘,一丛已是泛黄的野草,忽而转青,软绵在地的叶片也逐渐抬起头来。 在场众人自是都能在第一时间感应到风神沛施展法术。 目光迅速都集中在那丛野草上面。 只见,草叶虽是转青,但却仍有斑斑枯黄,难以尽去,另外在青翠的衬托下,原本不甚明显的黑褐腐朽之处,也变得刺眼起来。 不过,在场众人无不是修为精湛之辈,完全能够分辨,这法术并非以幻乱真之法,而是真的使那野草逆反天时。 虽然法术本身似无大用,但其中所体现出的,对草木枯荣之道的体悟,却是极其深刻的。 就在不少人面露惊叹之色的时候。 那丛野草再生变化。 青色忽然退转,从叶片尖梢部分,一路向着根部退缩,直退至了整个叶片三分之一处,方才停止。 此刻,那些青翠让出的叶片,似是将所有的枯黄、腐烂都吸引了过去,随着草叶随风一动,青、黄之间,叶片断开,枯黄的草叶落在泥土当中,而青翠的,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草叶,彻底变成了于秋日欣欣向荣的违时之草。 风神沛已是收了法术,但却没有谁把目光从那丛野草上移开,那草仍旧青翠着,哪怕没有了法术看护。 良久后,不知是谁长“呼”口气,终于将众人唤醒。 足足十四道视线,重新聚集在风神沛身上。 陈仲也没有例外。 风神沛展示的法术,是在描述他自身的状况。 那种枯荣之间的化转,与陈仲曾经度过退病关后,“返老还童”的感受非常相似。 怪不得,此次风神沛境界突破,容貌便颇有改观。 看起来,修行中对于身体的锤炼,也并不是在感应以下时,错过了就无法弥补。 只不过,要在后面弥补,很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而且,风神沛眼下的身体状况,还是远不如陈仲的,毕竟他所领悟到的,主要在于坚持与放弃之间的界限,此中道理与身体的修行存有相通之处,但并不完全。 风神沛的演法,在陈仲看来,最为精妙之处,在于那最后断裂落地的枯黄叶片。 这对于陈仲最近一段时间的疑惑与思考,也可算是一种启发。 《剑术》中并没有关于“气中生神”以及与之相关的后续诸多变化。 但陈仲在修行之中,确确实实的出现了这些。 是在“气中生神”的初始阶段就果断将之放弃? 还是冒着行差踏错的风险,坚持探求? 或许,还可以有第三种态度? 陈仲若有所思,似有所得。 其他人,显然同样如此。 “多谢风翁,不吝赐教!”
陈仲回过神来后,当先向风神沛肃拜行礼。 在元真境界的修行中,在向着玄丹境界的追求中,没有谁一定会是谁的老师,志同道合的修士们相聚一处,谈玄论道,为的便是互相砥砺,期待有一日,能够有人率先打破境关。 霎时间,众人纷纷行礼道谢。 风神沛坦然受了诸人一礼,而后便呵呵笑着,将众人虚扶起身。 便在这时。 山上小径有呼喊声传来。 众人抬头,不是刘伶、阮集与杜曲娘又是谁人? 待得这三个下到近前,巢稚肃容道:“你二人在山顶看的好风景,却是错过师尊演法。”
“啊?”
阮集后悔不迭。 刘伶苦涩道:“皆是刘伶无状,让师长们费心,害嗣宗兄错过机缘。”
巢稚闻言皱眉,已是察觉了刘伶心境不对。 转头看向风神沛,见风神沛微微摇手。 巢稚当即不再言语。 “哈哈,不妨事、不妨事!”
风神沛笑着宽慰,对众人道:“今日难得闲暇,不若我等便在此间,议论一番修行之道,也让这些小辈见些机缘?”
“既是承了你铜鹈翁的情,今日多说几句也罢!”
有訇翁将他不离身的木案一放,跷着腿坐了下来。 其他人干脆也各自笑着寻了座位。 素知夫妇要去洗些山中野果,被杜曲娘抢着做了。 当下,就从有訇翁先开始。 “我家元真非感应,本自存真衍为精。内外相敌更相体,一天一地皆我兴。”
有訇翁说罢,便无多言。 于是虎婆婆鹿漪接着道:“大道由来形一炁,修真好似登阶梯。重关筑就元真景,皮囊缝做三仙衣。”
一边说,鹿漪一边向刘伶、阮集摆出入静的姿势。 很显然,这两位所说,都是道家元真境中的修行心得,而如今多为世人所知的实是儒家法门在相应境关的东西。 有訇翁开口就点出了刘伶、阮集这两位自认为是道家一脉,实际上还是行儒家法门的修士的关键问题。 感应是儒家的,不是道家的。 平日里为了与人交流方便,拿这个概念说一说嘴无所谓。 可如果真把感应当作了自己修行的关窍,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过,有訇翁后续所言颇显深刻,不是刘伶、阮集这两个突破感应之后,修为上就再难进境的后辈所能轻易理解,更何况现在刘伶还修为倒退。 相较而言,鹿漪所说就比较简白了,道家法门将定静所见称为内景,而元真境的修行着力之处就在内景当中,要在内景筑就重关,从而带动外部的身体向着“仙真”的状态变化。 这就是鹿漪的心得体会了。 轮到素知夫妇,素知生先道:“我夫妇修为境界尚差,岂敢胡言,只前日得见陈公绝技,窃有所得,说来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