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快穿之疯批女配杀疯了 > 第246章 穿越文里被夺命格的女配【7】

第246章 穿越文里被夺命格的女配【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赵若华看到板着个大黑脸驱马上前的周闻沥之后,终于忍不住从吴子越的马背上跳下来了。

她略微施展轻功,白裙在空中如花瓣绽放,飘逸的转出两个圈圈后落地,宛若天仙下凡。

就是有点煞风景的是,白衣仙女的裙子上,有两个乌漆麻黑的爪印和裙边的污泥。

两方混战时,那两个挑起战斗的人不知何时溜得无影无踪了,只余下关系彻底闹翻的江东与西山两家。

周闻沥护从仅有一行人,又是在吴子越的地盘,吴子越的援兵很快就来了,结局就只能是周闻沥败走。

这一走,回到西山,他必定免不了他父王的问罪。

不日后,这两人出现在了镇国将军府密室,声情并茂的讲述着他们凭借着一个样貌一般的白衣女人让吴周两家化玉帛为干戈的事,甚至脸那白衣女人跟吃了苍蝇一样难看的表情都模仿了出来。

“你们可知那女子身份?”

肃月问。

二人皆摇头,“属下不知,只知西山世子与江东王都心悦于她。”

周闻沥和吴子越都将赵若华的身份保护的很好,她神女的身份早已名扬天下,得神女者可夺天下,谁不想天下美人双收呢?要是其他人得知神女下落,那肯定会前来争夺,所以他们必须得将她藏好。

“那你们便安排人在各国各地宣扬消息,大晋国师关门弟子神女赵若华已为普渡众生出世,现下正伴于江东王左右,两人似要结秦晋之好。”

肃月笑不达眼底。

两人对视一眼,双双竖起大拇指来,赞扬道:“小姐高明!”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且先不说那白衣女子是不是真的赵若华,谣言可谓,等待谣言一传十十传百,信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的,到时候那女子成了众藩王甚至是胡人争夺的对象,一致举兵罚江东,那江东不就是板上鱼肉了么?

肃月还担心赵若华引不起那么大的火,另派一波人散步新的谣言,那就是自天下大一统以来千古一帝用和氏奇璧所制传国玉玺就在赵若华那里。

众诸侯在皇宫中大肆搜寻三天三夜,为的可不仅仅是金银财宝,更重要的就是这传国玉玺。持玉玺者,称帝名正言顺,只是那玉玺不知在何人手中。

肃月给出的说辞是,晋君在世时极为信任国师,国师神机妙算,早早算出大晋有难,新帝想要登基需有国玺在手,为防不测,晋君就把国玺交由国师保管,让国师在算出大晋有难时带着国玺逃离。

赵若华又是国师钟爱的徒儿,要是国师本人遭遇不测,那传国玉玺必在赵若华手上。

正好国师就是在诸侯破城当晚离开的皇城,有人查到国师的马车逃离一时,但碍于不曾怀疑玉玺会在他手上,就没有派人前去捉拿。

消息很快就被传开了,江东之地吴子越极力派人镇压,即使他能镇压本地的流言蜚语,却镇压不了其他地方的。

而且他赵若华是神女,他想与赵若华结秦晋之好一说,并不是谣言。

他还信了外头说的,传国玉玺可能在赵若华手里的这一说法。

国师离开皇城之后下落不明,赵若华为了隐瞒自己前些日子一直在周闻沥身边的事,给吴子越的说辞是她和国师在混乱中走散了。

吴子越满脸期待的问她,传国玉玺是不是在她身上时,赵若华很是难堪,她的确知道有一块价值连城的传国玉玺,可她压根就没有见过,晋君那个猪脑子,宠信一堆奸臣,怎么可能会想那么多?

她师父也从来都没有算过大晋有难一事,只是说了皇后生的那个公主是个祸国妖星,而她是天下的福星,有兴国之命,她选择谁,谁就会是未来的天下之主。

赵若华告诉吴子越,那是有人之人弄出来的谣言,她和国师从来没有参与过政治上的事,又怎么可能会见过传国玉玺呢?

吴子越如今正把赵若华当作是自己的光,对于她说的话,还是深信不疑的。不过他信了,外头的人可不相信,就以为是吴子越把神女和国玺都藏起来了。

修养好后,李稷以最快的速度出了暗室,在淮东召回旧部重整兵马,同时出暗室的人还有肃月,毕竟神女都出世了,她该去会会那个夺她命格之人了。

外头的人几乎要把赵若华吹上了天,她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利功之人,名声大噪,一时虚荣心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就每天出去给一些穷苦百姓施粥。

江东百姓大多对她感恩戴德,夸她是活菩萨。

这样的夸赞她没享有几天,就有个来路不明的女人给她压下去了。

那个来路不明的女人风格跟她截然相反,她爱穿白衣宛若瑶池仙子,那女人就穿一袭红衣,明艳动人,一样用面纱遮面。

她在城中施粥,那女人就直接开仓放粮,还给贫苦百姓看病医治分文不取。

很快,赵若华那稀得跟白水一样的粥棚就无人问津了。

毕竟吴子越根本就不肯将粮食分给那些贱民,军中还需要大量粮草,让粮食进了一众没用的贱民嘴里,那就是纯纯浪费。

所以吴子越给赵若华的粮食都是一些陈旧的碎米,还参杂着砂石。

赵若华也一样觉得那些底层人民有口饭吃就行了,看那些人喝上她发的粥都对她感恩戴德,她也就觉得没什么的了。

直到没几天之后肃月来了,每人发两斤大米,给他们吃现蒸好的白面馒头,有时候还能有肉包子,大方程度是赵若华远不能比的。

肃月没有留下自己名字,只留下一个姓,李。

从皇城一路到江南,肃月发现了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供不应求,在这个底层人民难以吃饱饭的年代,自然他们的性命也就如同草芥一般,甚至说几斤米就能买下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

但在这个年代,要谈改革开放什么的是不现实的,为了拯救世间万民,那就必须要从粮食生产着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