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也是个会琢磨事的人。 蔡根夫和童玉芬两口子走后。 爷爷特意提醒陈扬,“扬,你相信豆腐这个人吗?”
陈扬笑道:“爷爷,豆腐不可信,但他老婆可信啊。”
“这倒也是。”
爷爷点着头说,“我就是觉得,赌博人靠不住。”
陈扬却摇了摇头,“爷爷,我倒听说,赌博人很靠硬的。”
很靠硬,是温林方言,意思就是相当靠谱。 豆腐两口子帮陈扬开了个好头。 腊月廿八这天,从早到晩,共有三十二户人家上门,包括豆腐两口子。 大部分都是只借一百块。有的是借两百,但这也是最多的。 陈扬共借出四千块钱。 绝对的来者不拒,陈扬没让村里人失望。 当然,陈扬的要求也很严格,不管识字不识字,都要写借条和签字画押。 有意思的是,借条上只写借款数额,和借款时间和还款时间。 关于利息,只写“利息协商”四个字。 陈扬滑头,一分以上就是高利贷,陈扬不想留下把柄。 那时候的农民,很讲面子,忒讲信誉,即使没有借条,也不担心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 一两百块,对陈扬来说是个小钱。 而对刚踏入商品经济的大门,企图脱贫的农民来说,一两百块就是巨款。 腊月廿九,也是除夕。 陈扬家杀了两只猪,刨去头尾和内脏,得猪肉两百十一斤。 陈扬自家只留头尾内脏和五十几斤猪肉。 其余一百五十几斤猪肉,陈扬按大队公布的困难户和五保户,每户两斤送给人家。 陈扬是想试一试,有多少人买他的面子,收下他的猪肉。 结果没人拒绝。 一百五十几斤猪肉,六毛钱一斤,价值近百。 这一次送猪肉,大人不心疼,包括爷爷、奶奶、母亲和大妹及陈扬自己。 而几个小的,二弟、二妹、三妹和三弟,个个心疼得不得了。 除夕这顿晩饭,在温林一带俗称“除夜”。 吃“除夜”时,二弟还在嘀咕。 “大哥,你太大方了。你收买人心,也不能这样收买嘛。”
陈扬笑笑,只顾自己吃喝。 老三爱唠叨,嘴上不把门。 家里人都知道老三的德行,都懒得理他。 几个小的忙于大吃,已忘了心疼。 二弟还在唠叨。 “九十多块,一下子没了。当零花钱发,够发一年的呢。”
陈扬还是只吃不说。 爷爷瞪了老三一眼,“真没出息。”
平时奶奶最疼老三,这时笑着说,“老三,你爷爷当年说的话,现在看来一点都没错。”
二弟忙问,“奶奶,爷爷当年说了啥?”
“三岁看大,六岁看老。你大哥六岁的时候,跟你爷爷去衡峰街,吃年糕时,年糕被人抢走了。可你大哥却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老三,你可比不上你大哥。”
“我怎么了?奶奶,我是比不上大哥,但我也不差啊。”
“你六岁的时候,有一次货郎来了。你拿破铁锅换糖,换好糖后,你偷偷的把破铁锅的碎片拿回来。你爷爷看到了,当时就骂你没有出息。”
弟弟妹妹们起哄。 二弟腆着脸说,“反正我没大哥高尚。可是大哥,别忘了咱家的钱我也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