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的乐曲,简洁而从容,以泛声演奏为主调,音色清韵悠扬。 着重表现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 午时的梅花繁华盛开,灿烂芬芳,笑脸迎人。 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迷人。 曲终,姑娘轻吟:“道人一味着幽禅,谁遣天花到眼边。 乱插铜瓶看尽日,向人终是好因缘。”
姜长宁又笑了,这首诗,这姑娘要的只怕就是最后三个字吧。 好因缘,好姻缘。 进宫做皇帝的妃嫔,是好姻缘? 姜长宁把手从宣治帝的掌中抽了出来,端起茶杯抿了两口,放回小几上。 太后也在这时,问宣治帝,“如何?”
宣治帝依旧冷漠,“画蛇添足。”
抚琴就抚琴,吟什么诗,显摆有才学啊。 听这话,就知这个他也不喜欢,太后示意太监让第三个姑娘上场表演。 依旧是抚琴,抚的首小调,《嗅青梅》。 此调改自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小姑娘声若黄莺,唱的清脆动听,听曲儿,仿佛瞧见一个皮可爱的小姑娘,。 太后一直觉得儿子太过沉稳,而儿媳也过于文秀,笑道:“这个还挺活泼的,是吧,皇帝?”
“聒噪。”
宣治帝还是冷冷的。 太后嘴角一抽,嫌吵?行吧,在朝堂上听百官说太多了,到后宫的确需要安静,“下一个。”
宣治帝伸手去端杯子,姜长宁忙道:“陛下,那是我喝过的杯子。”
“我知道。”
宣治帝没有放下杯子,而放在嘴边喝了几口。 其他人看着在听曲,但注意力却在帝后身上,见状,没想送人进宫的命妇,都会心一笑,想送人进宫的命妇,却心中一沉。 赵惜芳不屑地撇了撇嘴,这对夫妻,可真是会作戏,她根本不相信帝后会如此恩爱。 和她一样不相信的还有表演才艺的第四位姑娘,她抚的曲子是《凤求凰》。 如此直白地表达心意,令在座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母后,儿子还有奏折要看,就不陪您赏花了。”
宣治帝说着,起身就走。 太后也不好留人,只好看着众人行礼道:“恭送陛下。”
宣治帝一走了之,姜长宁却不得不继续和命妇们应酬。 五首曲子抚完,两位作画的姑娘作的画,也画好了。 两位姑娘画的都是菊花,紧扣今日这场宴会的主题。 一个画的折枝菊花,共四色,粉红、浅黄,深红和白中带蓝。 构图繁复,灿若文锦,透着富贵气。 姜长宁一眼就看出,这位姑娘仿的是前朝朱绍宗的《菊丛飞蝶图》。 这姑娘到也聪明,只画了折枝菊花,没有画上下翻飞的蛱蝶,可是少了动感的蝶和蜂,菊花图就少了几分生气,略显呆板。 又或许是时间不够吧,花瓣、叶片这些需要精工勾染的地方,也没有勾染好,立体感不够。 当然,以这姑娘的年纪,能画成这样,已然不错了。 太后赞道:“赋色明丽,用笔流畅,是幅好画。”
“谢娘娘夸奖。”
姑娘和姑娘的母亲都很高兴。 姜长宁转眸看向另一幅画,这幅画没用那么多色彩,浓墨画菊叶,细笔勾花瓣。 此画也能看出是在学前朝名家的画法,只是年纪尚小,还不足以做到随手成形,透着匠气。 没有画出菊花的清韵悠长,意境高远来。 但还是那句话,姑娘的年纪还小,能画成这样,已然不错了。 看罢画,就轮到最后一位姑娘,也就是王妙云弹筝了。 在宣治帝离开后,王妙云就失去表演的兴趣了,但是她又不能不表演。 王妙云弹了首《出水莲》,这也是一首古曲,音调古朴淡雅,优美抒情。 指法上,极少用华丽的长指弦,都是短拂弦居多。 这首乐曲主要是表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姜长宁微微挑眉,姑娘们选的曲子,都是有用意的,这位王姑娘是想表达她是一朵盛世莲花吗? 姑娘们的才艺,展示完了,这场菊花宴也可以结束了。 太后“一视同仁”给七位姑娘,赏赐了一样的东西:璎珞一对、金如意一柄、锦缎一匹、时新宫花一匣、珍珠手串一个。 她赏了也就算了,她还道:“皇后,你要赏赐她们些什么呀?”
姜长宁笑,“我赏的可没母后赏的多,只怕她们会嫌弃哟。”
“她们岂敢。”
太后笑道。 姜长宁笑了笑,秀兰把准备好的东西,交给了七位姑娘。 姑娘们谢了恩,和命妇们一起离宫。 “母后,儿媳送您回宫。”
姜长宁伸手搀扶着太后。 太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皇后啊,以前你在王府,是王妃,你行事乖张些无妨,现在你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行事不可那么小家子气。”
姜长宁眸光微闪,“儿媳明白,儿媳听母后的。”
太后满意地微微颔首,“那七个姑娘,你瞧着那个比较好?”
“母后,她们要伺候的是陛下,陛下觉得那个好,那个就好。”
姜长宁才不会亲自挑选呢。 “你说的对,等晚膳时,我问问皇帝。”
太后打定主意要弄人进宫。 姜长宁不动声色地扶太后上了凤辇,送她回了慈仁宫。 出了宫的赵惜芳,没有回豫王府,而是回了娘家,她要劝父母不要妄想送人进宫,与姜长宁争宠。 然她还没说话呢,赵王氏来了句,“早知晋王有这么大的造化,当年就不该让你祖母去宫里,跟太后说,把你指给豫王的。”
赵惜芳一愣,“母亲,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年你进宫选秀,知道宫里要给几位王爷、世子指婚,你祖母嫌晋王娶的是继室,配不上你,就进宫去求太后,让太后把你指给了豫王。”
赵惜芳愕然,“也就是说,如果祖母不去宫里求太后,太后会把我指给晋王对吗?”
“是啊。”
“为什么、为什么这事你们不问一问我?”
赵惜芳痛心疾首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