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抗战之浴血悍将 > 第57章 重整旗鼓

第57章 重整旗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五战区长官部下拔,给的很是充足,计有中正式步枪一千五百支,ZB26捷克式轻机枪五十挺,马克泌水冷机枪二十挺,花机关一百支,手榴弹一万枚,子弹二十万发。可以说,现在苏皖挺进总队(铁血抗日军)是兵强马壮,战斗力,在中国军队中,也算是首屈一指了,让很多中国军队的首长羡慕不已。用李长官的话说,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李学坤的部队是打出来的,你们羡慕也没用,有能奈,也打出战绩来,我一样给我们配备齐全了。局势更加的紧张起来,日军已经开始收缩包围圈,李学坤知道,徐州大突围就在眼前了。一天后,李学坤接到了命令,让他带队向皖西突围,到皖西去发展抗日根据地。李学坤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大多数的国军,是向皖东和河南突围的,让自己向皖西突围,显然是长官部考虑到了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李学坤的根,就在皖西。不过,李学坤也知道,自己向皖西突围,对其它部队是有好处的,一来可以分散日军的兵力与追击的注意力,二来,也可以在牵制日军,所以,对于李学坤来说,这个任务还是很危险的,不过李学坤知道,这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了,与其到皖东去寄人篱下,还不如杀回自己的老窝去。“报告!司令,李长官命令,我军即刻向皖西转移!”

赵光走进来说道。李学坤点了点头,他知道,徐州大突围开始了。1938年5月底,根据日军军部命令,日军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派遣军两路对进,共集中兵力三十万人,企图围歼中国在徐州地军军队的主力。不过,日军却犯了一系列常识性的错误,首先,徐州一线的山东南部和西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作战面积失少有10几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其中江苏和安徽北部地形较为复杂,对大兵团行动有很大影响,而山东南部也有沂蒙山区,地形也不简单。在这种地形地貌下,以区区30万兵力进行击破国军的作战自然是绰绰有余,但要围歼日军60万主力则有很大难度。除非这30万日军像苏德战争初期的德军那样,具有极强的机动性和火力,还必须高级指挥官具有极强的整体指挥能力,才有可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包围圈。日军拥有德军的机动性与火力吗?显然,日军与德军的差距是巨大的,所以,日军想要围歼中国军队的战役构想,本就建立在想像之上,很难成功。以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对日军的了解,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合围,日军就算形成包围圈,也必然出现很多漏洞,很难彻底歼灭中国军队,这与日军机动力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日军每个师团虽然装备了大量汽车,并且搭载一部步兵作战。但日军绝大部分师团还是依靠骡马作为主要的运载工具,每个师团配备7000多匹马,大部分日军师团上没有实现德军那种摩托化和机械化。日军作战的步兵还是要靠徒步行军作战,顶多由于使用大量马匹和部分汽车运载装备,使得行军比中国军队步兵快一些。但再怎么玩命的行军,人都是靠两只脚去走,不可能飞起来。不过,即然军部那些狂热的家伙制订了计划,自己只好实行了。这一战,日军倾尽全力。由寺内寿一大将指挥北路军团,北路兵团计有第5、第10、第16、第110、第103、第104、第105、第14等师团,以及临时从关东军抽调的山下、酒井兵团各一部(共两个旅团编制,战斗力很强)。南路兵团由畑俊六大将指挥,为华中派遣军所辖第9、第13、第116、第106,共5师团。两路日军一共12个师团番号,有9个师团满员,其余3个师团一部参战,参战日军总兵力高达30万人。日军可以说是拿出了所有精锐的部队,其中的第5,第9,第10,第13,第14,第16这6个师团都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甲种一流师团。除了地面部队以外,日本军部调集在华绝大部分空军力量参战,其中作战主力为德川好敏的航空兵团,下属第1飞行团,第4飞行团,第3飞行团,作战飞机高达数百架,而且有好几个重轰炸机大队,破坏能力惊人。这三个飞行团的飞机总数,比整个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数量高出几倍之多,此时日军战斗机的主力是中岛九七式战斗机,这种战斗机是日军30年代开发的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也是日本陆军装备的第一种下单翼结构,战斗机性能很优良。而中国空军作战飞机消耗殆尽,只有一些刚从苏联那边用五倍于正常价格来一批伊15,伊16战斗机和一些轰炸机。从性能上来说,中岛97战斗机比苏制飞机性能也要好上许多。另外,日本军部下令驻青岛的丰田副武中将的日本海军第4舰队给予海上支援,从徐州东南边协助攻击。第4舰队旗舰为“足柄”号重巡洋舰,共有巡洋舰,驱逐舰,炮艇几十艘,还有两个海军航空大队给予支援。总之,为了在徐州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日军是豁出老本儿来了,拿出了几乎所有的力量。而此时的李长官,在最开始时,并没有意识到日军的战略意识,还好,李学坤提醒了他,让他如梦方醒,他心中已经知道,这次突围,是关系着两国国运的一场大较量。军令部第一厅(主管作战)厅长的刘斐,也察觉了日军的意图,及时向李长官进行了通报,所以,李长官才下定决心,进行徐州大突围。李学坤刚要准备突围,突然,赵光再一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赵光的面色很不好看,他看着李学坤,面带犹豫之色。“有事快说!”

李学坤眉头一皱。“第五战区长官部来电,让我军放弃原定计划,坚守徐州。”

赵光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