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抗战之浴血悍将 > 第四百四十一章 惊变2

第四百四十一章 惊变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批美援武器,已运到了华北。在米国人的心目中,李学坤要比蒋委员长比他们亲近的多,也有能力的多,中国,只有在李学坤的带领之下,才能击败日本人,他们已经准备扶李学坤上马了。如果此时的李学坤有野心的话,他完全可以取蒋委员长而代之,这是因为,一来,李学坤的部下拥有着全中国最为精锐的军队,二来,李学坤现在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极高,常胜将军,当世岳武穆,李学坤已成为了全国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振臂一呼,百姓们自然风起从之。第三,李学坤与重庆政府的各派系关系良好,除了陈诚的土木坚定的支持蒋委员长外,李长官的桂系在暗中支持他,中央军中的薛岳、方先觉、王耀武、孙立仁、廖耀湘等人与李学坤也暗中相通,他们并不反对李学坤上台。第四,八路军的关系与李学坤也很容洽。然而,在大好形势之下,李学坤却放弃了上台的机会,他做出了以下几件事。第一,他将米国人拔付给自己的美式装备,交给了八路军,用来武装八路军,如此一来,八路军在短时间内,战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二,他公开提出,拥护八路军上台,呼吁两党一家亲,不要打内战,所有人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击败日寇。第三,他宣布将在占领北平后将北平让给了八路军,请八路军的主要领袖来到河北西柏坡,实际上主持了华北的大局。第四,他向国民党各主要官员发了电文,向全国通电,希望GNG蒋委员长进行谈判,共商国家大计,成立联合政府。李学坤自认是个军人,绝不参与政治,这政治上的事,还是让给八路军吧。八路军立即发出通电,电缴蒋委员长到华北一谈,并声称,八路军与李学坤的第二十五集团军进行合并,由李学坤任总司令,统一指挥华北的军队。李学坤的通电发出之后,蒋委员长立即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他惊讶的发现,原本对他顺从的各地方军阀开始虎视眈眈起来,云南的龙志舟第一个站了出来,宣布拥护华北的八路军,希望蒋委员长北上与毛李会晤。随后,桂系的李白二位长官也公开宣布拥护八路军的主张。此时,蒋委员长的内部也分崩离析,孙立仁、廖耀湘对于蒋委员长调他们回国勤王的命令坐视不理,王耀武、方先觉、薛岳与蒋委员长也貌合神离,虽不出面反对蒋委员长,但却也不配合。如此一来,蒋委员长再也扛不下去了,蒋委员长见事不可为,心知大事已去,想不到,自己重用李学坤,却反过来成了自己的掘墓人,蒋委员长并不敢去华北,他怕发生第二个西安事变,再说,自己现在所能掌控的军队,实在是太少了,实力上完全不及李学坤与八路军的联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蒋委员长于八月四日宣布下野,赴美考察。李学坤知道,这并不是蒋委员长的第一次下野,但这决对是他最后一次下野,中国,从此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在蒋委员长下野之后,全国各地政权纷纷表示轩起来,一至对外。北平,当清晨的曙光照在北平的大街上时,北平人惊喜的发现,平常在大街上巡逻的日军士兵不见了,一些原本嚣张的二鬼子也没了脾气,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特别是那些跟着日本人作恶多端的铁杆汉奸,一个个惶惶不可终日,很多人连夜脱下了“狗皮”,逃之夭夭了。古都北平,即将迎来光复的一天。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谈判,各方代表终于达成了共识,新政府由十月一日起正式成立,以八路军为主进行组建……随着国内的大事告一段落,李学坤决心光复整个中国。李学坤将目光集中在了消灭外敌上,现在,他的目标对准了山海关,只要打入了山海关,就可以直捣黄龙,光复东北,彻底将日军赶出中国去,为此,李学坤决心一定要打好这一仗,他决定,亲临前线,就近指挥,打好进入东北的关键一仗!为了山海关大战,李学坤做了大量的准备。首先,机械化行军需要大量的油料与后勤配件,以及车辆都要进行保养,而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国,还是一个贫油国,整个中国,只有甘肃有小油田,而且产量还不高,几乎就等于零,而此时的大庆油田所在地,却被日军所盘踞,而且,虽然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还有胜利油田等没有被开采出来,但是,没有机械设备,没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没有专家与技术,想要在短时间内开采出油田来,并进行炼化,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中国,现在需要米国的油料,包括柴油与汽油,高质量的航空燃油。而且,由于中国没有成体系的工业,连一辆汽车也生产不出来,一切的零配件,只能从米国所进口,没办法,中国现在太弱了。随后,李学坤与罗福电报不断,李学坤向罗福详尽的解释了中国的情况,最终,罗福还是认可了中国的现实,对于米国来说,无论中国什么政体,只要中国战后不与苏联结盟,那么,对米国就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米国也会不遗余力的扶持中国。正因为双方达成了共识,所以,米国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这让重新进行整编后的中国军队再一次恢复了强大的战斗力,战车部队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对山海关发起攻击,新的大战,一触即发。在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节节胜利,不断的前进,在欧洲战场上,闻名世界的诺曼底登终于开始了。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但当时米国尚未参战,英国根本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2年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而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推迟到1943年上半年。但此时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德军已进至斯大林格勒,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以牵制德军减轻苏军压力。英国只好仓促派出由6018人组成的突击部队在法国第厄普登陆,结果遭到惨败,伤亡5810人,伤亡率高达96.5%。不过,这次失败并没有阻止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接下来,盟军在意大利登陆,但意大利的德军奋起反抗,盟军没有什么进展,于是,盟军再一次想在法国进行登陆,权衡再三,他们选择了在诺曼底海滩登陆。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中)就在诺福克旅馆召开了远征军最高司令部首次会议,在会议上明确了登陆作战的纲领,使这次会议成为二战中最重要的军事会议盟军。十月六日(历史上是六月六日),诺曼底登陆开始,盟军几百万人在上万架飞机与舰艇的掩护下,向着法国诺曼底海滩发起了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在盟军强大军力的打击之下,德国人一触即溃,诺曼登陆取得了巨大成功。随后,英美盟军开始向法国巴黎挺进,由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军所向披麾,如一柄利剑直插德军的心脏地区。在得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消息之后,很多人都知道,德国最多坚持一年就要投降。熟知历史进程的李学坤自然是知道的,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德国人连一年都坚持不了。也就是说,历史留给中国人时间不多了,如果一年之中,自己不能收复东北,把日军赶到西伯利亚去,那么,苏联人在收拾了德国之后,就会对东北发动进攻,到了那时候,百万苏军南下,留给中国的,只能是一片废墟了。李学坤的担心是有根据的,在历史上,日本人虽占了东北,但却把东北的重工业建设的很好,哈尔滨成为了与上海齐名的城市,而长春,则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了城市下水管道与电气化的城市。由于日军将工业重心向东北转移,以至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产量大幅增加,到了一九四五年的时候,东北的工业产值,已超过了日本本土。日本人是花了大力气建设东北的,他们在东北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城市规划,特别是长春,做的非常不错。整个东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苏联人一来,就给中国东北地区以毁灭性的破坏,东北的重工业百分之九十被摧毁,苏联人抢走了所能抢走的一切机器与设备。(尽管这些日本工业体系的机器他们用不着,大多数被扔到了西伯利亚成为了一堆废铁。)历史上,苏联人虽然帮着中国人赶走了日本人,但却也将东北从工业时代拆成了石器时代,李学坤记得,他上一世的家乡就在东北的一个中型城市,听老人说,那个城市现在还在运行的发电厂,在苏联人进入的时候,拆光了这个城市所有的工厂,后来,还是一名抗联老战士假造了政府的手令,说是要令工厂复工,这才将发电厂保存了下来,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记忆。总之,苏联人在东北时,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业设备与民用设备都折掉运走,到了冬天,城市里没有了电气化,连取暖都成了问题。在这一世,李学坤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东北,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只要保存了那里的工厂,那么,中国的建设,要少走十年的弯路!要想改变历史上的中国,就必须赶在苏联人的前面解放东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