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秋跟作坊下了工过来吃饭的老袁氏介绍了陶家人,又叫其他人相互认识了认识,就开饭了。
吃过饭,安排住和明儿陶家人该做什么的问题。 李氏带着女儿在厨房帮忙,陶东成在外头帮着迎接客人安置车马这些,兼顾茶棚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帮忙。 陶东平在大堂里跑堂传菜。 陶正则是暂时跟杜传福一起在大堂招呼客人,起早买菜,两个人也可以一起,这样有个照应,也方便。 住的话,陶东平兄弟俩住进杜传福他们那个屋,正好还有多的空床的。 王氏挪进老袁氏那间屋住着,陶正和李氏两口子就住王氏先前那个屋。 至于陶秀儿,住到宋秋他们这个屋来。 被褥暂时不够,宋秋先挪了大通铺里的被子过来,上回添的棉花和布料这些还剩的有,赶明了手里空了,让李氏几个再缝出来就行。 安排妥当了,宋秋和老袁氏还在张梨花阿灵就先回村去了。 一里多路,说说话很快就走过了。 宋秋不由跟老袁氏问起作坊干活的情况来。 老袁氏就道:“大家都干得挺踏实卖力的,就是你胡瓜叔,这回我也是没想到了,开窍了还是咋的,跟大力他们一起推磨子,那也是跟得上的,一点没掉链子。”“这二十好几的人了,我难得看他这么勤快肯干呢。”
“这不,下午你邓奶奶过来溜达,问起我跟她说了,她也是没想到呢。”
“总之,人自个踏实了就好,免得成天往镇上去。”
宋秋听着,想着这人要是能学好,当然是好事,毕竟是枣花的石蛋儿的爹,还要靠他呢。 张梨花不由接嘴道:“我听枣花跟我说,那天他气嚷嚷的要去镇上找我三叔拿银子回来,结果下半晌回来人就闷头不响的,还主动去打柴,后头再不乱跑耍闲了,也不知道在镇上受了啥打击呢。”
“能受啥打击,无非就是拿不到银子罢了。”
老袁氏撇撇嘴,不欲跟孩子们多说这些事。
只看吧,张老豆瘫了这么些日子了,大房人毛都没有见过,三房也就当天张地瓜回来过一趟就匆匆走了。 这就是好儿子哦,防老,防呗。 连续推了几天的磨子,张胡瓜每天累得是肩膀都抬不起来的,以往他哪里这么较真干过活的? 想停下来歇歇吧,但见其他人推得有劲得很,他也不好意思自个歇,只能趁着换手下来提磨好的番薯碎的时候甩甩手,摇摇肩膀子。 好在每天中午都有肉吃,这才安慰了他那馋嘴的嘴巴,勉强咬牙能坚持下去。 他也想争口气的,看不找三哥他们要钱,他能不能养活自个儿。 下了工回到家,张胡瓜吃了晚饭就躺床上去歇着了,明儿还得早起上工呢。 所以老袁氏他们到家,也没看到张胡瓜的影子,趁着天还没黑透,喂猪的喂猪,喂鸡的喂鸡。 老袁氏得了会儿闲还跟老邓氏坐在一堆说了好一会儿话。 如今有作坊拉回来的番薯渣子喂猪,每天这猪吃得都是吭哧吭哧的,早中晚一顿大半桶,眼见这猪从小小的一只长到如今这个头,宋秋满意得很。 还有两个月过年,不管腊月底这猪能长得多大,左右少不了百十来斤的,到时候都得杀了它过大年。 过年杀年猪,好兆头,殷实的一年嘛,来年的日子才更红火不是? 原先还担心一头猪杀了就他们祖孙两个,难得吃完,怕是要卖掉些的,但如今家里上上下下的十来个人了,这头猪就不够瞧了。 等开春一过,再去买个两头猪仔回来,喂到明年过年,保证那猪杀得更肥。 十月中的天说冷也不是最冷的时候,穿多点,还用不着烤火取暖的,主要他们这地,不刮寒风,没有那刀子似的刮脸,倒还挺不觉得冷的。 宋秋扯了扯衣摆,这是她奶趁手给她做的新棉袄,棉花灌得实,她里头穿一件里衣,中间再穿一件衣服,外头套上这棉袄,一点都不冷。 再看她奶身上,穿得也是簇新的一件棉袄。 想着去年冬天穿得棉袄还是穿了好些年的,根本不防冻,她奶手上耳朵上都长满冻疮的,宋秋就忍不住笑了笑。 如今好啊,虽不说大富大贵,但起码她给她奶吃穿不愁按时是不用担心的了。 往后还会越来越好的。 老袁氏扭头就见小孙女笑得两边脸颊都抿出了涡来,不由好笑,“大早上的,想啥呢这么高兴?”宋秋嘿嘿一声,“想美事啊,待会下午去黄家村看了,要是那地不错,就买下来,咱们就可就是有田地的人了!奶不高兴?”
“那肯定高兴,你爷还在的时候,常说呢,就盼着家里能买上一点地来种着,农家人啊,手里头有地才踏实。”
老袁氏脸上因为回忆而带了丝憧憬,“要是你爷现在还在,知道咱家要买地了,指定高兴得吆喝两嗓子呢!”
宋老头去得早,那会儿宋秋她爹才一岁,宋秋还不知道在哪个疙瘩,自然是没见过她爷爷的。 “我爷爷还爱唱两嗓子呢!”
宋秋听得双眼晶晶亮。
想着她前世自个的爷爷,可不也是个干啥活没事嘴空着都要咿咿呀呀唱些红歌什么? 她打小就听的,可那一整个童年,也从没听出茧子觉得不耐烦过。 “是啊,你爷爷就爱唱两嗓子,那时候,认了个师傅,也跟着四下去吹唢呐的,这不,才认识了你姨爷爷他爹,后头给你姨奶奶撮合了这门亲事呢。”老袁氏说着往事,脸上的笑意都藏不住。
她这辈子,虽然艰难,但从不后悔,也欢喜的,就是嫁了这个知冷知热对她好的男人。 好在啊,虽然难了三十年,可如今她孙女能干啊。 眼见着日子越来越好,开了客栈,开了作坊,还买了下人,马上还要买地了。 所有的艰难也就不必去想了。 “原来我姨奶奶和姨爷爷是我爷爷做的媒人啊!”“那可不?要不然,你舅公咋放心把你姨奶奶嫁二三十里的?下水村离杨槐村还远呢,大家都不熟。”
祖孙俩说着话,一路到了作坊,清晨的雾气还没散的,笼着整个院子,白茫茫的一片。 宋秋哈了一口气,见已经过来上工的章婆子几个正在压水出来准备开始洗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