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我的小弟竟然是朱瞻基 > 第六章 大明危机

第六章 大明危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时间站出来说道。“大明有万世之基,皇上更是北征归来,让草原部族胆寒,一切都在欣欣向荣,何来的危机四伏?”

杨荣慷慨激昂的说道,对于危机四伏这一说,根本不当真的样子。其余的大学士同样也是连声附和着,唯独只有杨士奇的神色凝重,并没有主动附和众多大学士的态度,但他好像也在顾忌着什么,也没有站出来进行反对。朱棣坐在龙椅上,自然是可以一览全局,第一时间也是发现了杨士奇和他人的不同。眉头一挑,眼中也多了几分玩味的神色。难不成,杨士奇有不同的见解?也认为大明现在的处境下危机四伏?“杨士奇,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朱棣主动开口询问杨士奇,大殿中众人的目光也在这个时候凝聚到了杨士奇的身上。“回禀陛下,臣有一些愚见,斗胆在陛下的面前说出。”

见朱棣主动问起,杨士奇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跪拜在地上说道。朱棣一听这话,眉头再度一挑,然后大手一摆道:“有什么见解就都说出来吧。”

大明的危机究竟是什么,朱棣很想知道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制定这一个政策的人绝非凡人,而他能够说出眼下的大明危机四伏,这一点并不是妖言惑众,也不是无稽之谈。”

杨士奇幽幽说道,语气非常的严肃和凝重。“接下来我所说的这一番话,陛下可能不爱听,但这也是将来有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他们只是暂时发生,但一直在暗中积蓄。”

大殿中回响着杨士奇的话语,众人也都鸦雀无声。仔细一想,他所说的话不无道理,眼下的大明虽然一副欣欣向荣之态,但暗中积蓄的问题也特别的多。再加上近些年来的气候,老是导致各地的百姓流离失所。这也是朱棣为什么要急着对草原动兵的缘故,一是为了掠夺草原上的一些牛羊资源,二是要先草原部族一步,将他们打残,避免他们南下劫掠。每当气候不好的时候,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族都会选择南下劫掠。朱棣也算是经过蒙元统治的人,孩童时期的时候对这些事情可都是见多了的,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度发生,所以他才会提前北伐。但这样做,对于整个大明的经济体系都是极大的负担,国库里的银子和钱粮都已经空虚到极致了。要不是朱高炽治国有道,知道开源节流,可还真的没有那么多钱给朱棣折腾。朱棣选中朱高炽做太子,一是因为他是长子,二也是因为他的才能。老二朱高煦,虽然最受朱棣的喜爱,但他的性格也和朱棣一样,喜欢对外进行战争。“比如说,眼下最关键的一个危机,就是消失的建文帝,还有传国玉玺。”

在杨士奇说话的时候,太监也是将朱瞻基带了过来。而朱瞻基讨论的议题后,脸色也是一变,然后垂手站在一旁。本来他还想得个空,跟朱棣提一下这方面的事情,没成想已经是在讨论这些了。杨思琪提起建文帝,顿时是让大殿中的气氛再度低沉了几分。攻破南京城的那一天,他们并没能够活捉建文帝,这也就导致民间有很多贼子打着建文帝的旗号。那些针对朱棣的流言蜚语,正是因为这一点的缘故。平日里可没有哪一个大臣敢当着朱棣的面提建文帝这个名字,今天的杨思琪却这样做了。站在朱棣身旁的朱高炽,下意识的咽了咽自己的口水。“杨思琪,你是活腻歪了!在陛下的面前提这件事情。”

朱高炽心中暗自想到,要不是朱棣本人在场,他现在早就揪着杨思琪的耳朵破口大骂。要知道,杨思琪在进文渊阁之前,那可是实打实的太子府属官,在朝堂上算是铁杆的太子一派。他要是惹怒了朱棣,朱高炽又不能不出面保下他,到那个时候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的朱高煦,可不会善罢甘休。太子和汉王的斗争,早就已经在朝堂上不断的展开,在军队和武将当中朱高煦的威望较高,朱高炽只能够保住自己在文官中的地位。“杨思琪,看样子你有高见,建文帝和传国玉玺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朱棣将身子坐直,目光严肃的看着杨士奇。他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今天这顿罚肯定是逃不了的,但如果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那奖励也是不会少的。朱棣的性格就是如此,赏罚分明。同时,朱棣也觉得朱高煦那边最近风头太盛了,需要压一压。北征刚归来,朱高煦在军队中的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提升,而朱高炽这边因为留守的缘故,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功劳。权衡之道,是一个帝王必须要学习的技能。即使是在面对自己儿子的时候,也例外不了。汉王和太子,已然是在朝堂上形成了和当年朱元璋时期的刘伯温,李善长一样。一个是浙东,一个是淮西。太子党和汉王党,可不是开玩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