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静秋和蒋南州在爸爸这边待了两天,第二天一早就回去了。
谁知爷爷昨天晚上就回来了。 “爷爷。”“静秋,南州,你们可回来了,快看看我给你们弄到了什么好鱼。”
蒋南州道:“爷爷,张姨不在,你吃饭了没有?”
“你小子,没人伺候我就不能吃饭了?我在食堂就不能吃饭了。”
陆静秋跑去厨房一看,水池里竟然有好几条鲫鱼,笑着道:“爷爷,这鱼最补了。你和其他几个爷爷去了几天呀。”
“去了一个星期,静秋,你怎么样,孩子有没有闹你。”
“我好着呢,医生说宝宝很健康,我一点儿孕吐都没有,吃得好睡得好。爷爷您别担心。”
“好好,回来了就在这里好好过个大年,需要什么你和南州尽管添置。”
“好,爷爷,咱们今天就喝鲫鱼汤吧。”
“好,那边的鱼野生的,都是长了几年的。”
“恩,好。”
蒋南州笑着道:“你们在客厅说着,我去把处理下。”
陆静秋也没跟着,而是跑到屋里,把给爷爷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 蒋爷爷高兴的不得了,家里的孙媳妇孝顺,大院不少人都知道。 说蒋爷爷苦尽甘来了,苦什么,他老蒋这一辈子也就苦了那几年。 不过有个孝顺的小辈,在一众老伙计面前还是很有面子的。 每天出去下棋,拿着孙子给他准备的收音机,穿着孙媳妇给他买的衣服,别提都显眼了。 现在孙子来京市上学,孙媳妇被留在那边,他心里也不好受,这要是工作上的,还能帮着调动调动,可惜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学校那能说换就换的。 他一个做爷爷的,心里着急,但也没法帮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默默地,为他们做些别的。 尽量的不给孩子们添麻烦,身体锻炼的棒棒的。 这个中午,祖孙其乐融融的。 蒋爷爷也是个话痨,和两人说着他们去冰钓的事儿,晚上就住在外面的帐篷里。 说到帐篷,又提到了之前打仗的时候那些艰苦的日子。 聊着聊着,就到了一点多。 蒋爷爷也是真的累了,由两人扶着去了屋里休息。 蒋南州给他准备了水放在床头。 轻声出来后,和媳妇一起把厨房收拾了下,上去也休息去了。 陆静秋这一觉睡到了三点多。 醒来发现,爷爷去下棋去了,蒋南州在书房里在学习。 陆静秋这才意识到老公的学业也是很紧张的,忙道:“南州,这几天我来准备过年的食物,你好好学习。”
蒋南州道:“我这些都是理论知识,我最想学的是实践。”
陆静秋道:“总有机会的。”
“恩。不过,这段时间,我是属于你的,媳妇,今天已经二十二了,明天小年,咱们去妈妈家。”
“好,现在去给妈妈买点儿礼物吧,另外先包点儿饺子给爷爷放家里。”
蒋南州拉着陆静秋带着她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 这个时候,肉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两个人这次囤了白菜萝卜二十多斤,小半袋子的土豆,粉条也买了不少,大葱和姜蒜。 市面上有的蔬菜都买了些。 还买了几斤的红糖,糕点,还有两罐麦乳精。 回去的时候,车子的前梁上放了两个袋子,后面放了一个袋子,两人推着车子回到了家。 因为肉没买到,第二天一早,蒋南州就出去排队买了。 陆静秋也起来了,煮了小米粥,一个盘土豆丝。 爷爷出去锻炼回来,买了十几个包子。 看到在厨房忙活的陆静秋道:“静秋,以后这事儿让南州来,厨房地滑。”
“爷爷,你们平时都是跑步,还是练太极啊?”
“嘿,跑步我是可以,但有几个是不行了,所以我们就在空地上打打拳,这拳脚功夫可不是花拳绣腿。每天练一练,一天的精神头就足了。南州呢,那小子不会还没起来吧。”
“南州去买肉了,今天是小年,要包饺子的。”
“是呀,我一会儿我去和几个伙计出去逛逛,买些炮仗,你们今天不是要去沈家,不用管我,中午食堂吃的也是饺子。”
“那不行,食堂的饺子哪有自己家包的好吃。爷爷,咱们包白菜肉馅的。”
“行行,你们决定就好。”
蒋南州出去一个小时后,提了三斤的五花肉回来了,还买了两个猪蹄,一个猪大肠。 蒋爷爷看到猪大肠后,喜笑颜开,他就爱这口。 吃过饭,陆静秋把白菜给洗洗切了,剁肉让蒋南州来,剩下的自己调馅,和面团。 弄完这些,蒋南州就去外面洗猪大肠了。 陆静秋把东西弄好,坐在客厅里和爷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抱着饺子。 蒋爷爷也是会包饺子的,想到去年,叹了口气道:“你张姨这几年都没回去了,她家里老人都去了,有个哥哥,她是二婚,头婚是个老兵,给他生了个儿子,儿子五岁的时候,人死了。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又找了个队里的士官。只是那边的长辈不让她带孩子过来,无奈她只能把孩子给了男方。 这边也是有孩子的,几个孩子不愿意接纳他,结婚八年,第二个也死了,那时大家都说她克夫,几个孩子更恨她了。直接把他撵了出来,回老家,三年不见,儿子已经被前夫那边的人教的不认她了。说她为了享福,狠心抛弃了孩子。孩子也恨她。 无奈之下,回到队里,在食堂工作了几年。这才把她派到我这里来。 这次说是家里的儿子结婚,她想回去看看。 我猜呀,肯定是家里人使坏,她这几年攒的钱,估计留不住。”
陆静秋没想到张姨还有这样的经历:“爷爷,要是您这样说,张姨这次回去,可不得伤心死呀。”
一个女人有太多的无奈,她虽然只接触过张姨一次,但也能看出来,张姨不是那种不管孩子的人。 “哎,那边的人就是怕孩子和妈亲,长大了留不住,和娘一起走了。”
陆静秋叹了口气,实在想不通,那边的人怎么想的,既然是一个独苗,不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发展么,妈妈在市里嫁了个士官,来这边生活,怎么也不会差了,至少能供孩子上学,再不济,能让孩子进入部队当个兵吧。 总比在家里强。 “家里人没什么文化,又觉得那时候这边不太平,所以不让孩子和她接触,现在觉得你张姨在这边那么多年,手里肯定有不少钱,又打起你张姨的钱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那孩子的想法。”
“...”这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