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失败的穿越客 > 0027安东卫考

0027安东卫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安东卫,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时代为纪障城。

《春秋.左传》中记载“鲁昭公十九(前523)年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障”。《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纪障在南九十里,今安东卫故城”。

《日照县志》(光绪本)也说:“莒邑东海,赣榆东北,有纪障城,今安东卫即其地”。卫城东,今有教场地名,相传为战国齐将孙膑,在此操练兵士,著作《兵法》,但尚未见于史书。安东卫明代以前的历史和建置沿革情况,因史籍湮没,暂时无法考证。

据《安东卫志.里至篇》记载:“卫去海五里,按字义,‘卫’围也,防也。京师之外,屏一方之保障,东海汛地,设卫最多,而安东方者,莫逾于此,故名。”

“卫”是明代的军事编制,每卫五千六百人,都设在要害地区。

可见安东卫是以其地理位置和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而命名的。

大明朝设卫时间是明代定鼎之后,因为历受倭寇窜扰,遂于山东沿海各军事要地,设置很多卫、所以备倭寇,计有防海卫、防运卫十九处和所十五处。

所由卫领,卫所将士由都司领导节治,都司则皆属中央五军都督管辖。

安东卫,就是明初十九卫之一的防海卫,可见“安东卫”之名,最迟在明初已经出现。

至于建置安东卫的具体年代,诸说不一。

《日照县志》(光绪本)说:“于县南九十里置安东卫”,注作:“洪武十七(1384)年置”。《安东卫志.建置篇》说:“建自洪武季年”。

县人丁恺曾著的《西海徵》(乾隆二十三年本)记有:“明志以安东卫为洪武三十五年置,非也。“经查阅明代的纪年表,洪武在位只有三十一年,即1368年至1398年。所谓洪武三十五年,可能是明志把“建文”四年并入而得。建文四年,是惠帝朱允文国破身亡的一年,焉能顾得设置卫、所之事?

安东卫儒学署李甫在《卫志》序言中说:“洪武十有六(1383)年,日本陆梁,出没剽掠,不可控制,始命信国公汤和,于东海诸边,严设城堡,辖隶臬司(即按察使),选练墩卒,棋布守御,倭寇始而得戢,安东遂成重地。”

据此考证说明,安东卫的设置,当在洪武十六、七年,与光绪本《日照县志》注文所记,庶几相符。

卫所是明朝兵制的产物。朱元璋和他的高参刘基(字伯温),对历代兵制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创立了明代所特有的卫所兵制。

在朱元璋当吴王时,就开始设卫,主要是设亲兵卫。后来地盘占到那里,卫就设到那里。洪武十三(1380)年,丞相胡惟庸被指暗通日本,同日本僧人如瑶勾结谋乱,并训练盗匪百余名,借朝贡献巨烛,内藏火药兵器,伏匪兵于贡船中。因此,胡惟庸被诛。朝廷痛斥日本暗通奸臣,遂即绝其朝贡,中断往来。由此以后,倭寇时常窜犯我沿海各地,烧杀抢掠,民不聊生,官府无法遏制。

洪武十六年,朝廷乃命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等大臣,巡视东海沿岸数千里,拟在要塞地区设置卫、所,以便防倭御寇。不久,设立安东卫,置行都司(为省级最高军事执掌机关)、指挥使(统率卫兵之首领)、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所辖百户所为一百二十人),前所、左所均驻安东卫城,后所驻卫城东北九十里,名曰石臼寨,后称石臼所,有专城,实为分汛要地。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王朝该设的卫基本都设立。山东设立宁海卫(牟平)、莱州卫、登州卫(蓬莱)、青州卫四个卫。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又在山东沿海增设七个卫,并派魏国公徐辉祖来山东督建。

安东卫是建设、治所六百年历史的海防古城,位于日照城南八十里之岚山,雄居绣针河口北岸,濒临黄海之滨,地势险要。

雄伟峭拔的老爷顶、官山、笔架山(又名垭口山)、岚山、炮台山等,面海而立,从北、东、东南三面环抱卫城。登高而望,卫城东枕老爷山,西傍绣针河,南临沧海,北锁官山。前三岛(车牛山岛、平山岛、达山岛)横卧海涛之中,西北重峦迤逦如屏似画,实为鲁东南海隅胜地和军事要地。

相继设立的卫有鳌山卫、威海卫、成山卫(荣城)、靖海卫(荣城)、大嵩卫(海阳)、灵山卫(胶南)、安东卫(日照)。设这些卫的目的就是保卫沿海,不受倭寇的侵扰破坏。

明朝初年,这些卫均隶属山东都指挥使司,由都指挥使司直接指挥。明永乐年间,在山东沿海设营,做为都指挥使司和卫的中间军事指挥机构。

山东共设三个营:一是即墨营(即墨),二是文登营(文登),三是登州营(蓬莱)。

三个营管辖山东全部二十四个卫所,即墨营管辖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共四个卫和石臼、夏河、胶州、浮山、雄崖、海阳六个千户所;

文登营管辖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宁海卫四个卫和四个千户所;

登州营管辖登州卫、莱州卫、青州卫三个卫和三个千户所。

营中设把总(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等武职官员。把总为各营长官,与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共同掌管总营事。这样在明初山东半岛东部先后设立完善了营、卫、所防御倭寇的军事体系。

在明朝时代,交通通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各营能就近快速地传达军令,便于各卫、所及时策应,以应对海上的突发侵扰事件。明代天顺(1458-1464)年间,调中所去天津卫,调右所去徐州卫。属安东卫的只有前、左、后三个千户所,每所都设正副千户、百户等职。

安东地属青州府,卫设通府(负责地方行政之长官)、通判(处理政务的官员)、经历(管地丁银两出纳文书的官员)、教授(负责学署课试的学官)、训导(协助学官教育生员的官员)等职。

据《安东卫志·形胜篇》载:“原建城卜基于今卫城北十里之坊口,遗迹尚存”。

何时移于今之安东卫地,其说有二:

一说是洪武之季时。康熙十年卫守备赵双壁,在《卫志·文昌阁序》一文中说:“安东卫城,建自旧明洪武之季时……汤信国巡视抚辑,至卫西北经营区划,欲建城郭……土木未兴,偶有青鸾衔旗于斯,即今之卫堂处也。信国环视形胜,见左山如屏,右河如带,大海绕于前,关山耸于后,遂移其地,而城成焉”。此说虽未交待具体建城年代,并带有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历史时代,是汤和巡视后所建。

民间传说,信国公在考察选址建立安东卫所的时候,放炮安营扎寨。惊动一云游四海的道君,道君架云飞升化为一只青色鸾鸟,銜起汤国公的一个大旗,飞到现在建设安东卫的位置放下旗子,汤信国环着周围察看各处地形地貌,只见左手有高山地势雄伟险峻,右手边一条大河犹如玉带缠绕婉转,背后关山重重、高耸入云,面临黄海烟波浩渺碧水瀚瀚。随即确定在鸾鸟放下旗子的位置,建立卫城;这就是民间艺术传说,不可靠证,姑且吾忘言之,汝且妄听之可也!

另一说是明弘治三年所筑。如《山东通志》(雍正本)附记安东卫城一文载:“明弘治三年(1490)所筑,周五里,高二丈一尺,厚二丈,垛口一千三百,门楼四座,池宽二丈五尺,深八尺。”

上述二说虽然不同,建筑年代相差百余年,但原建城于坊口,后移今之卫地,事实无讹。卫城后经山洪冲激,城池损坏多处。

嘉靖年间,卫经历司何亨,呈请朝廷拨给官银一千两,稍事修葺,始有改观。城上,除门内俱有门房三间,供藏武器之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共设八铺、小巷四铺,按时巡更,以防盗贼。戊申(康熙七年)地震,城池悉毁,圮为平地。除城池外,城内建设主要有公署、儒学、仓库、武器库、演武厅、庙宇等等。

公署有按察司、守府、卫衙、经历司(在卫堂东)、镇抚司(在卫堂西)、儒学署(在西街路北,后为文庙)、巡检司(在卫府后)、千总署(在北门内西街)、左所(在仪门东)、前所(在仪门西)、安东营(在北门内西街),还有仓库(在卫治东)、监牢局(在卫南门里西南隅)、火炮局(北门里街东)、武器库(在卫堂东)、演武厅等。庙宇有关帝庙、三官庙、镇武庙、火神庙、城隍庙等。大街有东西石坊。这些古建筑,历经历史上时代变迁、风云变幻、久已废圮。

安东卫,自有明以来,既是海防要地,又是贸易通商口岸。内控鲁苏江淮辽阔腹地,外扼大海,是去高丽、日本诸国咽喉,海陆交通发达,城内城外,店铺林立,南北商客,络绎不绝。可谓商贾云集,人市如潮。

卫城集市,发端明代,《安东卫志》载:“嘉靖初年,西大街三、八日为市,北大街一、六日逢集(后废)。嘉靖二十年,西大街三、八日大集。”

此制延续至今,每日均有早市,卫城商业日渐兴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