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失败的穿越客 > 0029开发小岛

0029开发小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掌柜告诉黄二柱子说道:“自贡井盐和潍坊精盐市场货源奇缺,购进精盐货物商道之难,外人不足道哉呀,就这样的精盐,一月我们商号能购进三十担五十担,扬州 、南直隶、浙江、北直隶甚至京城商贾,必定顷刻云集安东卫;四川是道路遥远社会动荡不安,潍坊精盐是产量有限抢购艰难,现在我这里是有价无市,咱山东沿海的海盐是一千斤二两银子一百钱,这样的精盐只要运过来,价格我给你最高价,一担二十两纹银,不二价!”

黄二柱子听过不住地点头,一会儿又不住的摇头!

白额虎有疑问问道:“咋了?你有啥事?又点头又摇头地?”

回答道:“原来我家里吃的就是这样的精盐,可惜了,现在我没有办法得到大批精盐了。”

这下白额虎开始摇头了。你家是哪里的谁不知道咋的?还家中有精盐吃,有没有盐吃都不好说。”

说话之间,一船海盐卸完送来仓库,过秤计算。

刘家商号大掌柜亲自来给白额虎交代结果:“海盐总重五千七百四十九斤半,价格咱说好的比灵山卫高四成,一斤是二个一大钱,合计是十二两纹银另七十三个大钱。

这个价格按照后世计算是八千五百块钱,主爱是进价少,买进应该不超过三十个大钱一千斤,卖出是二千一百个大钱一千斤,不考虑税收的话是七十倍的利润!

要是精盐的话,一担是二十两纹银。

计量单位不统一不好比较,咱换一下,按照一担的价格统一比较一下,海边盐场灶户一担海盐三到五个大钱;灵山卫商家收到的私盐,其中的利润含有税收,价格是一个半大钱一斤,一担海盐是二百七十个大钱。海盐到安东卫,一担价格成为三百八十七个钱。包括运费是一百一十七个钱。

这些要是精盐,五千斤精盐是二十七点七担,换算成银子是五十四两纹银另四百大钱。

全部换算成人民币,按照一两纹银一千块人民币算,用七百的比率麻烦,估算一担海盐在海边盐场灶户的价格是五块钱;灵山卫商家收盐的价格是一担盐二百七十块钱;安东卫商家收盐的价格是三百八十七元,安东卫精盐价格是一担二千元!

太不容易了,就一个价格,换算过来过去,写一大堆,要是再加上一斤十六两的十六进制的斤数,再算上银子的纯银含量在明朝叫成色是多少百分比的折色,再加上散碎银子换官银的需要的费用按照比例收的火耗,我想会好多人迷糊和头晕目眩的。

回航都是很快的感觉,回到灵山岛已经是几天时间过去了,在夏河寨巡检司和曹二彪家里收集的银子有一万多两,拉回来一船盐才卖十二两银子,山寨的喽啰有些感觉太看不到眼里的感觉。

白额虎和徐大个子商量商量了以后的事,安排两条大船一条从鳌山卫向西南开始,另一条从海洋所向西到鳌山卫两个范围距离差不多,海岸线都在四百里左右,都有无数沿海的军户和失地的农夫,在辛苦砍柴挑海水珠海熬盐,在忍受着非人的盘剥一担海盐只是三个大钱。

在写本书的时候,本人做了许多的资料搜集整理和大量的准备,对于明朝农民和军户生活方式做了大量的调查,对于明朝市场的食盐价格、粮食价格、大米价格、都有收集和整理,包括最主要的是银子的购买力或者说是现在社会和大明朝社会银子和人民币的汇率变化。

一段时间后,差一点本书就不写了,因为价格始终不能搞清楚,经历过许多日子的苦难和痛苦折磨,终于近期才幡然醒悟,就是现在的社会,二十年前和十年前以及现在的物价食用盐价格上涨二十倍,汽油上涨十几倍,猪肉面粉都是十几倍的物价变化,那么,四百年前的明朝,有二百七十年统治历史的大明朝,物价变化巨大当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有一点扯远了。

资料显示不少地方的食盐价格是三到四个大钱一斤,也有显示是十到三十一个大钱的,最高价格是有说食盐价格一百五十个大钱一斤,我估计都有可能,再运输设备落后,道路交通不畅,战乱频繁的时代,一切都有可能。

在灵山岛居住一段时间后大头领九环大刀白额虎喜欢上了灵山岛,有一天竟然说要不把崂山上清宫的老家全部搬过来住。

现在加上新进入灵山岛的黄山虎带来的六个新人,灵山岛快四十个人,小岛现在一穷二白,只有新临时抱佛脚搭建的草棚子,没有开垦一点田地,没有一点粮食储备柴草等燃料储备,没有一点蔬菜种植,最主要的是淡水资源也不是很充足,只有小溪流水,没有大河小湖等储水水源。

最后白额虎做了决定,开发灵山岛。

白额虎和黄二柱子明天就出发去灵山卫,买几头耕牛羊鸡鸭鹅等家禽,找几个流民进入灵山岛,把灵山岛的养殖方面农业都开始起步,到小溪的上游,利用地势修几个储水的水塘聚集雨水和收集雨水,烧制砖瓦准备建设永久性住宅。

第二天早上,徐大个子和长腿驾一条大船向东北方向移动,准备到海洋所开始回航,沿途在海边收盐。满载后直航安东卫。

瘦猴和大头驾一条大船也是向东北方向驶去,准备到崂山下的鳌山卫然后回杭沿海岸线收集海边熬盐的灶户的产品,满载后直航安东卫。

一条小船留在灵山岛备用。

另一条小船白额虎和黄二柱子林山子还有一个外号皮脸的小喽啰四个人,驾船出发灵山卫。

灵山岛和灵山卫距离在二十里左右,人的视力五公里就是视力极限,所以说,在灵山卫是看不到灵山岛的。回灵山卫也一样看不到目标,只能不错方向一直走,等到能看到海岸线的时候,在按照记忆修正航道和改变航向,

作为后世来到四百年前的大明朝,六十年的农民工生活经历的人生轨迹和感悟,让黄二柱子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导航,卫星是不可能了,可以画下来海岸线形状呀,也可以利用太阳星星的位置用六分仪导航。现在只能估计大致方向走一多半距离后,看到灵山卫地形地貌和山峰河流位置后,修正航道。

二十余里一个时辰到了灵山卫,码头下船后,林小山看船,白额虎和黄二柱子领着皮脸三人一起,先去买牛羊鸡鸭鹅,一边买一边往船上送到上午便一点,大约三点左右,购买的任务完成了,总共耕牛三头,山羊公山羊两只,母山羊八只,小羊羔六只,小猪仔六只,黄二柱子想要二十只,卖家只有六只。鸡鸭鹅全部都要,只要今天集市上有的全部买下,铁匠铺里去卖来一批农具,在和铁匠师傅谈价钱的时候,黄二柱子随便问一句:“师傅,咱灵山卫的铁料哪里便宜?”

打铁的师傅说道;“灵山卫附近,有好多个铁矿,炼铁炉也不少,就是以前皇上收矿税那些年逼得紧,现在皇上不收税了官府收银子更狠,铁料价钱举高不下,只要有钱,要生铁熟铁铁矿石都能买到,就是价钱便宜不了,比以前更高了。”

灵山卫就是后世的青岛市黄岛区附近,在这周围有丰富的煤矿、黄铁矿、钛铁矿、磁铁矿、方解石、石灰石等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有许多的大型钢铁企业、煤炭企业,现在的大明朝灵山卫,不知道勘探开发利用了没有?

历史上,青岛辖域归属几经变化。新石器时代即有文明出现,属东夷部族。在史前及夏商时期的青岛辖域属莱夷之地,西周时代,属夷国,春秋初期分别为介国、夷国、莱国等的属地。春秋中期齐灭莱,青岛辖域开始通过齐国的统治归流于周,战国时期,青岛辖域大部归于齐之即墨邑管辖。越王勾践灭吴后舍会稽而徙都琅琊,后越国败于楚国,今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带属楚国。

据考证秦时,青岛辖域西部属全国48郡之琅琊郡,北部属胶东郡。西汉时期,青岛辖域大致属胶东国、琅琊郡,现市区大部为不其县辖域。汉景帝刘启先后立其子刘彻、刘寄为胶东王,都城设在即墨。

东汉光武帝时徙封大司徒阳都侯伏湛为不其侯。

在三国时期,青岛地域属魏国青州,其中胶州湾东岸的不其等县属东莱郡,西部的黔陬、壮武等县属城阳郡。

西晋时期,胶州湾东岸属青州长广郡、西岸属青州城阳郡,即墨县属北海国。

在十六国时期,青岛地域隶属关系多变,大致先后分别属于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系青州和徐州辖域。南朝宋时,青岛地域大部属青州长广郡、北海郡、高密郡。北朝北魏时,青岛地域以大沽河为界,东部大都属光州长广郡、西部大都属青州高密郡。北齐、北周时,胶州湾东岸属光州长广郡、东莱郡,西岸属胶州高密郡、平昌郡。

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胶西县(原黔陬县)和琅琊县,均属密州;同年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属莱州,不其县撤并于即墨。隋朝时平度为长广县,仁寿元年(601年),改称胶水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将州一级改为郡,青岛地域属高密、东莱二郡。唐代,青岛地域分属河南道莱州(东莱郡)和密州(高密郡)。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胶西县撤并入高密县。

五代十国时期,青岛地域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仍为河南道莱州、密州管辖范围。北宋时,青岛地域属京东东路莱州(胶水县、即墨县)、密州(胶西县)。

在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复置胶西县,属密州。金朝势力南下后,域内各地被金所占,仍分属山东东路莱州和密州管辖。

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设胶州,辖胶西、即墨(至元二年撤即墨并入掖县和胶水县)、高密三县。元朝时,青岛地域主要属益都路胶州、莱州。明朝时期,青岛地域主要属山东莱州府。

于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胶西县,改置胶州,辖即墨等二县,属莱州府。自明朝初年,明廷先后在青岛地域设立即墨营、灵山卫(下辖胶州所、夏河寨所等)、鳌山卫(下辖雄崖所、浮山所等)等卫所。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撤胶水县改置平度州,与胶州、即墨县均属莱州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