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黛玉屋里出来,岫烟抱着匣子有些为难,若宝钗是别的人也就罢了,偏偏是自己未来的姑子,便不知该不该要黛玉送的这两块玉了。宝钗一贯体贴,瞧出她的心思,“你就收着,别辜负了她的好意。她与别的是不同的,手里头除了这些,银钱素来都是不缺的,这就是她和咱们的不同了。”
岫烟来了一趟,连轻絮都瞧出不妥来了,“如今天气也没热起来,怎地刑姑娘还穿上夹衣了?这姑娘家着了寒可怎么得了?”
“衣服怕是已经去当了!”
黛玉看看自己的手指甲,这一次染的是一色儿的水红,乍一看像是没有染,可细看还是染了的,黛玉也满意,并没把方才的事放在心上,准备换了衣服去老太太那里。
谁知,外头贾府的婆子叫人进来传话,说是冯家的姑娘来了,黛玉忙叫人去迎,二人一块儿去见了老太太,黛玉便把她带到自己这里来,给她重新斟了茶,摆上茶果子问道,“你找我什么事?没什么事,你是不会跑这里来的。”“我家虽说与贾府是姻亲,可我来是找你的,与她们什么关系?”
冯芸英喝了一口茶,拉着黛玉的手,“说归说,你可知道,如今外头说三姑娘的话可不好听,都传到我母亲耳朵里去了。”
黛玉默了一会儿,问道,“说的都是什么?”
“哎呀,说了你可别恼,前儿我母亲还进宫去了,在荣妃娘娘跟前提了一嘴,说是因你与三姑娘关系好,才说了这门亲事的,谁知如今传出不好的来。我是担心你,托说是出来买胭脂水粉,才赶紧过来给你通风报信的。”
冯芸英又问道,“你可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听我母亲说,三姑娘管家一心只巴结太太,把自己的姨娘不放在眼里,说的话能毒死人,总之没个好名声了。”
黛玉叹了口气,“她是庶出,身份本就尴尬,她娘亲是个倒三不着两的,不但半点忙都帮不上她,如今也算是拖累她了。庶出的苦,你和我是都体会不到的,你我终究不是她,无从议论起。”
冯芸英因是出来买胭脂水粉的,黛玉便叫人拿了一份给她,“这是这一次我母亲从南边给我拿过来的,我听说如今这边的太太奶奶姑娘们也都很喜欢用,你要是买,必定也是去买这种的,从我这儿拿了去,省得你又去挑挑拣拣费时间。”
冯芸英打开嗅了,欢喜道,“就是这个,你怎地知道?我跟你说,这京城里新开了一家店,专门卖南边来的胭脂水粉,生意可好了,我正准备去瞧瞧!”
她一说,轻絮噗嗤笑出声来,“那店正是咱们家的,太太开了来,以后姑娘要去买,报上我们姑娘的名儿,说不得还能便宜些。”
“哎呀,好啊,这样的事,你都瞒着我!”
冯芸英朝黛玉扑过来,两人玩闹一阵,发髻散了,黛玉叫轻絮给冯芸英重新抿了发,送她出门。
才冯芸英的话,轻絮是听到了的,难免为探春担忧,问黛玉要不要和探春说,黛玉摇摇头,“说了白生气,这些话,只怕是人故意往外说的,过上一阵子就散了,何苦去说,说了叫她白怄气?”只是,第二日,黛玉就叫人递了牌子进宫去。荣妃叫严铎出来接她,正往里走的时候,迎面看到一群人过来,个个都是宝带朝服,黛玉忙躲到假山边上,严铎站在她跟前将她挡了个严严实实,待人过去了,二人才从里头出来。 黛玉朝那边望一眼,与走在最后的云臻照了个面,她不由得一笑,快步跟在严铎身后,朝景安宫去。 谁知,走在最前头的太子顿住了脚步,问道,“你们才看到躲在假山边上,严铎那老东西挡住的是哪家姑娘?”
这都是些皇子,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和八皇子,前面几个都不说话,只看着云臻,云臻笑了一下上前去,“正是父皇指与我为妃的林如海御史家的大姑娘。”
太子恍然,走过来拍了拍云臻的肩,“原是林家姑娘,说起来,小八被指婚,我们都还没有贺喜,今日我叫人把贺礼给你送去。哦,对了,林如海如今不是御史了吧?他不是被点了江苏粮道吗?”
四皇子道,“升了佥都御史,正四品!”
太子索性又道,“我记得林家祖上是侯爵吧,老牌的勋爵了,林如海怎地走了科举?”
若科举,便是要放弃袭封,四皇子道,“可不是,本是簪缨之族如今又是诗礼传家,这林家是独一份了!”
黛玉并不知,自己连面儿都没照便被人议论了一番去。她到了荣妃宫里,因皇帝在,便在偏殿歇着,待皇帝走了,她才出来,说起冯家的事来,道,“我也不曾想竟是这样的,原荣国府那边不太应这门亲事,是冯家托了临安伯府三番两次,最后求到了我母亲那里去,如今又挑三拣四的,真正叫人心寒。”
荣妃叫人进了两杯奶/子来,叫黛玉用了一杯,浑不当一回事,“你如今还觉不着什么,将来你就知道了,什么事儿都能到你跟前来。你理她做什么?她来,我是没客气过的,我说了,人是你求的,那姑娘也没进了你的家门,是是非非谁知道,你就巴巴地跑来说,是什么个意思?”
她又问道,“我听说那史家的姑娘,成日家对你挑三拣四,说些酸话?”
黛玉笑了一下,“那些都算不得什么,一个人心中生怨,无非是羡慕嫉妒而生恨。她打小是个没爹娘的,本就是可怜人,老太太怜悯,将她接了来,后来我来了,她才得家去,听说如今史家也是败落不堪,只剩了外面样子,家里连针线上的都省了,姑娘奶奶们每晚做针线要做到三更天,日日就盼着老太太接了她来松散两天,我又何须与她计较?”
荣妃便很赞同,“你这般便很好,心里明白,知什么人该计较,什么人不该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