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惊揽 > 初到桐林

初到桐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路恩泽和苏泰来到桐林已经是半个月之后来了,桐林城坐落于一处三面环山的底地,因随处可见的桐树故而名叫桐林城,此城绵延千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显得这座城市格外的热闹,而还未进城先进入眼帘的是桐城地标建筑半山楼台。

“快看苏泰,多么宏伟雄壮的一座城池,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

路恩泽惊呼道。

“是阿!听说此城是由开门剑宗初代道祖浮生先师所建,历经岁月桐林城才有了如今的盛况。”

苏泰也望着不远处桐林的边城说道。

“快走吧,我忍不住想去城里看看了。”

苏泰看着路恩泽又说道。

“走吧。”

看着桐林城的路恩泽缓缓说道。

二人刚一进城就看见热闹非凡的街上人来人往,虽然两人早又心里准备,可不免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不时二人便来到一家面瘫前,听着时而叫卖的糖葫芦声,亦或是包子铺的叫卖声,最特别的还是要属各种灵石仙器的叫卖,二人进城没多久就注意到了,只是苦于没钱强忍着不去多做些注视。

原本低头整理面摊的老板也看见了二人随即道。

“两位公子要吃点什么呀。”

面摊小贩笑脸相迎道。

路恩泽闻言默不做声,因为太口袋里只有三个银钱,往后的路还长此时的路恩泽只待苏泰开口。

“都有些什呢?”

如路恩泽想的那样,苏泰看着小贩说道。

“有凉皮凉面凉粉,二位吃点什么呢?”

小贩说道。

“来两份凉面吧。”

苏泰答道。

“好的,二位公子请坐着歇息片刻,凉面就来。”

小贩说着把左手幅度不大的摆向身后的几张小桌子。

“恩好,谢谢了。”

苏泰回应道。

两人坐下不时打量着四周,不时看看彼此,路恩泽拿起桌子上的茶壶给两人倒上了两碗茶。

“你在想什么?”

苏泰问道。

“没什么,突然坐下来我不知道该聊点什么。”

路恩泽说完把茶水递到口边喝了一大口。

苏泰随后也拿起了桌子上的茶水喝了一口,茶水保有余温等彻底凉下来就是凉茶了,此茶本就是凉茶。

放下茶碗的苏泰说道:“我也是,休息一会儿吧我们等下四处转转。”

“此行太远我有点不想去了,我们身上的钱可能根本支撑我们到狱城。”

路恩泽自顾自的说道。

苏泰闻言也沉默不言,二人的沉默仿佛让热闹的街繁华景也随之安静了。

两人谈话之余,摊小贩这里两碗凉面已经做好了,还不把面端给两位客人,又一个声音传来了。

“老板我要一份凉皮。”

沉默的苏泰和路恩泽也被这甜美的声音吸引双双放眼望去,只见眼前站在面摊前的是一位亭亭玉立,带着帷帽束着头发的女人,帷幕捆扎在帽檐的两边,露出了一张清晰可见的容颜,看上去就像一朵开在四月的海棠花,十米七五六的高挑身材看上去十分均匀,散发着淡雅的气质让人望而远之。

闻言的小贩也被这人间美景所迷住,眼里只有了景一时间陷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老板?”

女子见状又轻轻叫问一声道。

“好的好的,姑娘先请坐凉皮就来。”

小贩回过神来笑颜道。

女子闻言稍做点头致意,随即迈步走向路恩泽苏泰边上一张空着的桌子。两人见状则把目光转向了随之走来的面摊小贩。

“两位慢用。”

小贩把面轻放在桌子上随即说道。

“多谢!”

路恩泽说道,而苏泰也随着点头致意。

苏泰一边吃着面一边用眼角留意着刚刚坐下的这位女子,路恩泽不经意间看了苏泰,见状默不作声的吃着自己的面。而此时坐下的晏歌喝茶之余,也同样用眼角打量着这两位小弟弟。

晏歌是开门剑宗道灵境修士,哪怕只是用眼角余光看向二人,也如侧身正面观察那般。在晏歌的眼里这两个小弟弟除可爱之余,还透露着几分修士的寂静,甚至一度怀疑他们是本宗外门修士,可她感应到二人身上,只有一人纳入了微弱的二段灵气,便又取消了这个猜测,还不等她在多做观察,面摊小贩就端着一碗凉皮走到了桌子前。

“姑娘您慢用。”

小贩说道。

“多谢了。”

晏歌看着小贩微笑道。

“姑娘可是要前往三宗域外的雪终山域?”

面摊小贩问道。

“正是,您如何得知?”

晏歌好奇的问道经商小贩。

“前些时日不少剑宗修士路过此地,听他们谈论的都是雪冬山域的哪出秘境,我看您举止也像位修士,故而有此一问。”

面摊老板答道。

“确实如此。”

晏歌一边用筷子夹弄着凉皮,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不过现在前往冬山秘境怕是有些晚了,其中宝物早已被其他修士搜刮一空,离秘境问世也已一年有余。”

商贩用搭在肩上的布条擦拭着手缓缓说道。

“我此行不为宝物,只想去历练一番。”

晏歌右手用筷子把弄着凉皮,一边用左手把弄着帷幕着说。

商贩听完也不做多说,只是笑着点头示意,转身走向了摊位。

吃两碗面花了苏泰十六枚铜币,而苏泰身上带了五十枚银币,一枚银币等于十枚铜币。吃完面的二人走在桐林城的街道上,时下二人都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未来该去向何方,如果要继续前行去往狱城,那他们身上的钱完全不够,现实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时下他们已经走出灵怀镇离开了熟悉的家,随身处故土不免也觉得孤独,此时的路恩泽第一次觉得他好像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而苏泰此时脑中想的却还是刚才看见的姑娘,他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或许正是因为不认识他才一直想着。

“恩泽我们也去那个秘境吧,别去狱城了我们到不了的,那根本是一个我们完成不了的历练。”

苏泰一边走着无心的看着走位的街景,一边对身旁同行的好友说道。而来往的路人只让他觉得陌生,好像他们也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事情,都有着自己的生活。

“我倒是不介意,一起流浪也好去哪里都行,有个你陪着我我愿意去往任何地方。”

路恩泽看着漫不经心的苏泰说道。

“离开家的你也会感孤独吗?”

苏泰还是没有看向路恩泽,还是漫不经心的说道。

“是阿,这个世界太大了一眼看不到尽头,就连想也无法想象,在镇西我不会觉得自己那样渺小,我能感到我属于这个世界。”

路恩泽也把目光投向前面的街景说道。

“那就让渺小的我们去向任何一个地方吧,我们可以一路上跟着刚才看见的那个人,她面对这个世界是那么的从容不迫。”

苏泰突然看向身旁步调一致的路恩泽说。

“可苏泰,我们要去哪里找她呢?”

“我们可以先往那个秘境的方向走,我想她应该要在城里逗留些时日做些补给。”

“你说她会同意我们跟着她吗苏泰?”

路恩泽不自信的说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们到时候就知道了,如果她不同意那我们就一直跟在她身后。”

苏泰看着眼前的好友说道。

在城里打听到雪冬山域的两人一直沿着一条出城的主路走,直至两人的身影渐渐的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海中。

雪冬山域地处真灵大陆的西北部,在这里生活的人相对较少,可还是建立起了不少的地方势力。其中不乏道一之境的强者。而蒙山地处真灵大陆的西南角一南一北两个区域,构成了这真灵大陆西部南北的无尽山脉,其中山海宗的疆界和北域接壤最多,其次是明宗而开门剑宗则和两宗接壤,坐落于蒙山之南,在往南下则是无尽的荒原,从没有人走出过那片无尽之地。

走出桐林城几日后的两人来到一片山间林地,眼前是一条通往东西两北的路,往北是前往山海宗的路,而往北则是去往明宗的路,两人相视一眼没有做过多的停留,纷纷驶入了左边的路。两人在桐林城时早已打听清楚了沿途的情况,苏泰为做准备还购入了一张,标注着三宗所在和沿途路况的地图。

起初的蒙山虽有众多修士,但皆散落于蒙山各地各自修行,后有修士游历群山发现了灵气浓郁的明山,因此处灵气优于蒙山各地,故而来明山修行的修士修为大增,从那以后来到明山的修士落英不断,明山常年被层云环绕,故而在此修行的修士时常感受层云变化,因此演变出了变化万千的符箓道术。

随后游历四方的修士,又在蒙山西部找到了十二处洞天,在这十二处洞天修行的修士,被在明山修行的修士称为洞天派,而洞天派不少修士则来自于游历的明山修士,因此明山道术也在洞天派中广为流传,后又有修士常在修行时感受天地山川,后有感受天地悟道者修炼胫骨不练道术,由此洞天道和明山道又有了术道于武道的区分。

历经岁月不知何时,在乌蒙南部的一处山上也聚集了许多修士,只是此地山势险峻恍如巨剑擎天,因此此山也叫剑山,来此修行的修士慢慢感山应道,故而剑术横生。三地互有往来者或论道或比试,时有剑胜时有术胜。偶有持剑洞天者,难辨别其道是为何?后有明山修士松明,师从明山峰回道人,在其十六岁时便已便已踏入道明境,而后去往十二洞天修行期间访遍所有洞天,历时十六年后步入道一境,同道皆尊其为武明子,意为以武明道。后又游历真灵大陆,期间不闻其声不见其人九十六年,在其归来时已经一百一十八岁了,无人知其是何境界。在其回到明山三十年后羽化登仙,在明山的三十年其学说广为流传,不少蒙山之外者也纷纷前往明山求道,后世修士尊其为武明祖师,而民间尊其为武明大帝。

后世弟子据其言论著有《武明真经》一书,在修真界广为流传。而民间也根据其经历做了传记,其版本颇多。但都是后人从松明在蒙山修行的三十二年上加以凭空杜撰而来,其中最为流传的当属《回灵录》。

明山宗也随之而立。

在武明祖师去世后的三千,虽然修士不断,但明山宗再也没有出过此等修士了,虽偶有天资卓著者,但穷奇一身也不过步入道真之境罢了。只是期间的洞天派倒是有一位因参悟天地而武道大成者,此人名叫谢揽。

谢揽是让十二洞天变成山海宗的一代老祖。起初的谢揽是连云山第六洞天的一位普通修士,在其九岁时其父看管洞天药田时被凶兽吞噬,后母亲在其十三岁时,因丧夫之痛抑郁而亡。十三岁无依无靠的谢揽便开始了流亡,期间自体悟道练至道灵境,被第六洞天长老看中收为弟子,历经岁月在其六十三岁时参透十二洞术,独创了意如海体如山的练体流派,期间因修为卓绝功法独到,一时间蒙山无人匹敌。

后因心生权位镇压十二洞主总领洞天,让原本各自为政的十二洞合为一体,期间群情激奋叛乱四起,但皆惨招其残酷镇压,而后建立山海宗立其门规,后世者宗主非其谢姓族人不传。

建立宗门三年后,谢揽率众弟子攻打明宗和南方聚集剑山的修士,为了满足其能一统蒙山高原总领群山的野心。剑山众修士以修为最高的怀若谷为首,但怀若谷也不过是道一境后期的剑修而已,而此时的谢揽则是武道大成早已踏入道真中期。

交战前期剑山众人死守山门,无数弟子纷纷惨死,有不少修士溜下山转投山海宗门下,也有不少修士殊死抵抗,但因功法体系不同,剑山众弟子不敌,无奈之下只得苦苦死守。而后在与谢揽的交手中,怀若谷不幸战死山门怀若谷死后,其大弟子道明境后期的季心,和其道一境初期的二弟子风和,继续率领众弟子继续殊死抵抗。

师弟二人默契奇佳,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共同创造了开门剑阵,在被山海宗围困三月之后,剑山众弟子终于凭此剑阵重创山海宗众弟子,而季心风和二人,更是连同其他几位同境修士组成了二十几人的大剑阵迎战谢揽。

可依然不敌谢揽,好在明宗支援,在两宗联合下战况依然不得好转,倒戈者众而守道者稀。后来明宗掌门拔云道人出关讲和,此时的拔云道人已初入道真境,谢揽再战恐寡不敌众,只好退而求和。

此战正式莫定三宗基础,停站那天被称为三宗元年,而后三宗元年第七年,剑山以其剑阵为名,创建了开门剑宗,而其季心则为开门剑宗的第一代掌门,后世弟子尊称怀若谷为虚怀祖师。

回想着三宗历史的路恩泽恍如隔世,眼里完全没有了走在前方的苏泰。

“想啥呢路恩泽!走快点呀。”

苏泰回头看着和自己拉开了距离的朋友道。

路恩泽闻言看着前方扭头看向自己的朋友道。“我在回顾三宗以往,我刚刚想到了几位开宗大师。”

“那有什么好想的呢,现在都已经是元年四千五百八十九年了,都是过去几千年的事了。”

苏泰回过头继续边走边说道。

“是阿,苏泰你说我们能遇上你说的那个人吗?我怎么感觉有点悬呢。”

“那是肯定的,她不走这里能走那呢,我们比她先出城,她肯定在我们后面呢,我们就这样继续往前走,如果跟在后面难让人不觉得我们是在跟踪。”

苏泰对答道。

“我们的前方通向哪里苏泰,这么大条路杂草丛生的,我怎么感觉没人走的样子。”

回过神来的路恩泽看着前方路上的杂草疑惑不已,他不知道是此地灵气浓郁的缘故,还是无人涉足的缘故。

“前方是冷水潭,地图上标注那是一处山地盆地,倒是不知道为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