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从山村放牛娃到天宫仙侠 > 第 2 章 放牛娃出世

第 2 章 放牛娃出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高空往下看,南方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十万大山,方圆上千公里,其中很多地方无人居住,人迹罕至。其中一座圣坛大山,山脚周围散落着两百多个小山村。

其中,有一个村庄,有诗云:山高不过百丈,水深不过荷塘。

天皇日历正月初九,一个乡村,村场的上面有一条小河,河流的两岸种有很多竹林和松树,河流接下来就是一个很大果园。

村的西面,已经是平坦的稻田区域,村庄前还有很多水塘,水塘里面种了很多莲藕,夏秋之际,开满红色、白色和紫色的美丽荷花,因此叫荷塘村。

五月8日的大清早,“咕咕……咕咕......咕咕......”村庄上的竹林传来了布谷鸟的叫声,叫声不大却清晰可辨。接着就是:“哦..哦哦哦...啊哦”的鸡叫声了。

“哇…哇…哇……”,几声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宣布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

“恭喜啊,恭喜,是个丁丁呢,”接生婆笑着出来,跟守在门口的一群人报喜说。外面布谷鸟还在不停叫着:“咕咕...咕咕……”。

一座四合院大屋旁边,简陋的房门外,大家听到生的是男丁,都欣喜若狂,作为父亲的老四,直接取了个奶名叫“狗崽子”,那个时代,男丁是传宗接代的象征,取狗崽子其实是当地人习俗,用“贱名”求福。今天夜里他家中的猎狗刚好也产了4个狗崽,名叫大黄、二黄、三黄和四黄。

在此后的二年里,天灾不断,连年干燥,稻米收成很低,劳动人民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大米都不够吃了,大人们天天上山找树皮、挖土茯苓、摘野菜。

辛苦节省下来的几两米,一般都煮成很稀的粥给婴儿或儿童吃。

出生后第三年,营养严重不良,加上卫生条件差,狗崽子患了严重咳嗽、痢疾,出现耳朵流脓、脱肛、视网膜炎,视力下降等很多症状,由于本地没有医生看这种病,都无法医治。只是家里人自己根据传统的土方,找点草药,但是很久无法恢复,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病了一个多月,无法好转,奄奄一息。

有一天,门外来了个卖糖葫芦的老头,挑着一个空箩筐,进家来,自称是隔壁的亲戚,隔壁刚好没人在家,就过来坐坐,看到桌子上给狗崽子凉的两碗粥,二话不说,把粥喝光了。

这可急坏了家里人,狗崽子父亲——老四,正要发火,把它驱赶走,被狗崽子父亲的父亲叫做老六给制止了,他觉得,出来卖东西的人也很可怜,卖不出东西也吃不到东西。

就问:“老人家,贵姓呀?“

那老人笑了笑“我是路人一个,贵不起的,贵不起的。一根拐棍,似木非木,木下子也!”

”好,好,来者是客,来者是客嘛”

那个老头一点不在意,一直嘻嘻哈哈的,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可喜可喜,我呢,喝了你家的粥,没有钱给你,这些给你留着”,说完把几穿糖葫芦递给老四,另外给一张皱巴巴的宣纸,说是什么上上签。“等小娃长大后给他”老人家叮嘱说。

皱巴巴的宣张纸上书:“

三竿红日出扶桑。

天赐鸿禧降吉祥。

待人再开三五尺。

万里乾坤尽辉光。”

下面还写着:“

“来时一二三四五。

去时五四三二一”。

说完老人就出去了,眨眼之间便消失了身影。

还真是无巧不成书,没了粥,老四给狗崽子喂了两穿糖葫芦,几天后,狗崽子竟然逐渐好转了,不到一个月,局势扭转,病危的狗崽子就可以满地爬了。真的神奇!全家人对着南方天空拜谢不已。做父亲的老四干脆取学名“复生”,是死而复生的复。

就这样,又过了6年,6年啦,人不长,狗都长大了,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那四条黄狗如今是个高头大马,上山打猎,纵横驰骋,山猪黄精,野兔飞鸽,闻之无不胆战心惊。当然这只大黄狗也不是普通狗,它背后的故事可是如雷贯耳。

每年春夏之季,布谷鸟亦按时来访,黄昏期间和早上清晨,咕咕咕咕地啼个不停。这鸟也不是普通之鸟,说起来还真的也大有来头。

当然狗崽子不再叫狗崽子了,背一个发黄的旧书包,深一脚浅一脚、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上小学去了。

学校叫做尚圃小学,通往学校的是一条泥路,两边是高过人头的杂草和灌木,时不时会有野鸟、青蛙、癞蛤蟆、甚至蛇等动物从草丛中窜出来,吓死人的,路上有几个地方是水沟,暴雨过后,就起洪水,一米不到的水沟也是小孩过不去的坎。小路离家不过一公里地,那么短的路对于小孩却是很长很长的了,学校很小,只有一年级到三年级。

不过复生只读完二年级就辍学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身体发育不良,比同龄人要矮小,学校排队都站在末尾,被取了个花名叫做“尾仔”。经常被同学取笑,甚至嬉戏。

有一次,在课余时间打乒乓球,那时候人多,球桌少,一大堆人排队轮流等着打,对打的规则是,输家走开,所以赢家可以永远打下去,好不容易轮到复生了,恰好对手学校的校花,高年级的,叫做美珍,长得非常漂亮,尽管是小学生,却已经是备受丰满的美女了,据说背后有很多暗地里送条子的。

从来就是不善言语的复生,准备开球的时候,突然喜笑颜开,对着美珍大声说:“啊珍,莫咪我啵”【注:方言,意思是不要打败我,让我和你多打久点。】

谁知道这句话,可把高年级男女生们给呛得大笑起来,这“啊珍...”的叫法太够呛了,大家都觉得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据说后来真有几个给美珍递条子的人去找了他的麻烦。因此复生就再也没有回这个学校。

第二年,村上空缺看牛的人,家里面的人就把这个全村的放牛的活路给接过来了,祖父和他刚好是最合适的一对。

复生的祖父,55岁,同族辈分中排行第六,人称六爹或老六。他手拿簸箕,走出卧室的房门就是中屋,中屋是两层结构,两房一厅,都是纯泥土和木材建造。

中屋有门口,门口的两边与人齐高的地方有两个枪孔和窥视孔,开门前都要通过窥视孔查看外面情况,下面有一个狗洞,只有猫和狗能够自由进出。

确认安全后,老六忒快推开中门,进到大门,大门和中门一样厚重,也有窥视孔、枪孔和狗洞,整个房屋都有狗洞,关门后,狗能够在整个屋子畅通无阻,那个时代狗是看家、看畜生的主力军,大门里面就是一个大大的院子。有120平米。院子的后面就是大屋了。

一座用泥土筑成的大屋,最高约20米,屋顶是伞形结构,用杉木条和烧制的瓦片盖顶遮风挡雨。屋内设计成是一个80平米的大厅和四个房间的四房一厅结构,四周是四个房间,一共三层结构,二楼使用木料和木板印制成木楼,最高层是通风采光层,采光用的是孔雀开屏模式瓦片。

大屋外有一个院子,每座大屋带四间中屋、每间中屋带四间小房、周围是四个厨房、两间猪圈、一个洗澡间。别说,这整栋房的设计,古朴古香,功能齐全,排列有序,安全舒适,倒是非常科学的。和北京的四合院很有一比。

这里居住着4兄弟的家庭,每天都是他起来最早。

“唰……唰……唰……”把院子给打扫一遍。

再回到灶焖【注:当地的方言,厨房的意思】把昨晚泡好的一碗大米装入一个像袜子一样的布袋,丢入锅头水中煮熟。这就是他们今天的午餐了。

“阿弟……”【注:方言,那时候没有统一的称呼,无论父母亲、祖父母亲都管自己的儿子或孙子叫阿弟,叫女儿或孙女叫“啊妹”】

老六又回到他的卧室,用手摇了摇被窝里面的少年。

“嗯?……嗯?....”哼一声又翻身睡去,老六内心很复杂,他很喜欢这个孙子,这小子身体不好,从小体弱多病,瘦骨嶙峋,长得矮小。

这么早实在是想让他多睡一会,转身想出去,又折回来,不行,现在专职放牛,全村的50户的牛都归他管,必须按时起床呀,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做。

“阿弟,快起来,天要亮了!”

“去后园看看老鼠蹲和鸟夹子,说不定又逮到老鼠或鸟呢,红烧老鼠,好吃的呢”,老六学着儿童的口气说。

“嗯,有吃的才有动力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