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曾描写到刘繇与孙策在神亭岭对阵。孙策等十三骑探看刘繇营寨。太史慈欲擒孙策,不等刘繇下令,便披挂出营。惟有一小将同行。太史慈与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怕众将群殴,遂诱孙策至无人处,又到五十合。不慎都滚下马来。后刘繇千余接应军到,程普等十二骑亦到。一场混战之后,各自收兵。虽然在这个章节中,罗贯中只是寥寥数笔一带而过,但其中隐藏着很多的信息。从孙策追太史慈开始到程普等十二骑赶到,一共是多长时间呢?参考《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马超、张飞午后开战,百余合后休息片刻,再战百余合天色己晚。二将从午后打到天黑,估计有四、五小时,共战两百余回合,中间休息片刻。以此类推,从孙策追太史慈开始到程普等十二骑赶到,中间包括追击的时间和五十余合的争斗,滚到地上撕打,刘繇接应军赶到,中间至少有一小时。问题出现了,这一个多小时程普等十二骑干嘛去了?仔细推敲,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一、程普等十二骑在第一次大战的地方,即神亭岭下,等候孙策回来,等了一个多小时。二、程普等十二骑见死不救,袖手旁观地在神亭岭下,磨蹭了一个多小时。三、有人畜意谋反,要致孙策于死地,十二个人起内讧,影响了追击的速度。四、太史慈、孙策马快,程普等十二骑追之不及,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五、追赶过程中迷路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对路。六、随太史慈同来的曲阿无名小将是个说书的好手,摆事实讲道理,和江东众将神侃了一个多小时。七、被随太史慈同来的曲阿无名小将阻击一个多小时!第一种情况不可能,程普、黄盖、韩当三人追随孙策之父————江东猛虎孙坚多年,经验何等丰富,不可能判断不出太史慈的诱敌之计。太史慈虽是临时想出的计策,但程普等人一定会提防太史慈抓住孙策年轻气盛的弱点,预先设伏,将之诱入包围圈,一举擒之。因此程普等人一定会紧紧跟随孙策,不可能在原地傻等。第二种情况不可能,纵观三国,魏蜀吴三家忠诚度最高的首推东吴众将,不但一个个忠心耿耿,而且很能识大体顾大局,不会因一己之私而坏大事。虽孙坚战死未留下任何遗言,但程普、黄盖、韩当等宿将依然主动承担起托孤重任,尽心竭力辅佐孙策;因此,让主公去浴血奋战,众人袖手旁观的可能性也不存在。第三种情况不可能,孙策虽年轻气盛,但并非有勇无谋,不可能不知此行的危险程度,仅带十二骑必为忠臣悍将,观其后收服太史慈的表现足以证明孙策有知人之明,不大可能带一个间谍去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十二骑最后全部赶到也可以排除有人叛变的可能。第四种情况不可能,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未提及太史慈、孙策骑的是宝马;二将从马上打到地上时,太史慈的马跑的不知去向,凭这一点就可以认定太史慈的坐骑只是一般的战马,决非宝马良驹,而太史慈既非宝马,孙策一定也不是宝马,二将且战且走,速度一定不如程普等人全力追赶。因此决不可能追不上。第五种情况不可能,太史慈并非事先设伏,只是临时拍脑袋想出的计策,骑的又不是宝马,既需防备马失前蹄,又需防备孙策从背后暗算,只能选择较宽阔、适合战马奔跑的路走,不大可能选择崎岖山路。有了这些依据,虽然太史慈对地理比江东众将要熟,但是要想甩掉程普、黄盖等老江湖决非易事。第六种情况不可能,看看后来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江东众将的表现就知道这些名将多数既拙于言辞,又没有善听的耳朵,且个个忠心耿耿,护主心切,恐怕没有这么好的耐性听一个无名小卒说教。排除了前面六点,第七种可能性就自然浮出了水面,从而得出惊人的发现,曲阿小将是一位被埋没的盖世猛将。原因如下:一、太史慈要将孙策诱至无人处生擒,决瞒不过江东诸将的眼睛,待要追赶,曲阿小将挺身而出,为成就太史慈的威名,主动出手阻击江东诸将。当时程普等人的首要任务是紧紧跟随孙策,保护主公的安全,见有人阻拦,一场厮杀再所难免。二、假如曲阿小将真的只是一员傻大胆的白痴末将,那么他在江东一班虎将面前将是不堪一击,根本用不着十二个人一起出手耗费一个多钟头;三、假如曲阿小将的武力达到中等水平,二流左右,江东诸将可以一拥齐上,一顿乱刀,不用一分钟就可以把他剁成肉酱,或者留下一将与之缠斗,剩下十一骑去追赶孙策;四、即使曲阿小将达到超一流上将的标准,如吕布和五虎将的实力水平,那么也只要留下数人绊住他,剩下众人也可去追赶孙策五、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曲阿小将是一位世间罕有的盖世猛将,一出手就震住了程普、黄盖等名臣宿将,举手投足间将十二人杀得七零八落,惟今之计,只能十二人一起出手,合力料理对手,才能保住己方众人性命。在与他对阵的十三骑中,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蒋钦、宋谦的武艺皆是不俗,另外六人在后来与刘繇派出的一千余人的精壮之士的厮杀中,亦能全身而退,自身的武艺可想而知。这十二人联手的威力如此之大,竟然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对曲阿小将的拦截无能为力,由此可知他的武艺是何等的惊人!现在,这名传奇般的曲阿小将、秦瑜,正活生生的站在俞飞面前,怎能不令俞飞欣喜若狂!